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将他的书都散了
文/转角叶子
父亲爱读书。小时候,家里有一口大柜子,许是年代久远,柜面已经斑驳,父亲用它来装书。满满一柜子书,在我家周围,父亲应该算是“藏”书丰富的人了。从我记事起,家里总有一些客人来借书,有替自己孩子来借的,也有自己借去看的,大抵都是爱读书的人。每次父亲都很热情,还经常推荐一些书给别人带走。记得有一次,年轻人手里拿着父亲找给他的书,又转身问:“刘老师,您有《巴黎圣母院》这本书吗?”父亲边上楼边说:“我上去给你翻。”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听说《巴黎圣母院》,却没读过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再没回到父亲的书柜,就像其他被父亲借出的很多书一样,兴许都被父亲送了罢!
父亲用书柜装书,却总是把整理书柜的任务交给我。起初,我烦极了这个书柜。每次整理它,我都要弯腰一本本的将书拿出来,一本本抖落灰尘,尽量抹平书页,然后再一本本摆进去。全部弄完,似乎得一两个小时。渐渐的,我花在整理书柜上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候甚至会花上一个上午。我开始边整理边翻书,遇到感兴趣的就坐下来读一会儿,或者挑几本书放一边,以后慢慢读,父亲总在楼下催促,骂我磨蹭,但从不直接上来督促。我不爱整理书柜还有一个原因,书柜有些“臭”,因为父亲的书大都是旧书,书页发黄,摸起来软塌塌的,有的书已经没有了封面,或者封面残损,有的缺边少角,兴许被老鼠糟蹋过。每次我都小心翼翼,生怕有书页掉落,也从不敢自作主张把任何一本破烂的书丢掉。久了,我竟然喜欢上了书柜的味道,甚至能在它身边待很久。
父亲的书柜很丰富,有《红与黑》、《三个火枪手》,有《三国演义》、《红楼梦》,还有金庸梁羽生的武侠。知名的不知名的都有,甚至也有《故事会》《课堂内外》等杂志。不记得从小学几年级开始,我开始迷上这个书柜,白天读,晚上熬夜读,我不挑书的类型,拿到一本觉得想读就坐在阳台上痴痴的读。清晰的记得三年级时,读了一本厚厚的旧书,没有封面,里面的字好多都懂不了,硬是花了好多天的时间过了一遍,那是我那段时间读得最难的书。后来我才知道它是《红楼梦》,因为当时的囫囵吞枣,许多年我对《红楼梦》都只是一知半解。因为这个书柜,我成了亲戚小孩中最受欢迎的人,因为我可以给他们讲许多故事,尤其是他们感兴趣的幽默故事,而这些故事我是从一本叫《阿凡提的故事》的书中看来的。父亲的书柜让我的小学时光变得尤其充实,但至今觉得遗憾的是,我没能将里面的所有书都认真咀嚼一遍。
父亲爱读书,也爱“说”书,我对书的最初印象也是从听父亲说书开始的。我和我哥,我的邻居,亲戚都是父亲的听众,我们经常围着父亲听他说整治,说历史,说小说,父亲仿佛什么都能说的滔滔不绝,我们则听得津津有味。父亲经常说到深夜,我们也听到深夜,周围的邻居有时候来叫孩子回家睡觉 ,怎么也叫不走,索性留下来一起听,听多了竟能说书名。父亲最爱说的是《三国演义》,一天接着一天,总能一章不差的讲完,小学前我没有读过三国演义,全是从父亲那听来的。父亲的《三国演义》不放在书柜里,一般放在枕边或者床边的抽屉里,至今这本书都是完整的,没有掉页,只是硬壳的封面和里面的书本有些断了粘连。我曾经试图像父亲一样读《三国演义》,于是将它带到我家据为己有,可父亲总是隔一段时间就询问我什么时候将他的书带回,而我每次回家都会忘记将书带回。直到有一次,父亲来到我家,自己默默的在书柜里将书找到带走了。而我始终没能像父亲这样读一本书,爱一本书。
许多年后,我才明白,父亲爱“藏”书,大都藏在脑子里了。
如今,父亲的书柜早已不在了,以前装在里面的书也不在了。到底不是自私的人,父亲将他的书都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