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邂逅,如风吹过蔷薇

那一场邂逅,如风吹过蔷薇

我们普通读者有时也会回想如何与一本书的相遇。

和专门做研究搞学术或者抱着一定的目标的读者不同,这些人往往在之前会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开列一长列的书单,然后按图索骥寻摸过去,一切都是计划好的,读什么,从阅读中想要获得什么,心中都有定数。其实这样的阅读也不乏乐趣,从浩如烟海的文字中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也是一种让人极为上瘾的阅读体验。普通读者有时也会按着畅销书榜,或者历来公认的经典去阅读,由或者是旁人的推荐,又或者是从一本书中会牵扯出一串的书单,像滚雪球似的,这也是挺有趣的。总之,有书可读,永远都是让人快乐的事。

但最美妙的事情莫过于无心之遇,那一场邂逅,就像风吹过蔷薇,让人心荡神怡,既神奇又叫人沉醉不已。


有段时间每周有两个下午我要去帮同事值一个班,我会带正在读的《比利时的哀愁》上楼。有一次读得累了,就起来随意看看书架上的书。对了,同事这里是自然科学样本书库。其实我在这里也借过不少书,比如刀尔登的《不必读书目》,还有一本写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的书,语言极为晦涩但让人着迷。但是那天我真是没有任何的目的,眼光就是随意掠过书架,看到了这本《爱因斯坦的恩怨》。咦,我的八卦心顿起,遂取下了这本书,随手翻了一下,就放不下来了。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叫“德国科学的兴衰”,其实内容涉及爱因斯坦的不到全书的五分之一吧。里面涉及到的人物有埃尔利希,普朗克,哈伯,拉特瑙,魏茨曼等等,围绕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的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剖析科学以及科学家在社会巨变之际与社会和政治的关系,其中涉及军事,民族以及种族和文化等等方面。当然因为我自身的学识浅薄以及必要背景知识的匮乏,不一定能全部领会此书的精彩之处,但作者的语言风格是我所喜欢的,而且,极重要的是我从中读到很多叫人深思的东西。有时候读历史,再观照现实,会让人有心惊之感。


有一次去楼下的社会科学样本书库找同事说事,她正好出去了,我等她的时候,也就随意在书架上看看。我们馆有三个社会科学样本书库,这里是艺术类以及图书情报之类的书,我经常在这里借一些艺术方面的书以及画册书帖之类的。那天我倒没想着找什么书,就是随意看看,忽然就看到这本《夜晚的书斋》了。这书的前前后后都是叫人一眼看去就生厌的书,唯有它,令人心安又亲切,翻开看到扉页上的一段话,就更加叫人喜爱了:
十六世纪,奥斯曼土耳其时代诗人切莱比,以拉蒂菲 的名字为人所知,称他书斋里的每一本书都是“驱散烦恼的真诚可亲的朋友”。

但凡谈读书、藏书,谈怎样猎书的故事的书,我都喜欢,因为有趣,有很多让人会心一笑产生共鸣的地方。而如果作者的行文风格既简练又绵密,又闪耀点点诗意,学识又广博,就更让人爱不释手了。这本书就是如此,从小标题就可见一斑,比如“神话”“空间”“影子”“岛屿”“遗忘”“想象”,看到这些词,就会令人生发无限的遐思。而且作者还是曾经给博尔赫斯读书,领着他去电影院看电影的那个年轻人,怪不得他会将一整章的篇幅给了博尔赫斯。读这本书的时光是多么快乐和明亮呀!


还有一本书,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将之放在购物车里面的缘由了。然后在当当买其他书的时候,正好遇到满百减的促销,为了凑数,也纯碎是因为书名《牛》,今年的是牛年,而我最爱的人属牛,就选了它。书收到后,无论从封面装帧以及作者,都极不起眼,我从来没听过这个作者的名字,甚至不知道他是男是女,是内地还是海外。而为什么读它,也是莫名其妙,家里想读的书成堆,偏偏拿了这本带到了办公室。可是翻开读了以后,就惊为天人。读完稍稍了解了一下作者,吴旭斌,一位香港女作家,这是她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和我读过的女作家的文字不同,虽然可能和她的学识背景有关,她是生物科学专业出身,后来又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所以她的短篇里最精彩的都是和自然有关,看标题就可知,如“佛鱼”“石”“木”“山”“海”“蝙蝠”“牛”等等。最重要的是她的文字风格是那么的正统和典雅又充满了奇幻的色彩。大部分的篇章都成于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在那个中文世界语言遭到破坏和染污的年代,她为中文保存了这么源自诗经又恍若来自天外的语言世界,美丽沉静灵动。在阅读的过程中,因为一点不了解作者的任何背景,就想,在那样的一个疯狂的年代何以有如此纯净的文字,而且我认为所有的故事都是远离这个荒谬荒诞的现实世界。书后有一篇后记,是梁秉钧先生为吴旭斌的这本书写的,《丛林与城市之间的新路》,梁先生分析其中一篇《木》,写于1975年,代表了一位香港小说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爱慕与忧虑。或许确实如此,但我不忍把她的文字与彼时的现实和政治牵扯上一丁点儿的关系。我觉得她的文字和故事自成一个宇宙,读者只管沉浸在这个宇宙里,沉迷或者沉思,而现实世界,不配。只可惜,我好想多读一点吴旭斌的文字,只是怎么也找不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那一场邂逅,如风吹过蔷薇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