重读“四书”之首――《大学》(上)

有“儒家《圣经》”或“中国《圣经》”之称的《大学》,为“四书”之首,主要讲儒家的为学、做人和修身之道。文中提出的主要观点被简称为“三纲领”和“八条目”。

“三纲领”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个儒家学人的修养和奋斗目标。“八条目”则是实现这三个目标的途径,具体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由于中国古代官方的推崇与历史文化影响,千百年来,“三纲八目”的思想已深刻融入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和血脉之中。而今,《大学》却因现代教育对于传统文化重视不够而读者寥寥,相信并奉行其中道理的更是几乎绝迹,不由得让人心生感慨。

无论如何,要想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大学》都是绝对不能绕过的一道槛。它像一扇金灿灿的大门,庄严、古老,却僵化、冷寂,曾被人捧得高高在上,也曾被人弃如敝履,而它真正的思想是什么?如今它的价值到底有几何呢?我决定重新读一读它。

其实,《大学》本来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常与《礼记》中的另一名篇――《中庸》并提。唐代韩愈、李翱特别推崇《大学》、《中庸》;北宋司马光首次从《礼记》中把《大学》分出来著述了《大学广义》和《格物致知论》;后来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两兄弟也对这两篇十分尊崇,编次章句,大力推举;最终,南宋朱熹将它重新编次、集注,改造成了后来流行的样子。改造后的《大学》虽然读起来更顺畅,却失了原貌,甚至可能改变了原意,所以,建议感兴趣的人两种版本对照着看。

《大学》的作者是谁?成书于何时?至今没有定论。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大学》可能是由孔子、曾子和曾子门人等多人参与创作的结果。

关于《大学》的精华――“三纲八目”,有很多大学者都进行过解释和阐发,在此,与公认的观点近似的就不叨叨了,我只谈谈自己有所感触的几点。

一、关于事物的本末先后

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什么是本,什么是末,什么放在前面,什么放在后面,这些看起来很简单的道理,其实反映着一个人最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所以,《大学》认为,能分清主次先后就基本上算是近于“道”了。

对此,朱熹联系上文注解说:“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此结上文两节之意。”

王阳明也认可朱熹的说法,同时指出本与末应是同属一个整体,不要截然分开:“明德为本,亲民为末,其说亦未尝不可,但不当分本末为两物耳。夫木之干谓之本,木之梢谓之末,惟其一物也,是以谓之本末。”(《大学问》)

那么,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什么是本,什么是末呢?您把什么放在前面,什么放在后面呢?如果稍微自我观察一下,您就会知道您目前的生存状态了。很多烦恼痛苦是否都是本末先后放得不合适导致的?

二、关于修身

原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句话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可以说绝大部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都对此表示极大的认同。

《孟子·离娄上》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与《大学》的说法相近似,都是强调修身是根本。

当然,《大学》所说“修身”的“身”不是单指身体,也不单指思想,而是身、心、行为皆包含在内,可以说修身的范畴很广,是思想、信念、生活、学业、为人处世无所不包的,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修心”。王阳明《大学问》说:“何谓修身?为善而去恶之谓也。吾身自能为善而去恶乎?必其灵明主宰者欲为善而去恶,然后其形体运用者始能为善而去恶也。”是说“灵明主宰者”必要先有了“为善去恶”的意愿,然后才能在实际行动中做到“为善去恶”,这才是“修身”的全部含义。那么“灵明主宰者”是指什么呢?王阳明云:“何谓身?心之形体,运用之谓也。何谓心?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也就是说,“灵明主宰者”即是人的“心”。

《大学》这种对于自身道德修养的强烈追求和不断进取完善的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深远。它使中国知识分子似乎大都具有强烈的自我监督精神和道德自律、自净能力,即使没有宗教的因果报应和来世奖惩作为恐吓或引诱,中国儒家典型文人仍然能够不问缘由地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做让自己在道德、良知上感觉羞耻不安的事情。有些人甚至产生了道德洁癖,极度地诚实守信、重义轻利、舍生忘死,这也在历史上成就了无数道德楷模。值得警惕的是,这种道德标准一旦出现偏差,如女德、忠君思想被过度推崇,也会由最初的可敬的忠贞变成不合情理的愚忠,道德也就成了束缚自由的桎梏和杀人的利器。

杜维明《修身》指出:“按照《大学》的说法,自上层统治者和文化精英直到贩夫走卒,都应以修身作为根本。………人的终极完善意味着家庭、学校、社群、国家乃至天下之每一以及一切成员的良好修养”。

的确,“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已经成为了中国古代多数文人的日常和理想,他们从小到老,从生到死,几乎把全部的生命能量都用在了践行《大学》为他们所铺设的这条人生大道上。

如今,我们可以调查一下:现在还有多少人仍然保留着这样明确的“修身”意识?

可以这么说,这个比例的大小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状况,甚至影响着犯罪率。

(未完待续)

前不见古人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重读“四书”之首――《大学》(上)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