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01

我对心理咨询的了解来自外国电影电视。刚开始觉得外国人真的小题大做,什么小孩子不合群啦,夫妻反目啦,脾气控制不住啦,都去找心理医生,真有钱!后来看得多了,尤其是经常看到警察遇到杀了人之类的恐怖事,好像不去看心理医生就不能继续工作。渐渐明白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但是,我周围的人很少有人去做心理咨询的。当然了,也许人家是悄悄去的,我不知道而已。

02

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有点小失望的。

一是觉得蛤蟆太脆弱,他遇到的事在中国就不是事儿,谁家的父母对孩子不严厉?尤其是我们六七十年代生人,父母似乎是绝对不能表扬自家孩子的,都是表扬别人家孩子来刺激自家孩子的上进心。有没有作用,不在父母的关心之列。更多的父母干脆放羊,大娃带小娃,自然生长,能长大就是胜利。反正孩子多,总会出息一个半个的。(我很幸运没遇到特别严厉的父母和像獾那样的领导,有点儿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不知饿汉饥。)

二是觉得内容太简单了。好像没说什么深刻的道理,就是洗耳恭听,引导蛤蟆把憋在心里的委屈倾诉出来,分析一下蛤蟆抑郁的原因,再劝导一番就皆大欢喜了。也不催个眠,深挖一下潜意识啥的,让我觉得不过瘾。

以上为胡言乱语,可忽略。我意识到自己把一本心理咨询的书按照小说来要求了。

03

其实,读这本书的收获很大。重要的章节我读了两遍,还做了笔记以加强记忆。

苍鹭说的人的三种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对我启发很大。我对照自己和家人,试图从原生家族、后来的环境进行分析。虽然说不上恍然大悟,但也感觉加深了对自己和家人的理解。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景,我也许会用这三种状态来对号入座,劝导一下自己和他们。

04

书中的“人生坐标”图也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四个象限。我用四个极端的词来记忆它们:自杀(我不好,你好);谋杀(我好,你不好);信自己,信别人(我好,你也好);同归于尽(我不好,你也不好)。分析了一下自己,勉强可以归入“我好,你也好”象限。

05

最后,特别感谢推荐这本书的班班,感谢读书群。如果班班不推荐,我不会注意这本书;如果不是在群里,我会把这本书当成儿童读物而放弃。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