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有一个难题,到底是让员工爱你,还是让员工怕你?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不是问题。整个大明王朝都笼罩在恐惧的阴影,大家对于东厂和西厂的恐惧是发自骨子里的。朱元璋实行的剥皮制度,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对于朱元璋来说,让人们怕你比让人们爱你更重要。
从朱元璋的制度设计,你会发现他是一个不把人当人看的暴君。杀人对他来说,完全没有任何道德负担。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杀一只鸡都哆嗦半天。早年的经历,再加上军旅生涯,朱元璋杀人就跟吃饭一样,完全麻木。所谓的爱民如子,实则是皇权的装饰。
这种管理方式,在现代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最常见的就是语言暴力,对员工进行人身攻击,语言羞辱。我在这方面就见识过不少语言暴力的领导。无论你说什么,都是错的,无论你说什么,他都否定你。他还会扣你的字眼,哪怕你说错一个字,他都能骂你十分钟。
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一旦磨合成功,执行力非常非常强。坏处就是,00后越来越多,他们非常不认可这种管理方式。当然了,如果你的颜值非常高,或许可以让彼此的合作更持久。因为他们觉得颜值就是正义,你长得这么好看,说什么都是对的。
为什么让员工怕你这么重要呢?因为效率,人性是趋利避害的。自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服从权威的基因就刻在人们的DNA上面。为什么大部分帝王都选择了让天下畏惧的方式来管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车之鉴。
春秋末年出现过一起巅峰皇权的政治事件。
权臣司城子罕给宋桓公出主意说,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只喜欢得到赏赐,不喜欢受到惩罚,所以,自己甘愿为国君分忧,以后国家只负责赏赐就好了,尽情享受全国人民的爱戴,至于刑罚这种脏事,就由自己来作,自己甘愿代替国君承受全国人民的恨意。
宋恒公被司城子罕伟大自我牺牲精神所打动,爽快地交出了刑罚的权柄,从此以后,凡是发布禁令、诛杀大臣之类的事情,问到宋恒公头上时,宋恒公只有一句话,去问子罕。于是,大臣们惧怕子罕,平民百姓归附于子罕。才一年的光景,子罕就杀掉了宋恒公,夺取了宋国的政权。
这个案例,让很多后世皇帝不寒而栗,一旦交出刑罚的权柄,自己离死亡就很近了。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说东晋的皇帝,东晋的门阀根本不怕皇帝,他们手里掌握的军队足以颠覆帝国。权臣桓温就废黜过皇帝。
对于法家来说,威和福必须相辅相成,在管理学意义上,威就是大棒,福就是胡萝卜,管理者必须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这样才能管得住人。韩非子把这个道理推进了一步:如果二选一,胡萝卜可以不要,但大棒必须有。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产生了一个怀疑,仁爱治天下是否存在过?是不是一直都是儒家知识分子的一厢情愿?治理天下,从来都是怕在前,爱在后,在实操层面,大家按照法家的规则行事,从理论层面,宣扬的是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