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
——读《有一种教育叫做生活》 吴斌荣 著
文/Jackie
来源/森林21天共读
题 记
我们生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有没有教育孩子的资格?在孩子眼里,我们是多少分的父母?我们希望孩子今后拥有怎样的生活?我们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我们最看重孩子的什么?
这是一本读起来很亲切的育儿书籍,正如作者自己在序言中写道的:“我不想系统地、完整地阐述什么,也不想创新出什么与众不同的观点,或是去发展某位前辈的理论。我的出发点很朴素:和父母说一些别的读物里没有的东西,和读者分享我的教育实践经验,为孩子做点儿事。”贯穿着这种理念,作者从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大部分,记录了陪伴孩子成长的点滴。
在书籍的开篇,作者提出了七个问题:我们生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有没有教育孩子的资格?在孩子眼里,我们是多少分的父母?我们希望孩子今后拥有怎样的生活?我们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我们最看重孩子的什么?在后面的章节中,作者通过不同的案例分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身为家长的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深切而真诚的,但有时的表现方式,或是表达方式确是粗暴而简单的。我们自认为在教育孩子,可能更多时候是一种对自己情绪的发泄;或是将对自身的期望寄托于孩子身上;更有甚者,将教育完全托管给学校,培训班,辅导课等等。所以孩子的教育并不完全在教育孩子上,而更多的是家长的自我完善,自我教育。
我喜欢作者这种将教育寓于生活的理念。而且作者也切实做到了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书中有很多细节的描写,以及小小的提示,都是非常实用而贴心的。比如,要学会对孩子进行引导式提问,争取了解更详尽的信息,而不是粗暴的仅关心成绩;在同孩子交流时,不要嫌他们啰嗦,要耐心的听他们的讲述;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性格气质、心理健康;即使父母不是出版发行专业或行业人士,也必须培养自己成为阅读的积极分子,成为阅读的爱好者,并努力使阅读成为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可能培养出热爱阅读的孩子。等等。这些提炼都是从生活中来,也是我们稍加关注,便可以做到的。
通过阅读,我也想到了一些自己即刻可以改善或者应用的地方,比如家中的规划建设,请孩子提出意见并参与讨论;准备外出时,让孩子整理旅行箱;同孩子一起制定家规,让他参与意见,说明想法,这样更容易后期执行;同孩子讲身边的人和事,让他更了解父母的生活;和老师多沟通,帮助孩子适应老师的方式和风格,并做出相应的打算和安排;尽自己所能,最大程度地拓展孩子生活的天地,让孩子投身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鼓励孩子和更多的人来往,听他们说话,和他们说话,到各种地方去各种场合,参加各种活动,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做事。
归根结底,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渗入以及父母家人的倾心陪伴,是孩子成长中最为宝贵的财富。而伴随孩子成长,也是一个成人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必经之路。孩子家长相互为师,结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