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天气骤凉,白昼与黑夜的交替渐早。下班后,等上一路公交车,坐在角落里,随它穿越这个城市。公交车上昏黄的灯光下,映照着那些陌生却也熟悉的脸庞。我们每日在同一辆公交车上看同样的风景,却不知道彼此的名字。熙熙攘攘之中,我的世界逐渐安静下来,像是在看一场无声的电影,只在表情之中寻找着属于他的故事的结局。
想起三年前的那些日子,我在另外一个城市也曾这样的,穿梭,聆听与冥想。也曾这样听着许巍,看着世界朝夕的交替。同样的高楼大厦,钢筋水泥,拥挤的街道上,我还是这样孤独的行走着。冥冥之中,忽然像是回到了梦想起步的地方,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位移。
还是习惯于在文字中寻找心灵的寄托,尽管有时我会因为发现文字的力量并不足以带我穿越困境而沮丧。想起读《约翰克里斯多夫》的那些日子,罗曼罗兰的文字穿越时光和地域,姗姗而来。在我城南的小屋里,我一遍又一遍的在脑海里描绘着那个少年,他出生便因长相而遭人嫌弃,却在音乐中逐渐找到自我。那多像是你,也好似我的生活。就是在这些流浪的日子里,我在罗曼罗兰的文字中第一次对小皂角树情有独钟。作者说,它像我们一样被困在城市里了。所以,你也曾从远方而来,幻化成树的模样,如此的静待着梦想开花的声音。你我并不是城市里孤独的流浪者。
流浪,身体停留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之中,思想却可以自由的在时间中流淌。越过山峰,穿过河流,只为了另一段重逢。心乱时,就读三国,看水浒,在世界的风起云涌中,体味人性的冷暖。依然痴迷于描写云长的文字。看他温酒斩华雄,跟随着他华容道义释曹操。仍然会为他的千里走单骑而拍手叫好,也依然会为他败走麦城的结局而放声哭泣。而我也常会将这两部小说中关于水的故事联想在一起。鲁智深坐化之时,曾写下: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是我。梦中湖水涌至,他已坐化。而三国中,郭嘉的生命也曾与湖水相伴。曹军大破袁绍,郭嘉安静的躺在纱帘内的床榻上,等待着死亡,窗外湖水汹涌,并不曾停止。
这样的相逢,这样的故事,有时似乎会和我的生活粘合在一起。像是真的与他们面对面一般。书中说:“在最后一刹那,两个萍水相逢的人相互凝望着,看到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没有看到的东西。”在这些文字的陪伴下,我与一个又一个灵魂相遇,甚至相知。我的世界在宇宙中逐渐隐退,自我也在风的吹拂中幻化成一粒沙。就如我此刻坐在公交车上的一角,这样看着身边匆匆而过的熙攘,想着他们的故事。我想或许曾有那么一天,我的失魂落魄也会成为另一个灵魂想象中的故事吧。
周末,总会去父母家叨扰,陪他们吃饭聊天,听他们的诉苦和唠叨。少年时烦心的事情,如今竟成了最美好的时光。当世界退去繁华,悄然的走出书籍,回归生活,期盼着在下一段旅程中,遇到一双美丽的眼睛,在那清澈的目光中读到温暖的故事。
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曾将一个个小故事整理成小说,故事结束时,她把自己的生活也淡淡的写下,同时感叹着:亲爱的生活。是啊,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走过一段又一段的路途,路途上有带我们度过湖水的小桥,也有不得不卷起裤腿独自走过的险滩。诗人说,只要是我的生活,我就觉得精彩,就觉得可爱。所以,就这样读着,写着,走着,我亲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