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对青少年行之有效的鼓励教育 ——读《教育漫话》有感

探析对青少年行之有效的鼓励教育

——读《教育漫话》有感

摘要:鼓励教育即教育者用期待的眼光关心教育对象,用表扬、鼓励的方式增强受教育者的信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教育法也同样是鼓励教育的一种体现。本文主要借助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阐述鼓励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及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探讨示范教育的作用,并探讨如何正确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鼓励教育;示范教育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以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论为指导,在适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要求关注人、关心人、关爱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来看,思想与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过程与归属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研究,都要从人们现实的思想与行为入手;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也要通过思想与行为的效果体现和检验,这与心理学所说的“理解精神过程才能理解人的行为”如出一辙。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学科,能帮助我们描述发生的事情,解释发生的事情,控制发生的事情,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问题或许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从而实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日

鼓励教育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到:“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如果您能使儿童爱好名誉,惧怕羞辱,你就使他们具备一个真正的原则,这个原则就会永远发生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这说明了鼓励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性。鼓励教育即教育者通过唤醒、激励和鼓舞等方法关心、关爱教育对象,是一种针对受教育者心理特点, 通过鼓励教育对象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信心、从而使其实现学习目标,最终达到预期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理念。那么为何鼓励能使大多数教育更有效果呢?

鼓励教育

根据桑代克的猫和斯金纳的鼠的实验,我们了解到效果律的表现方式,即跟随着满意结果的反应,以后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大,而跟随着不满意结果的反应,以后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小。正如期望理论假定工人期待他们工作上的努力和成绩会产生理想的结果时,他们就会受到激励一样,人们会选择从事感兴趣的或者自己认为会产生好的结果,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的事情。因此,对受教育者来说,教育的内容应用到实践总是无法给他带来成功的经历或许会使他将失败归结于自己不如人的智商或者是其他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久而久之,受教育者便有可能选择放弃接受教育,转向悲观主义。心理学研究者不断证明那些积极影响——愉快情绪——会产生更有效率、更富创造性的想法和问题解决方式,所以,当论及成功的问题时,乐观主义者往往对成功抱以个人内部完全稳定的整体性的信心,而悲现主义者往往把他们的成功归因于外部不稳定的整体性或特定的因素。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个体从事某一特定行为的可能性是由他达到目标的期望以及该目标的个人价值所决定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能够驱使人去作出正确的行为。由于悲观主义者相信他们命中注定要失败,所以他们往往会比别人想象中做的还要差。此外,“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自我实现预言事实上对于低成就的学生的生活影响最大。也就是说,对于这一类教育对象,如果教育者预期他们学不好,他们甚至会更糟糕;若是教育者期望他们学得好一些,就有可能扭转他们的学习生活,因为教育者适当的支持鼓励能提升受教育者的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是一种相信自己在某种情景下能够充分表现的信念。自我效能感的预期会以多种方式影响一个人的知觉、动机和绩效。当预期不能产生结果时,我们大多不会尝试采取行动或者捕捉机会,因为当预期自己的能力不足够达到目标时,大部分人会选择逃避。甚至当事实上我们拥有能力并且存在意愿时,如果认为自己缺乏某种事情需要的资源,我们也不会去采取需要的行动或者是不能坚持去成功地完成任务。因此,教育者应该给予受教育者更多的关心、关爱,鼓励受教育者使其增强自信心从而更愿意去抓住机会,付出努力,尝试更多。卡尔·罗杰斯就曾指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通过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儿童感到尽管他们可能有错误,但总是被爱与认可的,而这种爱与认可纯粹是自然的,而不需要刻意努力得来。罗杰斯建议,当儿童行为失当时,父母应该强调他们不认可的是这种行为而非孩子本身。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成人也十分重要,因为成人也经常为获得认可与自我实现之间的冲突而焦虑。对于那些与自己亲近的大人,成人应该同时给予和获得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更加重要的是,成人需要无条件的、积极的自我关注,也就是悦纳自我,而不是关注那些你试图改变的缺点。鼓励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育者不仅要学会使用激励教育法提升受教育者的信心与愿意接受教育的程度,而且要在这过程中让受教育者学会自我鼓励,帮助自己在面对问题时保持愉快情绪。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教育者的能动性特点,如果不掌握其特殊性而把鼓励教育法认为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是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的。根据心理学对强化的定义:强化物指与行为相倚的——随时间的推移能增加行为出现可能性的任何刺激,强化即在反应之后呈现强化物。在鼓励教育中,这种强化物正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鼓励。但是,重要的人类动机不是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客观实体,而是来自于对这些实体的主观解释。如果一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会获得奖赏,那这种奖赏的强化作用就不存在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有针对性,坚持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者不能从自己的主观认识和愿望出发,而必须从教育对象的现实状况出发,找到对每个教育对象行之有效的、特定的鼓励方法。

另外,教育者还必须明确,鼓励教育并不意味着肯定或表扬一切行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说明随着唤醒水平的提高,复杂工作的绩效降低,而简单工作的绩效随着唤醒的提高而提高。因此,情绪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激励人前进——促使主体向重要的目标迈进。由情绪环境引发的胜利唤醒可以令行为主体达到最高的绩效水平。然而应该注意的是,情绪过于强烈反而会使主体位于绩效曲线的下滑段。也就是说,对容易骄傲自满的受教育者来说,过多或不恰当的鼓励也许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莱伯及其同事的经典研究也正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教育者要从受教育者思想素质的实际水平出发实施教育。

示范教育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来看,教育者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承担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受教育者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的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同样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事实上,许多社会学习都发生在传统的条件作用无法预见学习的情境中,因为学习者没有做过积极的反应,也未得到过真实的强化物。个体仅仅是在观察到他人的行为被强化或惩罚后,才随之作出类似行为,或抑制该行为。这就是观察学习。认知通常以期待的方式进入观察学习,我们通过观察榜样能学到很多东西,其中既包括亲社会行为,也包括反社会行为。因此可以通过示范所期望的行为来促成受教育者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其示范性的特点,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教育对象提供榜样示范作用。谢里夫的经典实验也证明信息影响会导致规范形成和固化,群体中的规范一旦形成,就倾向于长久地存在下去,这无疑都说明了示范教育的延续性与重要性,因此教育者要合理运用这一方法,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存在主导性教育与自主性接受之间的矛盾,施教过程由教育者主导发起,但由于受教育者的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他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认同与评价。在教育实践中,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往往导致教育活动的失败;而使受教育者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并产生接受教育的状态,这正是产生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桑代克的猫的实验所揭示的准备律也指出学习者是否发生学习行为与他是否已经做好学习的准备有关。因此,教育者要帮助受教育者做好接受教育的准备。也就是说,只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相互配合,并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效进行。这就需要教育者对教育对象采取尊重、关心、理解的态度,并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的情况,与其建立密切的教育关系。从“心”出发,才能使得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互动共进。

文案:张雪琪

排版:金诗琪

责编:王殷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探析对青少年行之有效的鼓励教育 ——读《教育漫话》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