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好景常在
——浅评《奇迹·笨小孩》
(2021级6班 罗惠方)
“致敬新时代里每一个拼搏奋斗的你,我们都是奇迹的创造者。”
在电影末尾的一句话,不知戳中了多少奋斗者的心。
看过文牧野导演作品的人,很容易便能品出《奇迹》镜头与叙事中浓厚的个人风格与人文情怀。而在这条平凡人创造奇迹的故事线贯穿下,整部影片被各式对比充斥着。
多个高空的镜头,俯视着那个时代的深圳,从上往下看,众多小小的样板房,像电子元件一般点缀在狭窄的街道两侧。如果把整个城市比作一台智能机器,由这些元件中传导的电流——渴求在深圳寻觅一条出路的人,就带动着机器的运行。被拆除的矮乱铁皮屋,就像是电路板上被景浩拆除的、无用的零件;而那随着深圳的发展快速建起的高楼大厦,便如同景浩在经过详细研究后替换至主板上的新元件,成功地让城市机器的功能更上一层楼。
粤方言也在主角与伙伴的口中多次出现,特别是在和本地人谈“生意”的时候——景浩的哥们儿介绍他去仓库提货时和仓管大哥的交谈,景浩和市场二手机店老板李斌签订手机进货合同时以普粤对话抒发的未来畅想,梁叔带着景浩谈下电子元件厂厂房时那种知己知彼的压价底气。方言的交流,是外来者向本地人释放的信号,他们在用无障碍的对话和相近的口音暗示着相对的另一方,自己熟悉这座城市,值得他们去信任。
但在手机店老板毁约、仓库里的货砸在手里、厂房房东收租的那些梦醒时分,他们又用回了自己说起来最舒适的语言,吐露压抑的心声。就连兄妹俩那个频频催租的房东,在和景浩的通话中也是以纯正的粤语下着最后通牒,打断了哥哥用普通话低声说出的请求。方言是一座城市的根,他们都不是深圳的原住民,这种语言的转换,把外乡人为了融入新居地,得到城市认可的那份急切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出来。这座城市在创业初期带给他们的打击之深,也通过这种方言的转换体现了出来。而电子元件厂全员最后在新品发布会上合唱那首《海阔天空》,更是表现出了外来者们与同伴一起成功扎根新一线城市的那份洒脱与舒畅。
在景浩最需要钱的时候,他卸下了对未知危险的警惕,做回了“蜘蛛人”的工作。大厦外烈日临空,他只能穿着粗糙的工装,拿水枪冲掉多余的泡沫,再从挂在腰上的小桶里拿出工具把玻璃刮干净。水流的压强一直很大,洗着洗着,身上的衣服便湿透了,湿乎乎、热烘烘地贴在皮肤上。飞溅的脏水和顺着安全帽流下的汗液一起滴入眼中,难受极了,带着手套的手却又擦不得,只能用手肘胡乱抹一把,权当自己处理好了。好不容易能喘口气,也只能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泡透的白馒头,一口一口艰难地咽下去。
玻璃干净了,通过上帝视角,观众可以看到,大厦里的人不是在其乐融融地围着圆桌聚餐,就是人手一杯咖啡坐在沙发上开着午间会议。那是单向的防窥玻璃,一墙之隔,那些“精英”可以看见外边工人们擦洗时狼狈的模样,而挂在绳索上卖力的“打工仔”却无法望见里面舒适的场景。
咬着馒头的景浩盯着闪光的玻璃,像是被光迷了眼,又像被里面的场景吸引。工友的一声呼唤将他拉回现实——待洗的玻璃反射着正午的阳光,炫目而迷人,照亮了身边与他无关的繁华。这个细节,残酷却又现实。
景浩做“蜘蛛人”时擦洗的玻璃建筑,原型为深圳的京基100大厦,是当年市里最高的建筑物,总高度达到了441.8米。在电影中,景浩擦玻璃时,视角一直是向上的、向前的——就像他这个人一样,不论面对着多高、多难跨越的阻碍,永远在想着解决方法,而不是退缩。他那为数不多向下看的几眼,看的是自己身上帮助完成工作的洗具,以及日新月异的深圳新城。那是属于一个打工人的,在城市发展中最现实的视角。
电影镜头的前后衔接流畅而自然,导演用许多背景细节将故事串联了起来。景浩很早之前就在“蜘蛛人”的队伍中打过工,在有人意外坠亡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妹妹出走。因此,他知道那里有一份可以赚钱的活儿,并且把它推荐给了想打散工的梁叔,也知道了梁叔对于工作的需求。这条线接上了景浩邀请梁叔加入好景电子元件厂,并且回归“蜘蛛人”队伍为厂子赚取水电租金的剧情。而他早上穿行在小巷中骑着摩托抄近路送妹妹上学的场景,也为他后来在极限时间内穿梭大半个深圳,成功追车赵总,得到签约机会的情节做了铺垫。
社会环境之外,自然环境的改变,也是电影基调的一部分。
雨在《奇迹·笨小孩》中,是不幸的征兆。第一场大雨,带来了翻新机被严打的消息,让景浩借贷买下的货砸到了手里,手术费的筹齐更是遥遥无期;第二场大雨,在景浩为追回被偷走的手机负伤失去“蜘蛛人”的工作,厂主即将因欠租收回厂房,而李平却不肯松口给他定金时落下。这个二十岁少年的心里,无力回天的崩盘感和磅礴的大雨一同砸下。那两个黑夜,黑云压城,暴雨欲摧,一切都努力似乎都在狂风中化作泡沫,消失殆尽。
而雨中那在水泥地上缓慢前行的黑蚂蚁,则是在深圳城中负重打破生活囚笼的景浩的化身。纵使在雨幕中被重重打落无数次,也会抓住所有机会,用尽全力,一步一步地从最底端往上爬,决不认输。影片在景浩创业的各个危急时刻剪辑了蚂蚁在黑暗中挣扎而行的镜头,让这种和人类一样以“团结”为生存本能的群居动物作为他的精神化身,冲破黯淡的雨夜,和其他的伙伴相聚。“微小却不屈”——他们的超越自我的力量由此而来。
电影剧照
深圳处于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一个多雨的城市。电影里的雨随着情节的变化而降落到城市中,据导演所说,大概有四到五种不一样的形态。在他的设计中,“雨”是景浩面临的困难外化后的具体形态。积雨云随着众人任务完成的进度,聚集又散去,衬托着他们的生活状态。从阴雨连绵到瓢泼大雨,从台风压境到雨过天晴,最后一场在卡车后座看到的太阳雨,也为众人的创业成功做了铺垫。
文牧野也解释了其中的含义:“孤身一人时,雨会越来越大、越来越狂;当所有人到齐时,雨又会变得洋洋洒洒,就像在给他们的‘团战’鼓气。”
《奇迹》团队在雨天拍了晴景,也在晴天拍了雨景——那是人创造的雨,也是人创造的奇迹。
《奇迹》的背景音乐选得很认真,但在某些片段也有点儿泛用。例如影片开头,景浩载着妹妹,骑着自行车穿过大街小巷时,配了一首轻快的音乐。不过,被音乐盖住大半的、城市早晨里的声音,已经足够嘈杂和有生活气息,两相碰撞,反倒显得画蛇添足。以白噪音做底,可能那种掺杂着快乐的日常感与街头感会更加突出。
但是,暴雨过后,众人在卡车后厢的那段热血打击乐,倒是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战胜困难,离目标更近一步的兴奋感——油布外细雨绵绵,而被隔绝在雨幕之中的他们,在那个不算宽敞的后车厢,像是一支配合已久的摇滚乐队,拿着手边的暖水壶、衣架、油漆桶、拐杖,高高兴兴地开了一场演唱会,送别倒塌的旧厂房,告别在大城市蚁行的黑暗时光,跟货车一起缓缓汇入深圳的车流。相信这个镜头,一定给无数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镜头一一扫过了这些劳动者的手,这就是在暗示着,奇迹即将从他们的双手中所创造。
当然,“笨小孩”也是这部电影中不可忽略的要素,兄妹情更是本片的灵魂构造之一。
在身为农机站修理工的父亲潜移默化下,景浩打小就对修理机械电机有着浓厚的兴趣,更对技术的研发抱有极大的热情。在他的学生时代,景浩就立志要考进力所能及范围内最好的大学,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子工程师,开发新的相关技术。
但在景彤一岁的时候,景母所患的先天性心脏病逐渐恶化,而那时的景浩正处于中考前的冲刺阶段。父亲失去音讯后,他一边照顾母亲和妹妹,一边争分夺秒地挤时间学习,闯过生活的重重难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可他为了更好地看护家人,在老师的惋叹中放弃了这个机会,就近上了一所乡办中学。
接下来的日子,他送走母亲,考上大学,却又辍学往深。在景彤病情的催化下,景浩人生就像是一个剧烈的化学反应,一下子快进到了讨生计的阶段。
20岁,还是个学生年纪,景浩便大学肄业,卖过翻新机,修过旧电视,当过“蜘蛛人”,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维持兄妹俩的生计,以及在景彤八岁前筹集完心脏手术的费用。
这个角色更生动的地方,是在替妹妹打点一切的同时,暴露出来的小爱好。景浩有着自己喜欢的运动与球队,会在家中穿着广东宏远队的球衣。他还有一个最爱的自制迎宾机器人,会在手机维修店里让它拿着招牌丑萌丑萌地站在门口,在转让店铺后也要把它留下,再搬到厂房里。
作为“深飘二代”的他,早已被染上了这座城市明亮的色彩,与景彤一起融入了这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在景浩从被监护人转为监护人的过程中,景彤既是他的铠甲,也是他的软肋。
父亲抛妻弃子去向不明,母亲先天不足早早离世,唯独留下了一个患有遗传性心脏病的妹妹与还是个高中生的他相依为命。景浩会细心地收集妹妹换牙时落下的乳牙,会注意在日常饮食中为妹妹烹饪于心脏有益的食材,会在房东一次又一次贴催租通知时用身体挡住纸条默默撕下,带伤去接妹妹时也会藏住伤势,为自己的迟到道歉。而妹妹也深爱着自己的哥哥,她会在哥哥辛苦工作时拥抱他说一句“谢谢你”,也会在看到哥哥受伤时哭着训他“别骑这么快,很危险”,更会在景浩夜奔追赶小偷时跟着他,跑丢了一只鞋也不在乎。
对于还是少年的哥哥来说,妹妹作为唯一的亲人,就是他在这世上存在的证明。
病、钱、团队,具备这三大元素的《奇迹·笨小孩》,在前半段同导演的另一代表作《我不是药神》的发展极为相似。不过,后半段在温情中实现的奇迹,又让这两个故事的不同凸显了出来。与《我不是药神》的喜剧包装、悲剧核心相比,《奇迹·笨小孩》的悲剧包装、喜剧核心让它在贺岁档有了一争之力。放在电影真正的现实背景中,它的大团圆结局,可以说是带有童话色彩的。从“求活命”到“求温饱”,那种“穷不是穷了,是毒药;钱不是钱了,是解药”的社会批判性,也有部分较为圆融地从《我不是药神》延续到了《奇迹·笨小孩》,却又在深圳的雨中洗去了那份刺痛感与无力感,只留下了带着一丝冷意的现实,在最后被劳动者的努力所化开。
如果说《我不是药神》在向大众提出问题,那么《奇迹·笨小孩》就是在和社会提出问题后给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的开场,却因时代的机遇有了不同的结局。
电影中出场次数多而又有名有姓的角色,除陶志勇、马越和李平以外,都是近乎纯善、没有太大恶感的人。配角性格中混杂的“自私”与主角团的“无私”对比,有种现实与童话的割裂感。
景浩与他的哥们儿陶志勇同样是来深圳打拼的“赌徒”,一个放弃了在生活中挣扎,任由自己在麻将馆里烂到底,还编造母亲的健康状况借钱玩乐;另一个则怀着与现实搏斗的志气,同命运来了一场豪赌,赢下了光明的未来。两种不同的态度,让起点相同的他们最终活在了不用的世界里。
景浩和工队大哥马越在小巴上因带伤上工失手一事的矛盾,则是牵扯着一段辛酸往事。越哥对于父亲疲劳作业坠楼而死记忆的规避心理、不想队伍出差错的怕事心理与对小弟生活窘境的同情心理,从他对景浩不顾情面地强硬驱逐和没扣下反而给多了的遣散工资中可以见得。这种带有小市民性与江湖义气的细节,让角色在剧情里稳稳地立住了。
李平在面对景浩与赵总时截然不同的态度,包括回答赵总问他“多大来的深圳?”时下意识说的“读完硕士”,都体现了这个人物的学历自傲和“看菜下碟”式的为人处世法。在他看来,公司乃至世界都是由尺寸精密的零件紧密拼成的,每个物件都有专属于它们的位置,一切的运行都有着默认的规律。于他而言,景浩就是个野小子,没有规矩,坏了他自成一体的方圆,故对景浩少有好脸色。准确地说,李平更像是这个现实社会的一把尺,他有着坚定的自我立场,依照规矩一板一眼地办事,有序却冰冷。
反观好景电子元件厂一帮人,他们在厂子最艰难的时刻给予了厂长毫不动摇地支持。那种全心的善良与人情味儿,在当时那种一穷二白的处境下,是温暖的,更是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的。要知道,那时的他们,也只是被招聘市场筛选后淘汰的,最普通又最需要钱来维持生活的一群人啊!
但这并不是电影的缺陷,童话与现实的交织,让发生的一切与“奇迹”更加相似。
文牧野导演在电影路演中提到,之所以一直在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和小人物命运的人文关怀,是因为从小到大身边都是这样的人,每时每刻都能看到他们的悲欢离合——真正打动他的很多个瞬间,也都是这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奇迹·笨小孩》做到了这一点。里面的配角没有太多的台词,却在一帧帧画面中展露了独属于自己的人生瞬间。
景浩的生日是2月14日,世界公认的情人节。仿佛照应着这个特殊的日子,电影中三对夫妻的爱情故事各有千秋。刘恒志和吴晓丽之间的爱,是面对所有困难都勇往直前、一起奋斗的爱;梁叔和他老婆的爱,是共商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相濡以沫的爱;汪春梅和张龙豪的爱,则是重拾生活热情走出旧忆、打破孤独壁垒的爱。在城中村篮球场举办的那场婚礼上,三对伴侣之间那种幸福的状态都被镜头忠实地记录了下来,即使他们之中的一对在那个时候仅仅是互相有了好感。他们的爱情,或是轰轰烈烈,让浪子回头;或是细水长流,一路扶持相依;或是英雄救美,以安全感为感情的基底。
他们的爱,都平实而温暖。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主角团”的每一位成员,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完整故事线。被工厂车间欺压、在违规生产中损坏了听力的外来女工汪春梅,从一个只能四处打点琐碎日结工的单亲妈妈,到创办服务近千名打工者的“打工人帮扶中心”爱心合伙人,在奇迹出现之后也收获了一份爱护,与张龙豪成为了家人。因替被体罚的工友出头而打伤工头、获刑几年的张龙豪,根据自己的特长创办了“龙豪拳击俱乐部”,在培训数百名学员后,继建立了三家流浪动物救助站。在养老院通过和老太太们抢电视提高存在感的钟伟,不仅发挥了自己年轻时做钟表匠攒下的技术,还创办了“吉祥老年公寓”,包括他本人在内的两百余位老人在那儿安居。一起在网吧包夜打游戏,就着泡面通宵开团战的张超与刘恒志,共同创办了“追风网咖”,在大湾区已有七家连锁店,并承办了多项电竞赛事,曾经的“追风少年”们让轻狂梦想最终落入现实。刘恒志更是和妻子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其妻吴晓丽在挖掘机女工队的事业也是蒸蒸日上。帮助景浩良多的梁永诚也走出了养老院的小房间,在担任“好景通讯”的人力总监后,带着妻儿与父亲乔迁新居。
成功是开端,幸福是终点。故事里那些平凡的配角,通过自己的双手,都打拼出了一份并不平庸的事业。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他们就是最真实的奋斗者剪影。
老天会爱“笨小孩”。
有人认为,这个奇迹只是少数人的奇迹。而在我看来,不费力气、从天而降的成功是偶然的,千辛万苦、拼搏到底的成功则是必然的。电影中的那个奇迹,是深圳自改革开放后无数奋斗者努力的缩影所换来的。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这部电影的拍摄内核不是“成功”,而是“幸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原因,就是城市的发展在大环境下逐渐变得平衡而充分。
对命运的挑战纵然有失败的可能,可正是在“努力就会成功”的部分现实虚构中,我们才会更想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原型们的经历有深一层的思考。
幸福就是靠自己去争取的,运气从来不是导向成功的主要因素。
电影的末尾,景浩在好景通讯新品发布会上与赵振昌对视的那一眼,是两代创业者间无声的一个交接。改革开放初期,赵振昌靠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与敢闯敢拼的劲头,在深圳白手起家,成为了知名国产手机品牌的老总。他的野心却不止于此,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背景下,他仍在寻求打造一条绿色产业链,渴望在业界立于一个不倒之地。起初,他看不上空口无凭的景浩,但在景浩跨越重重阻碍追车成功后,他又被这个后辈身上那种奋勇向前的坚持给打动。“奇迹创造未来”——这句话是深宁通讯的企业文化之一,给出了“赵总就是上一代的景浩”的微妙暗示,体现了大时代发展下两代创业者跨越时空传承的奋斗精神。
放在贺岁档,这是一部没有什么大问题的群像电影。对于看过文导作品的观众,“奇迹小队”的成功与“药神小队”的客串都会让人会心一笑,甚至还会因自己没有认出相关的演员而惊讶;对于没有看过文导作品的观众,电影里也不乏他们可以去解读的片段,不少家庭还能对其中的真实历史背景展开一次讨论。可以说,观众和电影,在这个档期达到了双赢。
从在华强北弓着背求人的打工仔到好景通讯发布会上腰板笔直的CEO,从大学肄业到重返校园完成学位修读,从四处漂泊到有枝可依。
他带领着一群平凡的小人物,带着一种绝不认输的韧性,打过群架,吃过婚宴,熬过艰难,最终成功创业。
拨云见日存好景,守得云开见月明。
作者简介
大家好,我是汉语216班的罗惠方。
在我看来,好景通讯创始人以及合伙人们的故事也许并没有就此结束。也许在今天,还有很多的“景浩”在和他的团队仍旧在厂房里追逐着梦想。然后,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将他们的成果展示在大众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