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刻意努力?

一直有订阅逻辑思维公众号,曾听过一段时间里面的主打产品:《罗胖60秒》。

每回听,一般都在上下班的路上,用语音方式,正好一分钟的时间。总感觉还没品味出道理,就结束了,走在路上,也没时间再翻出文字来看看。后来,我就很少再听了。今天中午,一个人在办公室,无意间用电脑的微信打开了订阅号,听了几段这1分钟的语音内容,发现跟过去的感受完全不同。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场地和心境的影响,安静的办公室里,我听的每段话都回味无究,感觉都很精练很能给我启发,有些甚至解决了我好长时间都困惑或不知所措的问题。比如下面这几条:

一、为什么不刻意努力

1.近代著名书画家吴昌硕有这么一句话,叫“不鼓努以为力,不逞姿以为媚”。这句话原本是针对篆刻艺术说的,但是我第一次看到还是很有感触。
2.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力量,不能来自于非常费劲的努力;你的魅力,不能来自于刻意造作的姿势。这番话,听起来有点费解,不努力上进,哪儿来的力量?不刻意经营,哪儿来的魅力?
3.但是,这番话的真意是要倒过来听的,它指的不是努力的过程,而是我们对外界呈现自己时候的分寸感,不能那么使劲、那么刻意。
4.举个例子,我们平时练习写作,可以很认真很努力,但是在写具体每一篇文章的时候,就要按照自己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日常水平去写,不能一味追求一鸣惊人。否则,不仅做不到,反而容易让高手看出破绽,更重要的是,这会让我们讨厌写作、最终放弃写作。

二、什么是“精致利己主义”?
1.什么是有道德?孔子有一句很经典的表达,叫“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奇怪,“德”这个词的反面怎么会是“土”呢?
2.“土”的意思,就是一个人沉溺在本来所处的环境中,比如我们说土豪,就是说他虽然很豪阔,但还是沉溺在自己的固有环境中。那“德”是“土”的反面,是指一个人能够摆脱固有环境,回到一个超越性的立场上看问题,这就叫“德”。
3.这就可以回答一个问题了:为什么利己主义往往导致不道德?就是因为他没有超越性的固定的判断标准,而是双标、甚至是多标。比如,别人帮他,那就是本分,要求他帮助别人那就是过分。
4.当然,还有更可怕的,就是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他不仅双标,而且还有知识、有能力把这种双标包装得很合理。所以你看,“德”这个词,不仅是指舍己为人,更是指一个人能有超越性的稳定的判断事物的标准。

三、时间是均匀流逝的吗?
1.王志纲老师曾经跟我聊过一个他的感受。他说,时间好像是匀速地在人的生命里流淌,其实不然。
2.人从10岁到20岁,是步行而过,时间过得很慢的;20岁到30岁就是骑自行车了,快一点;30岁到50岁,算是开车,一不注意,一会儿就过去了;50岁开外,简直就是坐火箭,时间过得飞快。
3.为什么?因为年轻的时候,人在探索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生命中的奇遇和偶遇比较多,变道和变调也比较多,在感受中,时间就过得慢。而岁数越大,人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都越来越固定,新鲜事就变少,时间可不就过得快吗。
4.所以,人提高自己生命质量的方法,甚至是获得实质性的长寿的办法,不是活得舒服、活得长,而是想办法在年长的时候,还保持好奇、保持变化、保持探索。在本该坐火箭的时代,改为步行,这才是真正的长寿。

四、“坚持”的本质是什么?
1.前两天,我在一家公司的墙上注意到一个词,叫“坚持”。坚持如何如何,这是一个典型的口号。为什么要坚持?好像是因为很难,或者是看不到眼下的好处,所以坚持学习、坚持工作,好像拼的都是毅力。
2.但是我这次看到坚持这个词,脑子里蹦出来另外一个想法,就是那些坚持做某件事的人,真的是因为毅力吗?未必。那是我们作为旁观者的感受,我们旁观别人坚持锻炼、坚持早起、坚持读书、坚持减肥,觉得难,是因为我们自己感受不到那种当下的好处。
3.但是对那些身在其中的坚持下去的人来说,他们因为自己的想象力,当然也可能因为自己的知识,他看得见好处,所以对他们来说,其实并不是毅力下的坚持,只是正常地在“行动、收益”的正向反馈中生活。
4.所以,如果我们佩服一个人的毅力,还不如干脆去找找,他到底是怎么感受到这项行动给他带来的好处的。

我的感悟:

这四个问题正是我常常思考的。

这两年我总强调:刻意练习才是学习任何技能的核心方法。刻意努力,翻译一下,不正表示刻意练习吗?猛一看,还以为说的是不需要刻意努力呢。其实罗胖讲的是:做事要努力,但不要让别人感觉在刻意追求,要讲究循序渐进,要接受进步是有个过程的。也不要刻意“做”出完美的样子呈现给别人,而实际水平并没达到,那就迨笑大方了。

你爱家吗?爱自己的单位吗?爱国吗?爱人类吗?你的所有爱是否建立在利己的基础之上?你是不是常常觉得别人买外国货就是不爱国,但自己有需要,就可以例外?精致的利己主义这段话,可以让每个人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了。

“人提高自己生命质量的方法,甚至是获得实质性的长寿的办法,不是活得舒服、活得长,而是想办法在年长的时候,还保持好奇、保持变化、保持探索。在本该坐火箭的时代,改为步行,这才是真正的长寿。”这正是我这样一个快50岁的人最重要的感受。我认为,还有一个办法让自己活得更长,那就是行走在旅途中,让自己像个新生的孩子一样,前面总是未知事物,大脑总是充满新鲜感,这样会让生命重新变得像在步行,过得很慢很慢。

最后是对“坚持”的感受。我游了三年泳。当别人夸我坚持得很好时,我也觉得是。但看了这段话,我突然觉得,我并非是在坚持游泳啊。需要坚持才能做下去,带有强迫的意味——因为知道那是个好的运动,所以要求自己要坚持下去。但我一点也没有强迫自己游泳啊,我是真的喜欢,一周左右不游一次,浑身都难过,游了身体就轻松了。所以,从三年前学会游泳后,我就“坚持”下来了。如果哪天不让我游了,要改掉这个习惯,我能“坚持”下来吗?哈哈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为什么不刻意努力?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