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妙用――《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

笔者按:想和大家一起读读古代的经书。有兴趣的不妨一起来吧,也可以把你读后感发给我。我们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互相启发。

秋季,万物衰飒而清明,庄稼结实,树木结果,看似植株正在变得枯黄衰老,实则是为了让精华集大成于累累果实之中,特意减少了外表的繁荣。这是生命的减法。深秋而入冬,正是由大满渐至大虚的时期,这个季节好像比较适合读《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说: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笔者认为,这里主要讲的是“道”与“名”、“有”与“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道”是无法言说的,“名”也本来无名。勉强给它们一个说法和称谓,你懂了就要舍弃这名称,至岸当弃舟,得鱼而忘筌。它们的称谓所指的本真在哪里?就在“有”、“无”之中,就在万物之中。

“有”,我们很好理解,实在的、存在的万物均可谓之“有”,它也是万物产生的本原,中国传统文化中谓之“元气”、“混沌”、“一”。而“无”,却显得非常深奥难懂,无法捉摸。更令人意外的是,老子还说,“有”与“无”竟然在根源上是一回事,可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玄”。这就更加玄妙了。

“无,名天地之始”。这令人想起水中的漩涡、风中的风眼,或者,宇宙中的黑洞。在艺术中,它也时隐时见,比如音乐中的空拍、中国画中的留白。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在“虚无”的状态中,在“无何有之乡”,“元气”会自动慢慢回注,凝聚,酝酿,重生,忽然而风,油然而云,沛然而雨,草木渐渐发芽,鱼虫悄然跃动,婴儿呱呱坠地。因此说,“无”中包含着万有。

然而,人类在长大之后,却渐渐被“实在”的东西、欲望、感觉而填“满”,不喜欢“空虚”,害怕“一无所有”,恨不得一时一刻也不用休息,没日没夜地沉醉于追求或享乐之中,永远保持快乐而充实的感觉,正所谓“娱乐至死”。可是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要保有永远的充实和欢乐是不可能的。

因为“苦”与“乐”、“虚”与“实”相对相成,少了任何一方,另一方也即刻消失,没有了存在的根基。比如,我们笑的时候很快乐,但是一直笑下去会如何?美餐一顿很快乐,但一直吃下去会如何?烟花绽放的瞬间很美丽,但若真的永不熄灭又会如何?生命可贵,但若人人都长生不老,永生不灭,则生命还能价值几何?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虚无”并非“无用,而是有着“大用”的。一直工作永不休息的人,看似没有浪费时间,实则会很快油尽灯枯,生命提前终止。只有张弛有道、作息有度,懂得息心、返朴、知止而后定的人,才能获得最长的寿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虚无”的妙用――《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