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那一代的年轻人——读《青春咖啡馆》

只有在逃跑的时候,我才真的是我自己。

——读《青春咖啡馆》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著

文/Jane

题 记

我有的时候之所以对那一整段日子记忆犹新,恰恰是因为有一些问题我还没有找到答案。

昨天抓起这本书看了译后记,今天上午把这本小说看完了。很久以前在学校图书馆看过莫迪亚诺的《夜班撞车》,《暗店街》看过没有倒是不记得了。

那时连作者是谁都没关心,后来才知道是诺奖获得者。总之不是很容易理解的作家和故事。接着《青春咖啡馆》在书店大卖,打着诺奖作者的名头,威风凛凛,反倒没兴趣看了。

这本书的来历也有点意思,是放假前办公室的老师从学生那里“收缴”过来的闲书。他们大概以为名为《青春咖啡馆》就是有意思的青春类图书,还是太天真。

书名也真是要命。这些小屁孩要看这本书还差得远呢,还是让我来勉为其难读一下好了。这么想着我不得已把这本“畅销”小说带回来了。

咖啡馆是在巴黎的孔岱咖啡馆,主角露姬。讲得是一个很模糊的如孤鸿飞过天空所留下的飘渺踪迹般的故事。

露姬在没有父亲的环境中成长,与母亲也缺乏交流。母亲在红磨坊上夜班的日子,十几岁的露姬开始在夜晚的巴黎街区游荡,不几年母亲去世,21岁左右嫁给了工作时认识的36岁上司。

认识两个月即结婚,我想大概跟露姬缺乏而极度渴求父爱不无关系。结果是不久露姬便对这样的生活失望了。她认识了恋人罗兰,这才算露姬的爱情。

然而离开名义上的丈夫与罗兰在一起并没有使露姬拥有正常的生活。最终露姬还是从女友的阳台跳下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个人儿时经历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

露姬的生命轨迹由孔岱的常客之一巴黎矿业学校的一位大学生、露姬的丈夫找来的侦探盖世里、露姬自己自己恋人罗兰的叙述拼凑而成。

露姬是主角,但这本书讲的是映衬着露姬的这一群孔岱咖啡馆的年轻“浪子”们的生活,展现莫迪亚诺笔下那个时代巴黎的这一些年轻人的模样。

如果你还是年轻人,或者已经不出于这个范畴,请你想一想,年轻人是个什么模样呢?我想很少有人能在脑海里想出一个清晰的轮廓。这个“年轻人”很复杂,可以容纳很多形容词,可以容纳很多很多故事。这样很对,这就是读完这本书以后的感觉。

“我有的时候之所以对那一整段日子记忆犹新,恰恰是因为有一些问题我还没有找到答案。”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巴黎那一代的年轻人——读《青春咖啡馆》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