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角色是什么?——读《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有感

教师的角色是什么?

——读《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有感

虽然自进入大学以来,通过学习中学教育基础、儿童发展与学习等教师教育类课程,我们对教育学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总体而言,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对于这门学科仍处于入门阶段。在这个漫长且具有特殊意义的假期,机缘巧合之下,我接触到了“批判教育学”这一流派,并阅读了其代表作《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这本薄薄的小书以一种极具颠覆性的视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被大多数人所忽视的、却极其重要的问题:“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不论是这本书,抑或是批判教育学流派本身,都较少获得大众的关注。按此书的作者亨利·吉鲁所言,批判教育学本身“是一个对实质性的乌托邦主义的呼唤,是对替代性经验模式与公共领域的呼唤”,因此其发展的道路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并且,由于它并不涉及具体的教育教学技巧,所以在教育学理论中也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因此,我们在现阶段所能接触到的各种与教育学相关的书,大多都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类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解释教育学、增强教师教学技能的书毫无疑问是实用且有效的,但我总觉得这类书缺少了些更加重要的东西。

当我了解了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各种特色鲜明的教学案例后,有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教师教学的信念究竟是什么?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生活经验为教育带来何种意义?教师又是否有责任、有义务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那些“种种得到默许的、以学校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关系和规范的方式来传播的信念与价值观”?我想,只有解决这一先导性的问题,那些附着于教学信念以下的教学技巧、教学方案、课堂组织等等,才会更有意义。

批判教育学脱胎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所以《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这本书用相当一部分篇幅探讨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工具理性批判、关于精神分析学的分析以及关于教育的批判理论。吉鲁更将其与当下热点的后现代主义、反种族歧视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理论相结合。这一部分的理论实在是过于深奥,我能理解并从中得到启发的只有一小部分。在吉鲁看来,学校里充满了“技术理性”,教学受资本或政治的影响,从而导致了人们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的丧失。就像奥图尔声称的那样,学校要履行训练一定数量的具有“蓝领美德”学生的重大责任,“这些劳动者具有被动顺从的性格,能够仅仅为求得外部回报而劳动,同时具有相当的毅力和斯多葛精神。” 简言之,由于再生产了占主流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以及经济结构,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教育并没有促进社会的公平;相反,在看似正常的教育现象后,其实隐藏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通过不断完善、加固和维护现有的体系,教育已然是社会差别和对立的一大促进因素。

批判教育学理论提出的背景与当今不同,我们自然不能将它生搬硬套到当今的中国,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下的教育环境中确实存在着许多批判教育学所忧虑的现象:商品化学校教育越来越盛行,优质教育资源与精英教育被明码标价,“寒门再难出贵子”已经是一个越来越常见的现象;在大学以前,老师与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材所强调的知识与价值,就算他们于教材之上有所创新,也无法抵挡最后以教材为基础的考试,教学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应试训练的职能;而在进入大学后,我们会发现大学越来越受到商业利益的影响,而不再是纯粹求知的场所,技术培训现在通常处于与基础学科相平行甚至更优先的位置

此外,还有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BBC纪录片高级编辑尼克·弗雷泽在第67届联合国大会的讲台上说:“在中国,你必须得上大学,因为人们告诉你必须得这么做。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许多老师都明白,高等教育不是人生的结束,而是人生的开始。大学并不是安逸与放纵的代名词,它更多意味着责任与未来。可是绝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不对处于高考煎熬中的学子透露这一消息,而后者往往会在大学生活中感受到这一幻想的破灭。这种情况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沉睡在黑屋子里的人”,你是看着他们没有痛苦地在沉睡中死去,还是努力将他们唤醒,哪怕逃出生天的机会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与教师扮演的角色究竟是怎样的呢?

吉鲁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他看来,教师所要扮演的,是一个解放学生的工作。社会批判并不仅仅指对既定教材的完全反抗,更多地是指一种反省。在陈为军导演的纪录片《出路》中,无论是高考失利的王盼,还是屡屡受挫的应届毕业生王超,或是“野鸡大学”的招生老师,他们对于教育的终极定义,就是“脱贫”。我们不能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批评他们,因为对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教育、接受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个“更好”之中,包含着物质。但教育的过程是人获得自由的过程,也是基于个人自由的尊重而改造自我的过程。作为教师,既不能进行分类教育,按照自己的喜好或者所谓的“理性”为每一位学生安排我们内心预想的角色,使他们变成工厂的预备军。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伦理的指引,帮助他们克服异化、宰制及被压迫的命运, 鼓励他们追求更为自由幸福的生活。在教育纪录片《高三》中,班主任王锦春被公认为是一个好老师,但最令我感到的不是他的“不放弃一个学生”,不是他对高三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而是他对 “坏学生”说,你需要的是坚持,困境在那里,你不跨过去就永远是困境。后来的那位“坏学生”在事业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可他将自己的手机锁屏密码设定为高三班级的座位号,回想起自己的高中学习时也是感慨万千。他可能会忘记那张试卷上考的内容,可不会忘记老师对他的人生指引。

同时,当教师给予这种指引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显露出高傲的姿态。教育不是为了外在的权力本身而宰制人,不是为了生产标准化的、一致化的、驯服的身体和心灵的机器。同样地,教师不是把某种真理、意义、态度灌输给对方,用一种价值去规约众人的价值、通过强力逼迫所有成员都说一种话都信奉一种思想观点。因为碍于“师长”的颜面而排斥、压抑其它差异性声音和立场的教育,是一种没有生气且死寂的、违背了教育目的教育。因此,教师要关心并且践行正义、善良、自由、民主、激情、理想……当学生沐浴在教师人格魅力的光辉里时,他们的人性与人格才会得以全面生成,才能传递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教育精神。

最后,教师不能太过于学术化而忽略教学本身。尽管在当今的体制内,高等教育教师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向了科研,但教育如果要生存,教师就必须重新思考其作为批判性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将其学术研究与更广泛的社会议题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举我们身边的例子,在我们学校大多数的历史教授看来,登上百家讲坛,为几乎没有史学素养的人讲述历史,是一件不值得夸耀乃至非常耻辱的事。可教育不正是一项从无到有、从愚昧到睿智、从单薄到丰富的过程吗?如果行业的话语权被精英所控制,或者仅仅局限于闭门造车,那么教育的意义何在?况且,当这种趋势越来越向前发展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得服从权威,任何一个体制想要自下而上完成改革与创新也显得越发地困难,而这也正是批判教育学所焦虑的。

总之,我十分庆幸自己能坚持将这本书囫囵吞枣式地看了一遍,也十分庆幸我能了解到批判教育学这一概念。在我看来,批判教育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富于启发性的思维方式与一个美好的愿景。教育学需要这样的反思与展望,才能使其总体能保持正确的方向,承担起构建未来社会理想的重任。

文案:杨扬

排版:金云艳

责编:王殷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教师的角色是什么?——读《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