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的一天,38岁的阿米尔接到爸爸生前的好友拉辛汗叔叔从白沙瓦打来的电话,拉辛汗告诉他:“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此刻所有的点滴记忆涌进阿米尔的脑海,关于那年追风筝的事,以及他赶走阿里和哈桑的事,而哈桑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再一次回响在他的心里。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却不能改变过去;它在悄无声息中隐藏了某些过去的细节,却无法消除一个人对往事的记忆。
阿米尔带着沉重的心情来到白沙瓦,拉辛汗带来了哈桑半年前写给他的一封信,那时哈桑已经学会了认字,阿米尔看见哈桑对他说:“如果你回来了,你会发现有个忠诚的老朋友在等着你。”
原来那些年拉辛汗一直住在父亲的房子里,为了打理房子,他把哈桑和妻子接过来一起同住。
后来他来白沙瓦治病,为了阻止塔利班人对房子的侵占,哈桑和妻子被塔利班人杀害,并留下了一个儿子索拉博。
拉辛汗希望阿米尔回到喀布尔,带回索拉博,并告诉他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索拉博是他的侄子。
阿米尔再一次面临艰难的抉择。他一开始选择了拒绝。
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他愤怒于父亲的隐瞒和欺骗;
二是此时的阿富汗正处在塔利班的恐怖统治之下,他们禁止斗风筝,屠杀哈扎拉人,禁止妇女高声说话,不许女人工作,禁止足球运动员穿短衣短裤,强奸儿童,任意杀害反对他们的人。
他不想失去自己在美国的事业、挚爱的妻子,以及新买的漂亮房子。
时间仿佛回到过去,怯弱再一次挡在了阿米尔的面前,阿米尔想要拯救哈桑留在这世上的一部分——索拉博,就要面临着承受身体的伤害甚至丢失性命的威胁。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天性,正如怯弱本身并没有错,可是一个人绝不能忘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应尽力战胜自己的弱点,并不断朝着好的方向努力。
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最终正义和勇气战胜了怯弱,阿米尔选择了回喀布尔拯救索拉博,这是他为了尽力弥补自己和父亲对哈桑和阿里的亏欠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
尽管他一样感到害怕,可他不想再一次成为一个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的自私懦夫,也不想失去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的机会。
此时,阿米尔变成了和妻子索拉雅一样勇敢的人。
他正视现实,回观过往,做出了牺牲自我的准备。当他战胜了自身的性格弱点,走向自我救赎之路时,他成为了拯救自己的神。
时隔二十五年,经过一路的晕车颠簸,当阿米尔再一次站在喀布尔的土地上,映入他眼帘的是满目疮痍的景象——随处可见的弹坑、废墟和乞讨的妇女儿童……几乎见不到成年男子,因为战争把父亲变成阿富汗的稀缺物品。
阿米尔曾居住过的白色漂亮房子已破旧不堪,而他父亲曾修建的恤孤院已成一堆瓦砾。
阿米尔和一路替他开车引路的法里德来到本是一处仓库的新恤孤院,被告知索拉博被一个塔利班官员买走了。
当阿米尔找到那个塔利班官员时,在那个房间里,阿米尔见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他长着和他父亲一样的中国娃娃脸,剃着平头,眼睛被睫毛膏涂黑,脸上泛着不正常的红色。
随着音乐的响起,他闭着眼睛,像一个舞女一样,踮起脚尖,瘦削的身体优雅旋转着,脚上的铃铛和手鼓的声音融合在一起,直到音乐停止。
之后,那个官员的手在索拉博小腹暧昧地来回上下抚摸。
当这个塔利班官员摘下墨镜的那一刻,阿米尔发现他竟是阿塞夫。
而阿塞夫也早已认出了乔装打扮的阿米尔。
阿塞夫并不要阿米尔的钱,他要求阿米尔与他决斗,若是阿米尔胜出,就可以带走索拉博。
阿米尔遭受重创,身上出现很多不同的伤口,他的脾脏破裂,有七根肋骨断裂,一根肋骨刺破肺部引发气胸,左眼眶骨头破裂,牙齿脱落,上嘴唇裂成两瓣,就像哈桑当年的兔唇一样。
在命悬一线间,索拉博用弹弓将玻璃珠射入阿塞夫的左眼,他们得以顺利逃脱。
阿米尔在白沙瓦医院接受脾脏切除等手术治疗后,经过几次的昏迷又苏醒,终于捡回一条命。
当阿米尔能勉强下地走动后,他们立即离开白沙瓦,去了伊斯兰堡,那里会更安全些,不再有被塔利班人找到的危险。
此时,阿米尔一直以来的心病已去,正如拉辛汗所说,那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同时,也像拉辛汗给阿米尔的信里所说的那样:“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是不会痛苦的。”
阿米尔此次拯救了索拉博的同时,结束了自己的痛苦,完成“自新”过程。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今天《追风筝的人》的原书精华,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今天分享的《追风筝的人》第五部分就到这里了。
慈怀共读内容选自慈怀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