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要成为哪样的人
——读《不畏风雨》宫泽贤治 著
文/ Bird(21天共读群)
题 记
不畏雨,不畏风
也不畏冬雪
和酷暑
有一个结实的身体无欲无求
绝不发怒总是平静微笑
宫泽贤治被称为日本国民诗人与儿童文学巨匠。 在梁文道先生的《一千零一夜》节目中介绍过这本书《不畏风雨》。
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是:“1929年美国引发世界经济大萧条,殃及日本,1931年又遭遇冷害,农村陷入危机。宫泽贤治卧病,当时记下这首‘风雨诗’。他要和农民们一起‘干旱时流下眼泪,冷夏时坐立不安。’”
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宫泽贤治的诗句让人鼓起抗灾的勇气,不向风雨低头,不能输给灾难。全世界都唱起了‘不畏风雨’,为日本加油。
《不畏风雨》的副标题为:“生而为人,就要成为这样的人。”
那么,成为哪样的人呢?
“不畏雨,不畏风
也不畏冬雪
和酷暑
有一个结实的身体无欲无求
绝不发怒总是平静微笑
一日食玄米半升
以及味增和少许蔬菜
对所有事情不过分思虑
多听多看洞察铭记
居住在原野松林荫下小小的茅草屋
东边有孩子生病
就去看护照顾
西边有母亲劳累
就去帮她扛起稻束
南边有人垂危
就去告诉他莫要怕
北边有争吵或冲突
就去说这很无聊请停止
干旱时流下眼泪
冷夏时坐立不安
大家喊我傻瓜不被赞美也不受苦
我想成为这样的人”
日本法政大学教授王敏在书的后记中写到:“宫泽贤治是立体、全方位的作家。思索、实践、写作三位一体,是他存在的同心圆。他在同心圆的无限循环之中扩大、充实自己,希冀寻求出益于全人类、生物界、自然界和平共存的答案。尽管早逝的他尚未得出圆满的结论,但他为此探索不止的姿态及同心圆的研究方法对我的人生具有提示性的效果。”
香港作家廖伟棠先生这样写道:“2013年的福岛巨灾,最打动我的一幕是:一间已经人去室空的教室中,黑板上还残留着最后一课的课文内容,整齐的粉笔字所写的,正是宫泽贤治的《不畏风雨》。‘不畏雨,不畏风、也不畏冬雪… …’可以想象齐声朗读完这铿锵诗篇的师生们,坚毅地走出校门,面对家园的满目疮痍。
八十年前,盛冈高等农学校毕业的诗人怀抱着类似托尔斯泰式的朴素安娜琪主义(Anarchism)理想,尝试以新农业试验,改变农村的生存状况,进而改善人与人之间孤岛一样的关系。
一个结实的身体无欲无求绝不发怒总是平静微笑
这不就是一个人类以外的世界的原初状态么?
许多动植物可以做到,而人则需要通过修炼,才能重新成为这么安稳泰然自在于世上的灵魂。
读者诸君,你们看到每一页里那个小小的、奔走的人影吗?
他就是八十年前刚毅的贤治,也可以是当下和未来的我们。
我们必须这样期许自身、面对我们的本性寻求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