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是明代散文家、书画家陈继儒读史论经之余,摘句节段编成的一本关于修身、处事、养生的格言小品集。
陈继儒二十一岁时曾补了个诸生后变离官场远去,初始隐居小昆山,后居于东佘山上,每日专心与经史子集,读书编纂,足不出户,盖其一生著作颇多。该集共12卷,每卷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借以突出了眉公的人生十二字处事原则。皆为儒家道家宣讲人生伦理道德之书,做学认字、为人处世、安生立命、心态境界各方各面皆有涉及,虽然不乏封建文人的教条,但更多的是飘逸超灵、不为世间俗念所拘束的自由色彩,傲视蔑俗,粪土金钱权贵的平民意识,还有崇尚山水、浮生悠闲的自然态度,文章以微小观大智,于谐趣见真知。
通篇读完,虽有鸡汤之感,却挡不住词句精致之美,第五、六卷尤为,遂手抄。
家居苦事物之扰,惟田舍园亭,别是一番活计;焚香煮茗,把酒吟诗,不许胸中生冰炭。客寓多风雨之怀,独禅林道院,转添几种生机;染翰挥毫,翻经问偈,肯教眼底逐风尘。茅斋独坐茶频煮,七碗后,气爽神清;竹榻斜眠书漫抛,一枕余,心闲梦稳。
三月茶笋初肥,梅风未困;九月莼鲈正美,秫酒新香。胜客晴窗,出古人法书名画,焚香评赏,无过此时。性不堪虚,天渊亦受鸢鱼之扰;心能会境,风尘还结烟霞之娱。
净几明窗,一轴画,一囊琴,一只鹤,一瓯茶,一炉香,一部法帖;小园幽径,几丛花,几群鸟,几区亭,几卷石,几池水,几片闲云。
仿佛看见一个潇逸之士,着一袭禅者的布衣,披着清冽的寒辉,啸吟且徐行,在岁月深处吟唱着乌托邦式的精神操守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