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造盟友?

中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将相和》,讲述了廉颇负荆请罪,最终成就一段将相和的佳话。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你会特别喜欢这种故事。如果站在皇帝角度,他可能不希望将相和。将相之间越和睦,联手的可能性越大,皇帝就越危险。只要将相不和的矛盾,在可控范围之内,都是可以接受的。甚至皇帝还会花点心思挑拨下将相之间的关系,以免将相关系过于紧密。

战国时期的江乙有句名言,臣子越团结,君主越危险,臣子越不和,君主越安全。这句话从臣子角度戳中了皇帝的痛点。

从臣子角度,其实不希望敌人太多,不利于推动事情的发展。臣子希望有更多的盟友,而不是一堆跟你不和的人。

我们看看江乙是如何制造盟友的?江乙说昭奚恤狐假虎威,没有人敢反对他。是因为背后有楚宣王这只老虎,他要做反对昭奚恤的人。江乙作为一个外来干部,反对国家总理,谈话容易,于是他开始寻找盟友,找半天没有找到,于是他决定制造盟友。

江乙建议楚宣王赐给山阳君封地,这个建议立刻被昭奚恤否定了,因为山阳君没有功劳。显然,江乙也懂这个道理,正因为他知道,所以他才要布这个局。自己什么也没有付出,但是得了一个巨大的人情,而昭奚恤做了坏人。这样一来,山阳君不但感激江乙,还会跟他一起仇恨昭奚恤。

我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一直有个疑问,山阳君难道不懂这个道理吗?自己没有功劳不能接受赐封,属于常识。为什么要因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憎恨国家总理呢?史书没有交代这一点。总之江乙通过这件事,轻而易举拉拢了一个盟友。

江乙制造盟友的底层逻辑,值得我们思考。对比一下,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挥金如土,不断为对方付出,希望感动对方,最后才得以结成同盟。

俩相对比,越发看得出江乙的高明。这背后隐藏了一个心理学知识点。通过示好的手段来拉拢盟友,效果远不如设置一个共同的敌人。恨是比爱强大得多的力量。

胡歌演绎的琅琊榜就是一个典型的复仇故事,是恨的力量,让胡歌上演了惊悚的宫廷权谋故事。天龙八部里面的丐帮夫人,更是把恨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对乔峰因爱生恨,没有她,乔峰不会那么惨。金庸老先生深谙人性。

人类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牢固同盟,都是被恨,而不是爱,凝聚起来的。很多盟友复仇成功之后,很快就土崩瓦解,因为没有恨的对象了。典型例子韩、魏、赵三家联合与斗争的故事。韩、魏、赵当年联合一起恨智瑶,最终一起消灭了智瑶,造就了三家分晋的局面。原本同宗同源的三家,上演了一部头破血流的内部争斗史。

正因为同盟关系需要靠仇恨来维系,历史上才会有领袖制造并操纵恨意。希特勒是一个反面例子,他不断在国内贩卖对犹太人的恨意,最终给全世界带来了一场巨大的灾难。

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类似这样的关系,因为外部的敌人,内部因为仇恨迅速凝聚起来,随着外部压力的解除,内部的同盟关系也随之土崩瓦解。当初不理解,简单认为这是一段塑料的同盟关系,仔细深挖,你会发现,所谓的同盟关系,在一开始就已经预埋了瓦解的种子。

因恨而来的同盟,最终因恨的消失而离开。这是事物的规律,是事物演化的必然趋势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如何制造盟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