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事来不及思考,就这样自然发生了。在丰富多彩的路上,注定经历风雨啊。让它自然的来吧,让它悄然的去吧……”这是我听到的许巍的第一首歌《漫步》。
2008年夏,高考复读了一年的我,还是没能如愿考入心仪已久的学校。多年后,我仍能很清楚的记得电话查询到分数的那个清晨。天蒙蒙亮,窗外飘着小雨。母亲还未起床。我悄悄地穿好衣服,走出院子,打开大门,金属质的门闩,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铁锈,发出闷闷的一声哀叹。我冒着雨,顺着院子南侧的小路,一路狂奔到山脚。然后便是连摔带爬的往山顶跑去,雨水将衣服紧紧的贴在身上,一阵阵的寒意直达肠胃。脸上的水,早分不清是泪还是雨。这一路,我的耳边一直循环着这首《漫步》。
其实,我只是发泄一下。没想到惊动了沉睡中的母亲。她并不怎么高的身体,忽地出现在我朦胧的视线里。我就这样目睹着自己的母亲,连摔带爬的向我跑来,然后踮着脚把伞撑在我的头顶,跟我说:“别怕,妈在呢。”多年后每次回忆起这个场景,总觉得鼻子一阵酸,不为我的失意,只为母亲那一刻疼痛的心。后来呵,我远走南国,那个傍晚,当我独自漫步于大学的操场,耳边响起了那首《家》,忽地泪如雨下。“拥抱着亲人的时候,多希望这时间就停止,如今我对自己故乡,像来往匆匆的过客。我在远方,很多的岁月,时常会响起你这一刻的情景…在漂泊的岁月,让我坚强。”
对于许巍的关注,最初源于老弟的推荐。还在读高中的老弟,算是比我幸运的一代。幸运的拥有了手机,MP3,当然也幸运的在那个迷茫的阶段听到了许巍。在一个午后,我借来老弟的MP3,带上耳塞,听到了这个男人用沙哑的声音唱着《漫步》,《爱如少年》,还有最经典的《蓝莲花》。我的世界从此总有这个声音相陪。唯有文字和音乐能不负你。
在南方求学的四年里,收获最多的应该是朋友和文字吧。八个人的宿舍,只有我一个是外乡人。外乡音把我隔离在人群之外,胃病,感冒,中暑,更让我觉得难以承受。下铺的女孩婷成为了我第一个朋友,也是如今相隔千里还是会腻腻的叫着彼此昵称的朋友。她喜欢Beyond.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有一半都是在谈论Beyond和许巍。然后,我开始了解声音之外的许巍。
1997年许巍的专辑《在别处》发行,当时他的飞乐队早已解散。成为北漂族的许巍,开始承受许多歌手都会遇到的事情,专辑卖不动,歌的知名度仅限于业内,生存成为挡在文艺面前强大的拦路虎。这一切,让这个唱着“那一年你正年轻,总觉得明天,肯定会很美”的男人,开始明白“在生存面前,那纯洁的理想,原来是那么脆弱不堪。”他开始抑郁。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听起了听约翰.列侬和披头士。早年在一本杂志上看过一篇文章,写的就是许巍这时候的状态。他的身边已经离不开人,自杀的念头时时萦绕耳畔。许巍说,感谢那时候妻子的陪伴。看到这里,我总会固执的相信那个他和妻子的故事:他在台上唱着《执着》,有个女孩坐在第三排,听着歌,留着泪。
2012年,我执意离开浙江,回到了内蒙。却留在了距离家近20个小时的呼和浩特。为了什么,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那里有我曾经追寻过的人和事,去看看,才能死心。没有住处,没有工作,只有一个行李箱和一个背包。行李箱里装着四年前从家里带走的那本散文集,背包里最珍贵的东西是用了四年的MP3。
后来两年的记者生涯中,我做过最疯狂的两件事,一个是夜班把刀子藏在衣袖里,去接待深夜的上访者;另一个就是花光身上的最后一分钱,独自去天津听了许巍的演唱会。三个多小时的演唱会,我笑了,也哭了。演唱会结束已经接近凌晨,我拖着兴奋也疲惫的身体,在异乡的街道上游荡,找不到回旅馆的路,无助,却不知道该求助于谁。庆幸安全回到旅馆,却已是凌晨一点。睡不着,耳边还是他的歌声,吉他声,还有自己嘶声力竭的喊声。“如果梦想没有新的色彩,我愿化作彩虹直到永远。如果生命失去所有光彩,我愿闪烁夜空等你醒来……”这首他的《彩虹》正是我当时的心灵独白吧。
从演唱会回来后不久,我便决心辞职了。离开我第一份梦想开始的地方,去追逐我的文学梦。还算幸运,研究生顺利入学。后来我转过身,发现能跟我共度余生的那个人,一直都在。结婚时,收到了朋友托老弟带给我的礼物。一篇刻在竹简上的祝词,和一张有许巍签名的专辑。那一刻,我明白朋友有那么几个就够了,知心足矣。
15年,我大病了一场,手术后在家里一躺就是一个多月。母亲不放心我一人在家,放下工作,索性在家陪我。那时候的心病要比身体上的痛苦更为严重吧。母亲总会深夜惊醒,然后拍着说着梦话的我入睡。那时,甚至去个厕所母亲也要跟着。可是我还是溜出去了。深夜里,独自出门,毫无意识的走上街,走到了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然后在一个没有人的角落,放下一切坚强,只是哭泣。不知道是不是命运的注定,对面的小店里传来了歌声:“在寂静的夜,曾经为你祈祷,希望自己是生命中的礼物……”许巍的《礼物》。或许那个生命也是我生命中的礼物吧,带给我欣喜,带给我忧伤,也带给我穿不透的坚强。我应该也曾是父母的礼物吧,所以便让这礼物中多一些美好和陪伴吧。朋友打来电话,一向不爱逛书店的她,跟我说她去书店了,问我想看什么,我说就《追风筝的人》吧。老爸早起上班,问我带一本什么书回来。我说《白说》吧。第二天,这两本书就出现在我的床头了。
“谁画出这天地,又画下我和你,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谁让我哭泣,又给我们惊喜,让我们就这样相爱相遇……”如《旅行》中所唱,我们还是走在漫长的路上。在路上,有家人,有朋友,有爱人,有音乐,有文字,又害怕什么。
附朋友赠与的结婚祝词,愿你也能安恬淡之心,享平凡之乐.
“予姐书:视观渺茫百世,纷纭众生。人之相与,性有万般静躁不同,然终有伯牙子期之义,长卿文后之好,不虚释子因果箴言,传之千古,世人皆赞。吾尝闻:婚姻事皆系前定,月下老赤绳系足,虽千里之外,到底相合;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纵中有离隙,坎坷万阻。然佳事终成,可见缘分前定,天使其然。喜闻阿姊不日嫁为他妇,行合髻结发之礼。弟怀诚谨恭谦之心,愿阿姊与夫,鹿车共挽,举案齐眉,相育子女,共侍双亲,共成事业。切勿令父母心忧,兄弟惦念。安恬淡之心,享平凡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