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这是一本科普读物,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
书在结构上使用分叙的方式:
奇数章写有关鳗鱼的科普知识与科学研究史,更涉及鳗鱼在哲学、宗教、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的讨论;
偶数章写与鳗鱼相关的成长故事,鳗鱼作为“我”与父亲之间的特殊桥梁,勾连起作者对人生的哲思。
作者的笔,像缝衣针在奇偶两片布匹间穿梭而行,将它们缝合为一件华服。
它既是科普,又是散文;既讲述科学知识,又探寻人生哲理。
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完全想不到看似普通的鳗鱼身上竟有这么多的谜团。
仅仅“鳗鱼从何而来”这个疑问,就困扰了科学家们两千多年。
从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的“生物自生说”,到18世纪卡洛·蒙迪尼发现雌性鳗鱼的卵子,到19世纪弗洛伊德寻找雄性鳗鱼却告失败,再到20世纪约翰内斯·施密特用20年终于发现鳗鱼幼体出现在马尾藻海,科学家们不断地揭开鳗鱼身上的谜团。
但直到今天,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实马尾藻海就是鳗鱼的繁殖地,因为竟然没有人在马尾藻海见过成熟的鳗鱼,更没有人见过鳗鱼在此处交尾。
马尾藻海
鳗鱼一生的变化和旅程更是奇妙。
幼体柳叶鳗从马尾藻海出发,跨越大西洋到达欧洲海岸变身玻璃鳗,再逆流游向河流上游变身成为黄鳗,最终在某一个不定的时刻化为性成熟的银鳗,朝生命的终点马尾藻海游去。
没有人知道鳗鱼为何要进行两度跨越大西洋的浩荡旅行,没有人知道鳗鱼如何定位它们溯游的方向,也没有人知道是什么让鳗鱼决定成为银鳗回到马尾藻海去。
尽管不断进步的科学逐步加深我们对鳗鱼的认知,但在最本质的部分,却依旧笼罩着一团迷雾。
鳗鱼的四个阶段
「鳗鱼的神秘性变成了所有人心底疑问的回响: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
在鳗鱼这个普通却神秘的物种身上,作者还投射了他对生命、死亡、时间、意义的思考。
在马尾藻海,鳗鱼如何出生、繁衍,又如何死去?
——人类如何起源,最终的归宿又在何方?
被切断的鳗鱼却像还活着一般挣扎、游向水源,此时的鳗鱼是生是死?
——生与死的界限何在,是心脏的停止,还是意识的消散?
游向马尾藻海的银鳗,最年轻的只有8岁,最老的足有57岁。鳗鱼生命历程里的每一个阶段都根据环境而延长或缩短,它们的衰老似乎不与时间相关。
——人类对时间的感知跟衰老无情地联系在一起,这种感知是否只是一种狭隘的谬误?
马尾藻海是所有欧洲鳗鱼的出生与死亡之地,是开端,也是归宿。它们是如何知晓这个目的地,又是为何在某个时刻选择了前往那里呢?
——对一个人来说,他的“马尾藻海”在哪里,他将如何迈向那“马尾藻海”呢?
鳗鱼的一生,似乎总是与人的一生、乃至作为整体的人类的命运相呼应着。
无尽的神秘感吸引着生物学家追寻鳗鱼的踪迹,也吸引着每个人探问自我的生命。
「对于一条鳗鱼,我们到底能知道多少?对于一个人呢?这两个问题有时候是同一个问题。」
. The End .
shadow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