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孤独者
——读《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
文/ 尘劳(21天共读群)
题 记
那么努力试着融入人群,可我依然还是个异类!为什么我不能只做我自己。
像我这么一个脑洞不够大的人,不是太喜欢科幻类的小说,觉得可能有时候get不到篇章里的兴奋点,因此就没有办法达到共鸣,这也是《三体》获奖后我一直没有拜读的原因。
这一天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弗兰肯斯坦》,说是世界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我想,如果我从源头开始理解这样一类的小说,会不会容易一点呢。
作者玛丽·雪莱是著名诗人波西·雪莱的妻子,为什么会创作出一本科学幻想小说呢,我想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因为一定时期的文化一定是那一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那是一个历史变革的时代,英法美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文明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哲学等也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步,科技改变世界的思想已经十分流行了,因此反映到文学上来就是科学幻想小说的诞生,小说里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里人们的精神状态。
弗兰肯斯坦是小说主人公,也是一个醉心于自然科学的热切求学者,终于在一天,制造了生命机器,给毫无生气的躯体注入了生命的火花,但是这个新生命太丑陋,辛苦两年的弗兰肯斯坦内心难以接受,抛弃了这个科学怪人。然后我的周围不断有人死去,全部都是因为“我”一手造成的科学怪人,小弟弟被杀,家庭使女被诬陷致死,同窗好友被杀,妻子在新婚之夜也被怪人杀害,父亲因为悲伤过度也离开了人世,只剩下弗兰肯斯坦一人苟延残喘在这世间,发誓要与科学怪人斗争到底。
这和我们现在定义的科幻小说不太一样,更像是一本心理人格分析小说。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科学怪人的独白,他向主人讲述了自己初为人的不知所措以及心灵的成长,更重要的是,他始终找不到归属感,始终像一个被嫌弃的流浪汉,昼伏夜出,始终伴随着孤独感,有点憎恨自己的存在:
“干嘛要让我来到这个世界呢!该死的造物者!你为什么要造出这样一个奇丑无比的怪物,甚至连你自己也心生厌恶,避之唯恐不及?上帝出于慈悲,按自己的形象塑造了英俊而迷人的人类;而我的形象,却仿自你那猥琐的形容,甚至比原型更不堪入目。撒旦身边还有一群魔鬼同他作伴,崇拜他,鼓励他;而我却形影相吊,徒然招人憎恨。”
科学怪人本没有这么愤世嫉俗,但是所有人在看到他那张脸时表现的毫无掩饰的厌弃深深刺痛了他,可是他有什么错呢,并不是他吵闹着要来到这个世界的,也不是他能决定的了自己的长相,他一睁眼面对的就是主人的落荒而逃,他像一头野兽独自徘徊在人类世界的边缘,渴望进入却无门,这时,大自然像一个温柔的母亲接待了他,他感受阳光雨露,看日升月落,听鸟鸣虫啁。
怪人也是人啊,他还是渴望和人类一起生活,不远处的一小户人家确实唤起了他内心希望的光华和对幸福快乐的憧憬,甚至给未来镀上了一层金灿灿的色泽,他想要温柔一点得减轻自己给他们带来的惊吓,却是没有用的,他再一次受到深深的打击,他学会语言和文字,也说了几句话看了几本书,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后面接二连三的报复也不能全部怪罪于他。他说:
“我从未要求生命,可一旦获得,我就会为生存而战。所有的什么都无比珍贵……事实上,我只是想要个朋友啊!在世界上,谁不犯罪呢?那些没有缘故就驱逐我的人,同样有罪!因为他们全是高尚纯洁的基督徒,而我,这个可怜的、四处碰壁的家伙才是该被人遗弃的,该任人歧视、打骂和践踏?这是什么愚蠢的逻辑……我跟别人不同,再没有比这个更明显的事实!我那么努力试着融入人群,可我依然还是个异类!为什么我不能只做我自己。”
怪人这段独白声嘶力竭,算是每一个孤独者的心声,这个怪人也是我们自己,我们孤独到深处难道不会做出让人胆寒害怕的事情吗?
在归属感缺乏的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怪人,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甚至会从人形变成一只可怜的甲壳虫,物化异化的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弗兰肯斯坦不是这样么?
为了研究深居简出不与人交流不爱惜身体,颇有点走火入魔的样子,出了大事依然守口如瓶几乎不打开自己的内心,对任何人都不信任,更没有尽到做哥哥,做丈夫,做儿子的责任,这不也是一种无形的异化么?所以,弗兰肯斯坦是怪人,怪人是弗兰肯斯坦。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可能无法解决,但最起码也有缓解的可能,我们不应该走极端,尝试接受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