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黑暗的左手》(三部曲)厄休拉·勒古恩:科幻是照见人类自身的镜子

也许你没有听说过厄休拉·勒古恩的名字,但你应该对《地海传说》有所耳闻。《地海传说》系列与《魔戒》和《纳尼亚传奇》齐名,奠定了勒古恩在西方幻想文学史上的女王地位。

《地海传说》系列小说

《黑暗的左手》三部曲(《黑暗的左手》(1969)、《失去一切的人》(1974)和《世界的词语是森林》(1976))属于她的另一个系列作品——爱库曼系列,讲述由400多个星球构成的爱库曼星际联盟内各个星球上发生的故事。

三部曲分别发生在三个星球,独立成篇,仅在故事背景上有丝缕联系,按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为爱库曼联盟建立前夕的《失去一切的人》、联盟建立初期蛮荒岁月的《世界的词语是森林》、联盟发展壮大期的《黑暗的左手》。读者可以按照作者写作顺序阅读,也可按照故事发生先后顺序阅读。

勒古恩的作品介于通俗科幻与严肃文学之间,略微冗长的铺垫和一些哲学性的思考也许会劝退一部分读者,但只要耐心往下读,就一定会沉浸于她所构筑的精妙世界。

< 01 >

《黑暗的左手》是三部曲中最出名的一部,被公认为“划时代的伟大作品”,同时获雨果奖和星云奖。

它讲述来自地球的爱库曼联盟机动使金利,只身造访寒冷的冬星,试图说服其加入联盟的故事。他在这个没有性别的星球上,经历了一系列权谋和冒险,获得了珍贵的友谊和思想的颠覆。

小说以金利的报告穿插冬星历史资料的形式写就,丰满而生动地展现了这个与地球相似而又不同的星球——它的神话、历史、宗教、政治格局和独特的冰原地理景观。

此外,作者还在她的幻想世界中植入了许多哲学性的思考。

首先是关于性别的思考。

她以来自男权社会的金利的视角观察“无性别”的冬星社会,带领读者重新审视性别问题,展示性别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以及由性别差异导致的我与他者关系的差异。

曾译注老子《道德经》的勒古恩受道家影响至深,这也体现在了她关于生命的矛盾、平衡、生生不息的思考之中。

黑暗与光明一体双生。有亮光还不够,要有影子的衬托,我们才能看见。「光明是黑暗的左手,黑暗是光明的右手。生死归一,如同相拥而卧的克慕恋人,如同紧握的双手,如同终点与旅程。」

生命的基础是未知和未竟。「无知是思想的基础,无证是行动的基础。」

作者借冬星上的韩达拉教祷词说:「赞美黑暗和未竟的造物。」

黑暗与光明,生命的行止,便如那首尾相衔的阴阳鱼图。

< 02 >

《失去一切的人》同样双获雨果奖和星云奖,是三部曲中故事最浪漫、结构最完整、文学性最高的一部,也是我最喜爱、值得五星推荐的一部。

阿纳瑞斯和乌拉斯是一对互为地月的双子星系统,人类原本生活在丰饶的乌拉斯,而反资本主义的奥多主义者们在百余年前移居阿纳瑞斯,试图在这个荒芜的星球上建造一个人人平等、没有阶级的乌托邦。其后两个星球几乎断绝往来。

主角谢维克是阿纳瑞斯的天才物理学家,他呼吁两个世界自由沟通、相互认可,于是带着头脑中伟大的“共时理论”只身前往乌拉斯。

故事由谢维克在乌拉斯的当下生活和在阿纳瑞斯的童年、青年经历双时间线交织构成,写了一位伟大的反叛者和理想主义者的一生。

「墙」这个代表割裂、封闭的意向贯穿全书。

一堵墙将阿纳瑞斯的飞船登陆区围住。这堵实体的墙不但隔绝了两个星球的交往,塑造了社会、经济结构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更是在两个世界的居民们头脑中筑起了精神的墙,塑造出信仰和追求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墙内或墙外的人们并不了解对方,却因教育和社会风气而相互鄙视、相互唾弃。

这堵墙还存在于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性别乃至于不同的个体之间。

作者颇具深意地说道:「跟其他墙一样,这堵墙也是模棱两可的,哪边是内,哪边是外,取决于你站在墙的哪一边。」

所谓内外、所谓对错,往往不过是站的立场不同罢了。

正如书名所示,谢维克是个除了理想一无所有的人,他不融于两个世界,却一腔孤勇地试图调和二者,推倒这堵墙。

「他在这里是孤立的,因为他来自一个自我放逐的社会。在他自己的世界里他也一直都是孤立的,因为他将自己放逐出了那个社会。移居者们迈出了一步,他则是迈出了两步。他遗世独立,因为他在哲学上以身犯险。

他竟然以为自己可以帮助两个世界走到一起,而他自己却并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个,这真是够傻的。」

他的孤独、他的抱负、他的挣扎、他的梦想、他的坚定、他的步履维艰,作者用细腻而浪漫的语言将之书写出来,数度令我落泪。

「真正的旅程即回归。」

故事完结在谢维克从乌拉斯返回阿纳瑞斯途中。可以想见,他在回到阿纳瑞斯后,依旧将面临重重的困难,这趟回归依旧是一场艰难的旅程。

这句话也暗示着两个割裂的星球即将回归到“无墙”的状态,宇宙中的居民们也将放下成见、回归本心,一同踏上未来的旅程。

面对这未知的回归、这艰难但充满希望的旅程,谢维克依旧除了理想之外一无所有。「他两手空空,一如既往。」

由于读过《黑暗的左手》,我明白爱库曼联盟以谢维克的共时理论为基础成功建立,他的理想终成现实。这真是给理想主义者的最好慰藉和最美赞歌。

< 03 >

《世界的词语是森林》是三部曲中故事性最强、结局最令我感慨的一部。

相较于前两部,它的篇幅十分短小,用六万余字讲了一个深入人心的故事。

傲慢的地球人作为反派出场,「妄图驯化一颗星球」,在原本和谐而没有暴力艾斯珊星上肆意开采资源,奴役和屠杀原住民。

艾斯珊人是一个多么可爱又浪漫的种族。他们与自然共生,在艾斯珊语里,「最重要的一个词是艾斯珊,它的意思是森林,也是世界」。他们的人生由“梦之时”和“世界之时”构成,梦与醒都是真实。他们从不杀戮,以歌唱替代暴力。

地球人的沙文主义和无端杀戮最终招致了艾斯珊人的猛烈复仇。原本不知暴力为何物的艾斯珊人从人类身上学会了杀戮。「你给我的礼物,是杀害另一个族类,是谋杀。」

我原本以为最悲惨之事莫过于被杀戮,但事实上,最可悲的其实是去杀戮啊。

「现在,没有任何意义去假装我们不知道如何相互残杀。」「也许在我死后人们又会像我出生之前那样,像你们来之前那样。但我觉得他们不会的。」

和平一旦被打破,便再也回不来;暴力和杀戮一旦开始,便是世世代代无止尽的悲剧。

< 04 >

勒古恩的小说,其文学性和哲学性高于其科幻性。

如果你想在她的作品中找到如阿瑟·克拉克、刘慈欣般的硬核科幻设定或关于宇宙的宏大设想,你大约会感到失望。

在勒古恩这里,科幻只是一个合适的打开新世界的阀门,借此在不同的星球上构建起一个个独特而引人深思的社会系统。

作者仿佛在这些外星球上进行了一个个社会学实验,而外星人也只是照见地球人自身的一面面镜子。

《黑暗的左手》中没有性别的冬星之镜,照见的是人类狭隘的性别观;

《失去一切的人》中对立的阿-乌双星之镜,照见的是人类的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的割裂;

《世界的词语是森林》中由和平走向屠戮的艾斯珊之镜,照见的是战争和暴力的可怖和可悲。

. The End .

shadow0312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 | 《黑暗的左手》(三部曲)厄休拉·勒古恩:科幻是照见人类自身的镜子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