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业松《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书笔记

从人性化角度自省文学,开启鲁迅文学的心灵之旅,加深对鲁迅文学的再认识

阅读是一项实践性的活动,其意义应该体现在收获上。收获固然有抽象的层面,但更主要的应该还是具体可感的,所以我应该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谈,看看文本细读究竟能带来什么。

——张业松

2004年秋天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业松在机缘巧合之下,接手复旦大学以“鲁迅精读”为核心的创新课程体系,由此开始涉足鲁迅文学的教研领域。本书收录了其多年来“通过文本细读与通讲,探寻鲁迅文学的内面”的相关研究著述,其中第十章还有关于巴金与鲁迅文学解读的比较研究,获益匪浅。

阅读此书时,最大的感受是很有温度,不是因为最近天气太热的缘故,主要是感受到张业松老师结合鲁迅的人生历程,从人性化角度,自省鲁迅文学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温暖与人性关怀视角,加深了我对鲁迅文学的再认识。

透过张业松老师那种虚怀若谷、谦恭自守的教学感受直白,我们也得以探寻到他明德惟馨与研精覃思的那一面:“刚接手鲁迅课时我还比较年轻,体力好,可以把现炒现卖的备课材料讲得滔滔不绝,好像很有把握的样子,其实很紧张,一堂课下来常常汗流浃背。也并不是讲过一次就获得了自信,而是有一个不断探索和磨炼的过程。”

虽说“救救孩子”这四个字已成了当今太平盛世里网络流行梗之一,但鲁迅先生当年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是一种对当时现状的悲恸,哀痛当时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要是鲁迅先生知道如今“救救孩子”已成了旧词新用、甚至被玩坏、恶搞的调侃用语,不知作何感想?

张业松老师老师在此书里,重点探讨了“救救孩子”后面这个省略号的作用,这个是我实在没有想到的,足见他砥砺深耕的研学态度:对于《狂人日记》的读者而言,“救救孩子……”一句中的省略号,始终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提示和警醒,“教我惭愧,催我自新”。

此书令我很有感触的是第二章借鉴声景研究方法,重新分析、详解鲁迅短篇小说《祝福》里关于祥林嫂的“灵魂三问”:祥林嫂名字的社会文化含义及祥林嫂的声音(尤其是)的声景内涵及作用。

与“救救孩子”相似,当今的现实生活里,人们总习惯性将逢人诉苦的人贴上”祥林嫂”的标签,劝人别做”祥林嫂”或翻版”祥林嫂”。在如此情境之下,”祥林嫂”不可避免地成了被扭曲的贬义词,带有主观消极色彩。

张业松老师认为鲁迅对祥林嫂的塑造,不仅是为了发表社会抗议,更是为了探讨弱者的抗议所体现的声景再造的可能性,这一案例,体现了鲁迅笔下的受苦人叙述的一般语法。

所谓“祥林嫂的声音”,大致是两个层面,一个是词的声音,词所讲述、表征、占有和建立的东西;一个是物的声音,物所发出、捍卫、主张和追求的东西。

在张业松老师富有人性关怀与人道主义角度的解读之下,“祥林嫂的声音”不再是长吁短叹的恼人声音,而是被压抑和被扭曲的真实声音,看到”祥林嫂”进退维谷的弱势处境,令人不忍卒读。尤其是在当代,我们更需要重新肯定”祥林嫂”的生命存在与文学价值,为”祥林嫂”正名,关爱、帮扶弱势群体,尤其是被压迫和被隐声/身的女性们。

阅读笔记:任何学习归根结底是自己学,独学永远是必要的,但大学给我们提供的最大便利是汇聚成长中的优秀青年共同学习成长,可以集思广益,相互促进,相互弥补。一个人能做的事非常有限,但如果我们能形成一个工作坊,在一起工作,能够实现的可能性就要比独学大得多。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张业松《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