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又是年末,各种媒体都开始了年终盘点,单位的、个人的年终总结也是写了又写。我想着今年年初开始的“同读一本书”,今天来交作业。
翻了翻公众号的推送历史,粗略算了算,正经书看了以下7本:《活着》,《追风筝的人》,《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铺》,《白鹿原》,《故乡的食物》,《芳华》。几乎都写了读后感——其实只是读,没怎么感。虽然没有达到每月一本的预定目标,总算勉强到了及格线,况且2017年还有10天,我找本中篇小说读,大概也能算成8本?
我觉得我读书还算认真,但也没能达到每本书都吸收的程度。对于很多细节,往往看到后面就忘了前面,窃以为这不是孤例。顺便想起樊登读书会号称一年50本书的阅读量,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只能呵呵。
我孤陋寡闻又不愿意接触新知识,前同事约我上周末听樊登老师讲座,我才知道还有收费读书会这种形式。听讲座的时候正好碰到表妹,她竟然是会员,于是我问了一下读书会的模式,原来是每周樊老师会发音频,介绍一本书,包括个人见解。听了以后感兴趣,再另行购买。
也就是说,根本不是你“读”50本书,而是你“听”50本书的解读。读者对文本的每一种解读,其实都是私人化的,往往缩小了文本的外延,远不及自己读来得精彩。好比很多作品我看了文本过后,再看影视化的改编,总觉得意犹未尽。能出其右的,我寡陋,仅知道《霸王别姬》《芙蓉镇》《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几部而已。而且实话实说,这几部小说的文本不错,也仅是不错。
想起之前看过一种观点:现当代作品中,一流的文本不容易拍出一流的作品,反而二流的文本在影视化的解读中,更有发挥的空间。就我的观影体验来说,确是如此;但也有例外,比如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真的和原著一样经典。
可惜对我这种“好读书,不求甚解”且囿于通俗小说的人来说,这样的题材过于艰深厚重,偶尔为之尚可,要我常读常新却是鸡肋了。你看今年我的书单里,除去汪老的散文,全是小说,并且是通俗小说居多。这直接导致了我头发长见识短。
所以明年的书单,我决定从知乎上汲取经验,多方涉猎,毕竟玩知乎的,据说都年薪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