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战火仍未熄灭,个人却走向和平

——读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上海文艺出版社·草婴译

提起长篇小说,绕不开的巨著必有《追忆似水年华》《战争与和平》之类。《战争与和平》是俄国文坛巨擘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在“最优越的生活环境里,花了五年连续不断的艰巨劳动,写成了这部作品。”出身名门贵族的托尔斯泰,父亲曾参加过1812年俄国的卫国战争,而这部多达一千多页的鸿篇,叙述的便是这一战争的前后故事。

半个月的时间里,消磨时光的就是这分为四部的小说。阅读的过程,如同爬过一座蜿蜒崎岖的高山,爬山的艰难与山中的风雨晨曦交错出现。

也许你曾为皮埃尔的天真傻瓜式的表现而无言,最后惊讶地发现善良的人性、赤忱的理想居然在他这里长存。也许你会愤慨于娜塔莎对几近完美人物安德烈公爵的背叛,可后来发现跳出读者的阅历,娜塔莎也只是一个十六岁左右从未体验过生活打磨的小姑娘,她还分不清爱情与引诱之间的区别。一个富于生命的活力,而过于天真的傻白甜。也许你还怜惜寄人篱下的宋尼雅,她的一生是一朵“谎花”,时刻准备着为别人牺牲自己,但没有物质的垫底,个人的命运向来就是飘摇。

在读者心中,安德烈的死去便意味着这本书可以合上了。可见,他是精神象征般的人物,出身贵族仍保持正义,心怀理想且有相应的行动力,对待感情诚挚守心。不似他的好友皮埃尔总带有一副“呆”而“拙”的形象。

不愧是托翁的笔下人物,即使整体而言绝可称作完美,但他并不是纸片化的一个英雄。战场上两次负伤,也曾使其黯然失色,沉溺人世变化。

仔细阅读这些文字,你不得不在心里默默认可,对呀,生活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束手就缚,站在原地低头生活不就行了吗?农奴三餐饱腹,贵族贪图享乐,士兵冲锋陷阵,大臣勾心斗角即可,每一种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快乐。那些宏伟的理想,英雄的襟怀,生活的热情,通常只在一瞬间出现,倏忽不见。但自由的意志还在,人又如何能够弃之不顾?

临死前的安德烈终于得到了精神的安静,有一些来自他的妹妹玛丽雅的影响,还有来自死前的沉思默想。西方人的宗教信仰深厚,如同皮埃尔在被俘虏后,从一个农民普拉东那里得到的启示,他们作为朋友在不同时间共同感受到,一个人应该爱一切,包括他的亲人、爱人乃至于敌人。看似神秘的存在,其实就在于人心灵的直觉中,在你低下头就可见的生活之中。

对于安德烈这一人物逝去的可惜,随着战争走向结局而逐渐淡化,转而关注到战争这一话题。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如同一个絮叨的老人般,得空便要谈一谈严肃的历史观。但撇开这些讨论不看,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走向已经告知读者,什么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根本因素?又是什么将几十万人卷入一场大型残杀事件中?

托尔斯泰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士气”,而不是人数、装备、计划。对于第二个问题,看到托尔斯泰谈《战争与和平》时的一句话“说一八一二年事件的原因在于拿破仑的野心和亚历山大皇帝的坚定爱国心,是毫无意义的,就像说罗马帝国崩溃的原因在于某个野蛮人把人民驱往西方,而某个罗马皇帝治国无方,或者说,一座大山崩倒是由于最后一个工人挖了最后一锹土。”

事件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谁也没有上帝的视野可以看到全局,身为渺小的一个存在,人能看到的都是眼前发生的,你能做出的决定都是周围环境促使你做下的。因而,托尔斯泰将之归为“宿命”。历史的车轮不能轻易推动,当它运转起来,就再也没有人力可以将之停下。

在浮躁的夏日,看一本一千多页的书,最大的受益是偶尔能够得到内心的平静。至于看书有什么用呢?智者见智的问题。你认为无用便是无用,你认为驱除浮躁,其实看了书仍然浮躁。它最好的作用,大概是免于在牌桌上输钱的机会,顺便如毛姆所说,成为心灵的避难所。

照兮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