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1984年,陈佩斯、朱时茂以《吃面条》这一经典作品,首次把喜剧小品带上了春晚的舞台。只见陈佩斯以生动而略带夸张的演技,令观众捧腹大笑。后来,喜剧小品渐渐被注入内涵,许多经典作品都结合现实,寓教于乐,如《羊肉串》、《如此包装》、《超生游击队》等。再后来,应了“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句话,“喜头悲尾”的煽情之风在喜剧界流行起来。不少人对煽情的喜剧持反对态度。那么,“喜剧煽情”是否是一股歪风呢?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任何一部剧作,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想成为一部好剧,最起码要符合两点:第一,情节设计要合理,发展节奏要适中,主题有内涵自然更好,即“剧本要好”;第二,演员演技足够生动,能真实地展现剧中人物特点,配合情节发展,即“演技要好”。我想,如今喜剧煽情遭人反感,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些喜剧的情节节奏不够合理,煽情的点过于唐突,以及演员的演技不够精湛。其次,喜剧之所以为喜剧,首先是要让观众笑出来,如果一部作品过度重视悲剧结尾,而忽略了前面的喜剧过程,没有安排什么好包袱,那就显得本末倒置了。

能将“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诠释好的作品,自然是有的。比如豆瓣评分9.6的《美丽人生》,还有卓别林的默剧电影《摩登时代》。它们的共同点之一是能将喜剧与悲剧自然交织在一起,起到“表乐里悲”的效果。如《摩登时代》的前半部分,卓别林饰演的工人表现浮夸惹人笑,这背后正暗讽了资本主义对人的异化。如《美丽人生》的后半部分,虽然描写的是集中营里的生活,但拍摄者始终强调的是父子俩乐观的态度,从而反衬纳粹的暴行。这样既避免了本末倒置,也引人深思。其次,二者讨论的主题,格局足够大,不局限于某一当时社会现实,以至于到今天仍旧发人深省。《摩登时代》不用说了,《美丽人生》探讨的问题是,人在面对几乎无法反转的逆境时,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影片中男主编造的美丽谎言,不仅适用于饱受战争之苦的黎民——当命运反复捶打我们时,我们是否也能把此当作游戏?反观现在的喜剧小品也好,电影也好,主题要么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比如亲情,演一部烦一部;要么主题和时代贴得太近,目的性太强,比如催婚、催生,戳痛点又戳得过于直接,而解决问题的的层次还停留在表面。这样的作品,刚上台就鲜有好评,更别提能不能超越时代成为经典了。

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话自然是鼓励喜剧被注入严肃的内涵。那么没有悲剧内核的喜剧不是好喜剧吗?这显然也不绝对。我觉得关键要看创作这部剧的目的。诚然,有一些喜剧,就是图大家一乐的,比如开头说到的《吃面条》,观众笑了,目的也达成了。尤其是对于春晚小品,大年三十晚上,大家难得休息下来,回家陪父母孩子看点娱乐节目,不就是想图一乐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有人教育我们,还差除夕夜那一晚上的教育吗?反倒是那些没有实力诠释“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的人强行打造一个“喜头悲尾”的故事,这种媚雅的行为铺散开来,被竞相模仿,反而成了媚俗。

说到底,为什么会产生喜剧打造者本末倒置的现象呢?有人说得好,以前的春晚是后面一年的梗,现在的春晚是前面一年的梗。从前信息不发达,人们找乐子的时间场合也有限,只能偶尔打开电视看看,能看一部《我爱我家》或者《家有儿女》已经是奢侈了;现在互联网太发达了,打开某音某站,各种自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制造“包袱”,虽然包袱的质量参差不齐,但那些比较好的包袱总能被筛选出来,成为网红。可能就娱乐而言,现在的人真不缺春晚那一次的娱乐机会了,随之,整个电视乃至电影喜剧行业都被淹没在了快餐文化的洪流中。于是他们绞尽脑汁,想走和网络上不一样的风格。虽然说警醒世人的目的是好的,但是艺术表现力真心不够,感染力也不足以使其竞争得过网络上的优质自媒体。(很多“专业喜剧演员”演技还不如一些自媒体人呢)。相信许多人如今看春晚是为了“仪式感”,然而这种电视喜剧质量的相对下滑外加过于说教的主题,使得人们更加反感。于是乎,给喜剧强塞一个悲剧内核就南辕北辙了。

如何改善这一现象?只能从传统喜剧人自身做起了。要想竞争得过“人才济济”的自媒体,传统喜剧人并非毫无优势,因为这些自媒体人绝大部分是业余选手,而传统喜剧人一定比自媒体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打磨自己,一是练好表演基本功,二是多接触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比如创作一个关于农民工的作品,能不能不聚焦在他们的辛苦与平凡上,可不可以换一个新的角度,体现更广适的人生哲学?真心希望日后的传统喜剧不再落入俗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浅谈: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