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赤壁怀古》是真豁达还是假豁达?

在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至黄州。劫后余生的苏轼,在黄州爆发了惊人的创造力,流传最广的是俩篇《赤壁赋》,加今天的主角《赤壁怀古》。

这首词是苏轼豪放派的代表作,很多人认为这首词表达了苏轼的豁达、超越。

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彷佛开了上帝视角,身处千年时空观察世界。超越时空的气质油然而生。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苏轼彷佛穿越到了周瑜身边,轻松豁达地观察赤壁之战,就跟看戏一样。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横向对比,苏轼是真豁达,还是假豁达?是真超越还是假超越?

明朝大才子杨慎有一首流传甚广的词《临江仙》

杨慎的开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跟苏轼的开篇,几乎一模一样。都是身处千年的时空观察长江。如果我们认为,《临江仙》表达了杨慎的豁达和超越,那就大错特错。

杨慎是杨廷和的儿子,标准的官二代,他不是纨绔子弟,也不是草包,而是货真价实的状元,如假包换的大才子,比开国才子解缙还要有才华。一个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人,如此有才华。只要不出意外肯定是未来耀眼的政治明星。

因为议礼事件,杨慎触犯了嘉靖的逆鳞,小命差点没了。死里逃生的杨慎,在发配的路上,看到长江边俩个白发渔翁,煮着刚刚打上来的鱼,把酒言欢。杨慎感时伤怀,一气呵成写完了《临江仙》。

设身处地,如果我们身处绝望之谷,能真正做到豁达和超越吗?很难,很难。人毕竟是追求成就感和社会认同的,所谓的豁达只是绝望时候的自我麻醉。苏轼也一样。经历九死一生的乌台诗案,苏轼跌落到人生的绝望之谷。所谓的豁达其实是麻醉剂,假装豁达而已,所谓的超越其实是喝醉酒之后的微醺状态。

微醺之后,我们也可以超越。微醺之前,我属于世界,微醺之后,世界是我的。我就经常有超越豁达的感觉。

酒醒之后,身处低谷的悲观情绪又会堆积起来,这是天性使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否则,苏轼就不会早生华发了。

我们再对比一下真正豁达的苏轼,是如何描写头发的?在乌台诗案之前,苏轼在山东密州。因为祈雨成功,苏轼带着密州的官民上山回礼。在回程的路上,苏轼带着军民打猎。

苏轼在这里说,鬓微霜,又何妨?而在《赤壁怀古》里面,他却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显然,苏轼在密州才是豁达,在黄州的豁达更多是自我安慰的麻醉剂。薄情才能豁达,多情的的人其实很难豁达起来,多情往往出执念。

我们再回到苏轼的《赤壁怀古》,苏轼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完全是苏轼的yy,根本不符合事实。赤壁之战的时候,周瑜跟小乔成婚十年,是一对老夫妻。羽扇纶巾是诸葛亮的扮相,周瑜作为三军统帅,规规矩矩地穿着军装指挥战斗呢,并不是什么书生派头。

赤壁之战赢得并不轻松,苏轼当然知道。但是他偏偏写道,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其实都是为了衬托自己的怀才不遇。

为什么苏轼要YY呢?与苏轼做不到真豁达有关。字里行间,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苏轼渴望向周瑜一样建功立业,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轻松地取得周瑜的成绩。

苏轼作为传统精英知识分子,追求的是内圣外王,立德、立功、立言。这个追求注定了知识分子很难超越,很难豁达。所谓的豁达,更像是失意时候自我安慰的麻醉剂,所谓的超越,更像是微醺状态下的酒精作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苏轼的《赤壁怀古》是真豁达还是假豁达?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