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背后的世界观

每一本书背后都是作者世界观的传递,它也不自觉的影响着孩子。读《绿野仙踪》的时候,我觉得作者应该是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的无神论者,查了资料发现,这本书写成于1900年,20世纪初的美国开始盛行自然主义,在20世纪的前50年中,自然主义成长为美国最流行的文学态度。自然主义对神和人的看法是:

1,物质恒存亦是一切;上帝不存在。

2,人是复杂的“机械”;人格是我们尚未完全明白的化学、物理性质的相互作用。

这本书中的神观和人观非常契合自然主义的观点。

一、自然主义的影响

当多萝茜到魔法国度,在这里巫师扮演的是神和国王的双重角色,她遇到的第一个人是北方女巫,北方女巫告诉她,在文明的地方是不会有巫师存在,奥兹这个地方还没有文明起来,它和世界其他各个地方都割离开,所以在这个地方,是有女巫和男巫的。

如果说开头作者的观点表达的很隐晦,到了全书高潮的部分,多萝茜终于见到了奥兹国公认最伟大的巫师——奥兹本人时,发现他不过是来自美国的一个口技家和马戏团演员,所有人包括女巫和这个世界的魔法在内,都被他给骗了,直到奥兹离开翡翠城,其他人仍然不知道他的本来面目。这真是一个讽刺和喜剧。作者的观点在这里非常明确:上帝是不存在的,神迹或者魔法是骗人的。

稻草人想要脑子,铁皮人想要一颗心脏,胆小的狮子想要获得勇气,开始所有人都寄希望于奥兹。但是作者让我们看到,他们在旅途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在困难中稻草人学会思考,想出的办法越来越好用;铁皮人知道自己没有心,途中他无论对人还有小动物,都是既温柔又仁慈;狮子为自己的胆小羞愧,为了保护朋友,它逼着自己不后退;智慧、情感和勇气都是他们在旅途中得到的,作者在告诉他的读者,把希望寄托于神明是没有用的,求人不如求己。

稻草人身体里面全是稻草,铁皮人的身体被劈成两半,失去心脏,仍然能活着,后来,奥兹给了稻草人一个用许多钉和针混合在一起的脑子,铁皮人得到一个用丝线织的,里面装满木屑的心脏,狮子需要的勇气则是一瓶药水,他们得到礼物后,非常高兴,认为自己终于是一个完整的人(动物)了。这里反映了自然主义的人观:人是复杂的机械,人格是我们尚未完全明白的化学、物理性质的完全作用。

二、人文主义背景

既然上帝不存在,人的追求就转向智慧、情感、荣誉和家庭,也就是稻草人追求的头脑,铁皮人想要的心,狮子渴慕的勇气和多萝茜心心念念想要返回的家,作者也强调并尊崇这些品质,他写的幽默、感人又富有哲理。斜体字部分是原文的一些节选:

 

稻草人说:“我并不在乎一双腿,一双手,以及手臂和身体,他们全部都是用稻草填满的……但是我不愿意大家认为我是一个傻瓜。”

“在这个世界上,脑子才是唯一有价值的东西”

铁皮人十分清楚,他是没有心的,所以他才更要当心,永远不要残忍的对待任何东西。“你们大家都是有心的。”铁皮人说,“有心去指导你们,你们一定永远不会做错事情,可是我却没有心,所以我做事情必须十分的小心谨慎。”

“那些动物确实非常胆小”,狮子说,“但那并不能使我增加自己的勇敢。只要我是一个胆小鬼,我就会非常的不快乐。”

“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认为我是最勇敢的,因为无论在什么地方,狮子都会被称为百兽之王。我知道只要我把声音吼的非常响,动物们就全都害怕了,会马上逃开,离我远远的。其实,只要我遇到一个人,我都会感觉非常害怕,但我还是照样对他吼叫,他很快就会逃走了。如果是遇到大象、老虎和熊想和我挑战,那我只好独自怏怏地逃走,我就是这样一个胆小鬼。”

多萝茜回答说:“我们的家乡无论多么的凄凉,多么的不明亮,这些其实都不重要,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住在美丽富饶的他乡,却还是不如住在自己的家里。因为没有任何地方,能比得上自己的家乡,那里有我的亲人。”

童书中一个热门的话题是友谊,这本书也在教导如何对待朋友。多萝茜因为小狗托托被龙卷风带到奥兹,还因为它曾失去了回家的机会她对每一个小伙伴的接纳和爱,没有因为外形的不同有丝毫的轻视;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有机会成为国王后,都愿意先陪着他们的朋友们一起踏上旅途。这些都让人感动。

三、基督教文化的影子

西方的作者无论是否是基督徒,他们都成长受教于基督教文化的环境中,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他们的作品应该会带有《圣经》文学的痕迹,这本书同样如此。

1,善良女巫的记号

当多萝茜请求北方女巫和她一起上路时,北方女巫拒绝她,但是她送给多萝茜一件礼物。

“我会吻你一下,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伤害被北方女巫吻过的人。”

她走近多萝茜,温柔地吻了一下她的前额。当她的嘴唇接触到多萝茜的额头时,留下一个又圆又亮的记号。

果然,后来飞猴奉命来抓多萝茜的时候,他们看见了多萝茜额头上的记号,立即充满了敬畏。这个记号也让西方恶女巫没有办法伤害多萝茜。

圣经多处提到记号,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上帝命令以色列人把血抹在房屋上做记号,凡是有这记号的,灾祸都会越过他们。以西结书提到,上帝命令天使在属于祂的子民额头上画记号,当祂的愤怒倾倒在耶路撒冷的时候,唯独这些额头上有记号的人受到保护。

2,瓷器城

途中,多萝茜和她的伙伴们经过瓷器城,里面所有的物品、动物和人都是瓷的,但是瓷的奶牛能够挤出牛奶,动物和人受伤了要到修理铺去修补,这个有意思的设定,对比圣经上说的“耶和华用泥土造人”,并将耶和华比喻为窑匠,将人比喻城瓦器或瓷器,让人想要探究瓷器城是怎么来的,是谁造了瓷器城,但作者回避了这点。

3,翡翠城

《圣经》最后一卷书《启示录》中,记载了新耶路撒冷城的样子:“墙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第一根基是碧玉;第二是蓝宝石;第三是绿玛瑙;第四是绿宝石;第五是红玛瑙;第六是红宝石;第七是黄璧玺;第八是水苍玉;第九是红璧玺;第十是翡翠;第十一是紫玛瑙;第十二是紫晶。” 又说:“城中有神的荣耀,城的光辉如同极贵的宝石”

翡翠城是奥兹国的中心,是个极为美丽的城市,“城墙又高又厚,是一种鲜明的绿色。一扇大大的城门,全都是用翡翠做成的”、“如果你们不戴眼镜,翡翠城里灿烂的光芒,将会射瞎你们的眼睛”,“翡翠城里的屋子完全是用大理石建造的,到处都可以看到闪闪发光的翡翠做成的装饰品。他们走在绿大理石砌成的人行道上。人行道是用一块一块的翡翠紧密地铺砌而成的,房子上一块块的窗子,都是用绿色的玻璃做成的。”

翡翠城给人的感觉就是就是山寨版的新耶路撒冷。

作为儿童文学的经典,这本书享有很高的声誉。它被美国儿童文学协会(CLA)为“十部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也是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评选的“十部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它的作者弗兰克·鲍姆被称为“美国童话之父”。其实《绿野仙踪》是同名系列童话故事的第一部,原名直译为《奥兹国的魔术师》,是弗兰克·鲍姆的代表作。有人说,《绿野仙踪》称为美国的《西游记》。

如果家长想要孩子从书中学习一些好的品质,如平等、诚实、正直、勇敢、忠诚、怜悯等等,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基督徒老师和家长,则应该思考,当孩子读这本书的时候,怎样和他们谈论这本书,“将蜢虫和骆驼过滤出来”,带领他们分辨其中的价值观,哪些值得学习,哪些需要警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绿野仙踪》背后的世界观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