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雪花般的人生

文/李韵竹

这两天,我眼前频繁出现一个画面:昏黄的灯光下,一位长相清秀的女人正在伏案写作,她的神情专注而淡定,不时抬头望向窗外纷飞的大雪。她的眼神明亮,面容里带着淡淡的寂寥和倔强。

她叫萧红,原名张乃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享有“30年代文学洛神”的美誉,也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初识她的作品,我就被《呼兰河传》独特的艺术风格所吸引,她用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流畅、轻盈的文笔,怀念了自己的故乡和童年。其中印象最深是那段,“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在清新自然的文字背后,掩藏着她渴望自由、追求自我的信念和勇气。

居家休息的午后,我打开一部关于萧红的电影。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人人随时食不果腹,萧红身处这样的环境,也没放弃求学而是拼命争取。那时的女人,普遍不敢表达真实的自我,而她反抗家族与人私奔,不爱不想爱的人。

她才华惊人,文学天赋是个人魅力最大的闪光点,即使因欠账被囚禁在旅馆、濒临崩溃,也让受命去探望她的萧军瞬间爱上。她写的小说不按常规构思,坚持“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积极把思想融入文字,获赞无数,甚至连鲁迅先生,都夸其是当时国内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她爱过、也被抛弃过,几经辗转、颠沛流离,仍然追求真正想要的生活。但她也脆弱、绝望,面对爱人的背叛、决心一刀两断,挺着大肚子独自逃难、雨天在甲板上狠狠摔倒,患上肺结核在31岁陡然离世。这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却又如此短暂和坎坷。病入膏肓之际,她还叼着根烟、吞云吐雾,那倔强又轻蔑的眼神,让我久久难忘。

反思现在的我们,虽然大都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对于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却是如此容易动摇,尤其是精神世界的堡垒,仿佛轻易就在一瞬间崩塌,坠入无尽的深渊。于是,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人,分道扬镳;属于自己理想的彼岸,亦难以到达,只得空留遗憾。这算不算是一种倒退?

“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电影播完,我的咖啡也刚好喝完。拉开窗帘,外面飘着小雨,我仿佛看到萧红站在坝中央,轻捧着书,仰望天空。雪花缓缓落在她脸上,像她窗外的雪花,一样凉。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如雪花般的人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