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全名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他是一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 作为一个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完全颠覆了我对作家“文质彬彬”的印象,曾经参与过“一战”和“二战”、做过战地记者,甚至还做过“克格勃”——前苏联的一个情报机构的人员。正是他这样独特的经历,让我忍不住去了解他笔下的文字,从而为这样字数不多的中篇小说倾倒。
提起海明威,许多人都更容易想起《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或者是《丧钟为谁而命》此类闻名遐迩的著作,但一定不会是这篇《乞力马扎罗的雪》,或许是因为这篇故事过于抽象和太琐碎的叙事手法?我不清楚,但在我的心目中,《乞力马扎罗的雪》是他作品中最为与众不同的一个。
首先,与海明威其它小说不同的,是它独特的结构和它与众不同的叙事视角,这种结构通过主人公意识形成的流动画面被称为“意识流”。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哈里与情人海伦的对话,哈里清醒时的心理活动,哈里的梦境与现实。这三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梦幻与现实的奇妙世界。
从叙事视角看,海明威在小说中采用了内聚焦与外聚焦相互转换的手法。其中哈里与情人海伦对话的部分就使用的是外聚焦,外聚焦的叙述者与其人物的关系相当“疏离”,第三者保持着高度的冷静,十分严格地将叙述控制在对人物外在言行的描述上,只管叙述一幕幕由人物的言语和行为构成的场景。哈里的内心独白则是内聚焦手法,叙述者对事件的陈述更富有主观色彩,“你”代表的近似于叙述读者,从而使叙事的可靠性受到削弱。而这两种视角的转换这是全文的最精巧之处。例如,在第一段斜体中,哈里回忆起下雪情景时,叙述原本采用的是第三人称,但当回忆起他在福拉尔贝格和阿尔贝格住过的四个冬天时,第三人称变成了第二人称。
其次,与海明威的其它作品不同,《乞力马扎罗的雪》主角原型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他的好友菲茨杰拉德。主角在书中取名为哈里,海明威通过这本书表达了对菲茨杰拉德毫无意义的毁掉自己的才华所深恶痛绝,比如文中里面多次提及哈里在疽病后,一直饮酒麻痹自己,就是暗讽菲茨杰拉德终日酗酒,依恋富家女,最终在纸醉金迷,夜夜笙歌中毁掉自己。海明威认为能够写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伟大作家,前景应该就像哈里生前俯瞰下的乞力马扎罗的雪景,而这种虚妄的情形也只能在哈里死亡前的一刻才能看明白。全文意象跳跃、虚实相融的手法,展示了不仅仅是死亡的哀愁,死亡的恐惧,更有作者对死亡意义的苦苦探索。也正是因为所写的主角是另一位作家,我认为其中表达的情感更为真挚和贴近海明威本人。
除此以外,海明威这部作品所产出的名言也却绝不逊色于他的其他作品:“爱是堆屎,我就是只站在屎堆上打鸣儿的公鸡”,“如果他以谎言为生,他就应该试着以谎言而死”。正是以上这些高超的艺术手法和特性,构成了这篇小说的独一无二和令人深刻的印象,也成就了《乞力马扎罗的雪》在茫茫文学作品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