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欧屋村
文 / 罗永有
我久居校园,神思抑压,腰酸腿麻。春天来了,忽然想到要到外面去爽爽快快地潇洒走一回,一方面放松放松紧绷的神经,舒活舒活痹疼的筋骨,一方面饱览田园山水无限旖旎的大自然风光,便想到大应山欧屋村参观革命老区。
于是,趁着星期天,我独自出门,到离学校十多公里远的大应山游玩。家人叫我骑摩托车去,早去早回。我想,坐车不就像走马观花吗,能领略几许?俗话说安步当车,又能仔仔细细地观赏沿途景致,何必用车呢?
一出门不远,我就被绿色包围着。山绿,田野绿,水也绿。放眼望去,春天的大自然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天是蓝湛湛的,虽然还是春寒料峭,有时还夹带着丝丝细雨,飘洒而至,但绝对没有了冬天的凄冷。大地上,万物复苏,一个个稚小的新生命诞生,在煦暧的阳光和甘甜的雨露哺育滋润下,造就了人间的无比兴旺繁荣。路两旁,芊芊小草,柔柔嫩嫩,被和风抚摸着,轻轻扭动纤细的腰段,尖尖的叶梢儿滑落晶莹闪亮的露珠。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小花朵绽放,红的、紫的、绿的、白的、绛的、黄的竞妍斗艳,散发出丝丝清香,沁人心脾。小花就像星星装扮广袤的蓝天一样点缀浩茫的大自然。正是红花映绿叶,绿叶衬红花,互动成趣。方块的田亩上,谷秧、豆秧、瓜秧破土而出,睁开惺忪的小眼睛新奇地看着阳光世界,有说不出的喜悦和兴奋。此时此际,花丛中,绿草上,莺歌燕舞,蜂采蝶弄。
我一边走着,一边看着。看着一幅幅浓郁热烈的水彩画展现在眼前,听着一曲曲欢快动听的“歌”飘然而来,我心旷神怡。
不远处,那些经过严冬凄风冷雨淬炼考验过的香蕉树依然岿然不动,笔直地守在自己的位置上,新长出来的宽大的嫩绿色的叶子轻轻摇曳,只有那些老叶子在去年冬天被肆虐无情的寒风撕得稀巴烂,但仍坚强地依偎在母亲的身边,没有脱落。有不少蕉树挂着用塑料袋裹着的香蕉。
走过广阔的田野,我来到长沙村。早些年,这村子只建起几栋一二层高的楼房,稀稀疏疏的,现在已是美轮美奂的高楼林立了,而且外墙都贴上光滑的瓷砖,在晨曦的辉映下熠熠发光,高的有四五层。此时,正值村民下田间、上山头劳动和外出做生意的时候,相继有小汽车从村子里开出来。我仔细看过,牌子有“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的,有“东风日产”和“东风小康”的,有“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还有“北京现代”……
过了长沙村,就要爬山了。那是一条三公里长、四米宽的水泥硬底道路,是通往大应山的,摩托车走在上面仍要打醒十二分精神。路两旁的山头,过去是大片大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挖琥珀翻过的秃岗荒坡,黄土裸露。那些年代,人们为解决生活之困,也把山上的树全砍光卖钱,连树根也被挖掉作柴烧。如今从山麓到山顶都植树造林了,树荫千顷,风过处,树涛阵阵,绿草摆动,婀娜锦翠,美不胜收。
爬了几十分钟山路,终于进入了大应山。我稍事小憩后,鼓足干劲一口气爬上大应山的最高峰——田头岭。站在山巅上,大应山遐迩风景尽收眼底。
大应山方圆百多里,分上大应山和下大应山。上大应山是东岸镇和镇隆镇辖区,下大应山是大井镇辖区。我这里说的是下大应山。
站在山顶上,举目远眺,只见数千亩荔枝树、龙眼树以及竹子层层叠翠,漫山遍野,形成一个绿的海洋。一棵棵荔枝树和龙眼树像一朵朵硕大的蘑菇,风过处,随着山势高低就像大海掀起的波浪,一浪推一浪,此起彼伏,发出沙沙的涛声。树荫下,成群成群的肥大的走地鸡嬉戏着,还发出喔喔咯咯的叫声,伴着树涛声给原本静谧的大山平添了无限的欢乐和朝气。
这里是大井镇的主要果树栽培基地和养殖基地,一个管理员告诉我,这里每年都收获数万担荔枝和龙眼,远销省内外甚至海外;走地鸡也大批大批地供应外地市场。
我这次郊游要访问的是革命老区大应山欧屋村。
解放前,欧屋村只有寥寥几户人家,全都姓欧,故名欧屋村。革命战争时期,我们的地下革命组织就是利用欧屋村地处荒山野林的地理环境,在这里建立南路联络站,有很多重要会议都曾在这里召开,有不少重要信息也是从这里传递出去,为南路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是,有一年腊月的一天夜里,我们的地下革命同志正在欧屋村召开年终总结会议,由于叛徒向敌人告密,县保安团连夜突袭,幸得欧屋村地下联络员及时通知与会同志疏散。在全村人的掩护下,革命者才避过一场劫难。而欧屋村却有人被捉,最终遭到迫害。解放后,这里被高州市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
走进欧屋村,一派全新的面貌呈现在眼前,一幢幢楼房俨然有序地依地形高低矗立在山坡上,虽然是二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但是充满着浓烈的生活气息。这二十多户人家,已不尽是欧姓了,还有黄姓和周姓。黄姓和周姓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大潮镇和东岸镇兴建良德水库时搬迁来的。我走进村文化室,谛视着欧屋革命史。我还找到革命烈士的后人向他们详细了解烈士的事迹……我深挚向他们鞠躬致礼,感谢他们的先辈为革命作出的贡献。
这时,已近下午四点钟了,我仍游兴未尽,有点流连忘返——还有很多佳景好去处。但是时间不容人,天快黑了,路远徒步,我只好恋恋不舍地告别欧屋村,告别欧屋村民,告别大应山,沿着原路,于傍晚五点多钟回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