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土星之环》温弗里德·赛巴尔德:一曲断续的历史悼歌

悼念上升的幻觉
悼念瓦解于尘的秩序
这是一场举行过无数次的葬礼
我们终将在沉降中汇合

作者 W·G·赛巴尔德(1944.5.18-2001.12.14)

本书的德文原版有一个副标题Eine englische Wallfahrt,意为“一场英国的朝圣之旅”。

也许是受此影响,它在豆瓣被归类于“旅行文学”,甚至入选了该门类的TOP20榜单。

严格来说,本书的叙述者的确进行了一场穿越英格兰东部萨福克郡的徒步旅行,但这绝对是一本非典型的“旅行文学”。

萨福克郡海岸俯瞰

首先,书的重点绝非旅行见闻,而是对文化或历史、亲友或名人的联想与评述。

萨福克郡并非热门的旅行目的地,那儿没有名山大川,也没有修缮完好的名胜古迹,一切都灰扑扑、破落落。而作者正是让思绪从这些破落中出发,穿越时空,连接上同具破败气质的人事物。

其次,这些所思所感也并非与旅行地的社会和历史紧密相关,而是以类似于意识流的方式发散出去,一件事与另一件事之间,往往只以一个巧合般的交叉点轻轻勾连着。

从一部在绍斯沃尔德住宿时电视里播放的关于罗杰·凯斯门特的纪录片,勾连出作家约瑟夫·康拉德在刚果认识凯斯门特,勾连出康拉德由波兰辗转世界各地的生平,又勾连出折磨刚果土著劳工的贸易公司历史;再从殖民刚果的比利时贸易公司,勾连出自己的一段旅行比利时、参观滑铁卢遗址的经历;再回到凯斯门特,由他在南美的经历,勾连出在巴西发生的与刚果类似的殖民暴行,再由他的爱尔兰出身,勾连出爱尔兰独立战争的历史。这种点式的跳跃勾连,便是赛巴尔德写作本书的典型手法。

更甚,当作者以不可思议的深入程度勾画人物的内心和历史的细节时,读者就明白自己已然陷入作者精心织就的那张虚实交错的网。

题记中,作者这样解释书名的含义:「土星的光环由冰晶和疑似陨石颗粒组成,它们在赤道平面以圆形轨道围绕着这颗星球运转。它们很可能是早期月球的残骸,因为月球太过靠近土星而被其潮汐效应摧毁(→洛希极限)。」

由卫星的残骸构成的土星之环,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讲述的历史。

它们是被碾碎的旧世界的遗迹,在时空中相互分散却又因某种相似的引力而构成相连的环形;它们隔着一段距离环绕着现实世界,如尘埃的聚环般朦朦胧胧、似虚若实。

老实说,这是一本让我不安的书。

令人心焦的德式长句铺陈开去,勾勒出难解的意象;枝蔓横生的思绪在时空里跳跃着前行,讲述着或虚或实的历史。

我常常梦游般地读过跨越数页的一个段落,却跟丢了作者的思绪,茫茫然如同陷入迷宫,不知此生何身、此地何地、此年何年,只得折返开头重读一遍。

作者在书中洋洋洒洒地谈及托马斯·布朗、康拉德、斯温伯恩、爱德华·菲茨杰拉德等等文化名人,谈及英荷海战、爱尔兰独立战争、刚果殖民、盟军大轰炸等等历史大事,而我对此却比孩童更无知,只能畏惧地看着一个个如弹孔般密集的陌生人名地名,在唯一知晓大名的博尔赫斯和慈禧太后那里找到最后的一丝安慰。

全书都神奇地弥漫着一种朦朦胧胧、似是而非的气氛,似乎有某种一以贯之的情感在流窜,却又被撕碎在一段段人物生平或历史叙述之下。

从萨福克郡空旷而荒凉、布满遗迹和废墟的景致中,从那一场场泯灭人性的战争或殖民事件中,从那一个个必须以死亡告终的人物故事中,从「一个彻底改变了的世界」、「几乎仅仅由灾难组成的历史」这样的语句中,我似乎能触到一点哀伤似乡愁的情绪,又似乎能听到一曲断断续续的历史之悼歌。

迷茫、费解、艰难和哀愁,交织成一种诡异的情绪,使我不安而焦躁。

译者在后记中说:「塞巴尔德的作品,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很不喜欢。」

必须坦言,我很难说自己喜欢这样的作品。

就我个人的品味而言,我更喜欢在读完一部作品后,要么收获一个完整的故事,要么厘清一束成型的逻辑链条,要么折服于极有启发性的新知,要么就彻底被浩浩荡荡的情感洗劫一空。

但这本书不一样。读完后,除了阅读时不安情绪的”回苦”外,我的脑袋只变得更混沌了。

以毒舌闻名的保罗·索鲁在他的《旅行之道》中这样评价这本书:「一部冥想式的作品,里面处处是自由的联想和晦涩的传说,其潜台词是:“知道这个的人不多!”」

对无知的我来说,这份评价倒是个安慰。

. The End .

shadow0312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 |《土星之环》温弗里德·赛巴尔德:一曲断续的历史悼歌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