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种孤独》
原著 | 理查德•耶茨
解读 | 荔枝萝
著名作家周国平曾说过“孤独是人的宿命”。回首往事,快乐、痛苦都只是片刻的心情,唯有孤独是人生的常态,孤独感无关职业,无关年龄,也不分高低贵贱,在一个个的深夜,孤独如影随形。
总而言之,孤独源自于自己的人格或追求不被他人理解、认可,随之而来的往往就是沮丧、抑郁等等一系列持续的负面情绪。因此,学会接受孤独、与孤独共舞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必修课。
正如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十一种孤独》告诉我们的。本书作者是美国自然主义小说家理查德•耶茨,曾在《泰晤士报》中被称为被遗忘的最优秀的美国作家、二十世纪最具洞察力的作家。其作品主要反映了美国50至80年代中下层人民的生存困境和心灵感触、孤独、困惑和悲苦。
《十一种孤独》描写了美国二战后五六十年代十一个普通纽约人的生活,通过十一个普通人的小故事反映出了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十一种孤独。
主人公都是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太如意的人:曼哈顿办公楼里被炒的白领、有着杰出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屡屡遭挫却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新转学的小学生、即将结婚十分迷茫的男女、古怪的老教师、肺结核病人、老病号的妻子、爵士钢琴手、郁郁不得志的军官、退役军人等。
虽然书中的十一种孤独各不相同,但这些孤独仍然有迹可循。我将本书中的十一种孤独归结为四类孤独:一、渴望被接受的孤独;二、保持孤独的权利;三、自我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下的孤独;四、当信念与主流观念背道而驰时的孤独。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阅读这一个个孤独的故事,在这些普通人的孤独中品味人生,直视孤独。
渴望被接受的孤独
肯是一个胖乎乎,行动笨拙,甚至有几分愚笨的男人,他不招人喜欢,也没什么朋友。而文森属于中上阶层,衣食无忧,有几分艺术鉴赏能力,还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
就是这样两个看起来截然相反的人竟然成为了好朋友,更准确的说是肯成了文森的跟班。
其实这段友谊完全出于肯的热情与主动,而文森恰巧也很享受高人一等的快感,于是二人开始了一段“不平等的友谊”。
肯十分依赖文森,每当自己独处时会十分焦虑、恐惧,只有和文森相处时肯才会感受到存在感与快乐。
肯为了获得文森的肯定而模仿着文森的观点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学着去欣赏文森喜欢的音乐类型。尽管肯对美国女孩根本不感兴趣,但在沙滩上还是学着文森的样子搭讪女孩,对着女孩侃侃而谈。
在酒吧偶然遇到一位很有天赋的音乐家时,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电话给文森,与他分享发现宝藏的快乐,在获得文森的称赞与认可后,肯获得了强烈的成就感。
二人与这位音乐家短暂地交流之后,发现他想要以自己的琴技去巴结一个在当地很有权势但不懂音乐的人,通过攀权付势而追求名利。肯大发雷霆,表达出了强烈的反对,鼓励歌手做自己喜欢的音乐。
但肯却遭到了文森的嘲讽,文森批评他的建议太过盲目、不切实际。
被好友否定使肯内心的懦弱与不自信重新占领了上风,最后肯还是妥协了,还是选择接受了文森的观点,对歌手依附权贵的行为默不作声,放弃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肯很怕被孤立,渴望与文森达成一致,仿佛这样就能够逃离孤独。其实这一切都源于肯内心的极度自卑,他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渴望得到认同与肯定。
他的那些挣扎与痛苦,都是在面对自我与合群之间一次次痛苦的抉择。
肯的孤独是自卑和无法融入喜欢的社交圈的挣扎,是一直隐藏在帅气朋友阴影下却又不愿离开的小胖子的自卑。
肯和卡森的友谊是不平等的,为了维持一段友谊而不断牺牲自己的独立意识,在对方面前低声下气委曲求全。
其实交友无需勉强,更不能为此而失去自由独立的意识,不要为了获得认同感而改变自己。
在孤独中渴望得到救赎的人也要明白宁缺毋滥的道理,低质量的交友不如不交。
保持孤独的权利
新来的转校生文尼是一个孤儿,从小就被经济条件不好的养父母收养,刚转到新班级时他顶着一头鸡窝一样的头发,穿着又旧又破的衣服,与学校的环境格格不入。
当他用粗糙的嗓音说着结结巴巴的自我介绍时,同学们就立刻对他有了判断——文尼是一个又穷又土的乡巴佬。
同学们并没有对文尼表现出过多的排斥或是厌恶,更多的是对文尼的忽视和冷漠,这使文尼在新环境中过得很孤独。
每一次课间下课,同学们三个一堆、两个一组地玩起各自的游戏,或是围成一个大圈互相打闹追逐,文尼都备受冷落,同时他也知道自己与同学们的世界相隔甚远,没有同学愿意与自己做朋友,他只能默默地待在操场边上自娱自乐,一直熬到上课。
班主任普莱斯小姐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自从文尼转来后普莱斯老师一直在默默观察着文尼,文尼的窘境她都看在眼里,她一直谋划着如何帮助文尼融入班级。
于是她开始频繁地找文尼谈话,并鼓励文尼在同学们面前多多表现自己,同学们也一定愿意与他做朋友。
于是,在一次班级汇报会上,文尼主动举起了脏兮兮的小手,走上讲台和同学们分享周末的经历。
可当他说出第一句话开始,班级内就响起了哄笑声。大家发现文尼说的每一句话几乎都有语病,讲出来的故事也是滑稽的、逻辑混乱的,此时的文尼就像个跳梁小丑一样站在讲台上,主动将自己的伤疤揭开却只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
普莱斯老师把自己当成了文尼的救世主,向文尼施舍善意,施舍爱与鼓励,却不考虑文尼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是沉浸在自己天使一般的角色中独自陶醉。
这却导致文尼在得到“特殊关照”后不仅无法成功融入集体,反而出了更大的洋相,内心的痛苦只增不减。
由于文尼的家庭状况与从小生活的环境,注定了他无法与价值观不同的同学们成为朋友,这种孤独需要文尼学会接受,并逐渐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而就在文尼想要尽力隐藏和淡化自己和群体间的差异,远离自己无法融入的环境时,老师却在用她那过度的关注和刻意的包容不断强化着这种差别。这种“关心”才是文尼痛苦的助推器。
愿意关心、帮助他人固然是件好事,我们应该做的是考虑别人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我想给予别人什么。
正如对残障人士最好的尊重,是以平常心把他们当做平常人来看待,过度的同情与施舍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歧视。
孤独无罪,文尼本有孤独的权力,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在孤独中文尼原本可以自由的成长,普莱斯老师强加的善意反而加剧了文尼的孤独。
孤独不是坏事,不必急于改变,恐惧孤独、执着于摆脱孤独才是坏事。
自我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
索贝尔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写出深刻的、揭露现实的文字,让更多的人读到自己的文章,可他却屡遭失败。
他一共写过九本书,都被出版社拒绝了,索贝尔给出的解释是,这个社会只让有名望有权利的人发声,而自己这样的无名小卒即便是千里马却难遇伯乐。
接着索贝尔在一家名叫《劳工领袖》的工会报社找到了新工作,这份周刊印刷质量低劣,甚至拿起来抖一抖都会有几页掉出来,文章的排版也十分混乱,常常出错。
就是这样一家报社,让索贝尔放弃了比这里多三倍工资的职位,只为了来这里寻找一个出版自己文章的地方,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他开始了报社的工作。
索贝尔在报社开始工作后,他一塌糊涂的写作能力才显露出来,写作文笔不好尚且不说,甚至连句子基本的语感都没有,拟一些简单的标题都经常犯一些语法错误。
工作一段时间后,报社有了一个增添新专栏的机会,不过这个专栏不能署名,只能写一些杂谈八卦,并且没有薪水。果然,报社除了索贝尔没有人愿意接下这个任务,而索贝尔接下这个任务也是另有打算。
截止到交稿期限,索贝尔才满怀期待地将一打手稿交给报社经理,不过索贝尔迎来的并不是期待中的成功,而是经理的勃然大怒。
原来索贝尔并没有按照报社要求写出劳工杂谈的内容,文章开头赫然写着“人性本质之谜”。
贝索尔自作主张变更选题,加之低效的工作能力终于使经理爆发了,贝索尔不出意外地被解雇了,但很快他便重整旗鼓,又去别处重新开始追逐梦想,不过我们都能够猜到结果……
索贝尔的痛苦源于努力追梦却屡遭失败的一腔愚勇。他失败的原因既不是自己普通人的身份,不被赏识的机遇,也不是报社主编的不解人意,真正的问题出在索贝尔自己身上。
努力追逐写作梦固然没错,可成功需要的不仅是努力,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努力的方法,打磨自己的写作水平才是他最应该做的,而非抱怨他人有眼不识泰山。
索贝尔缺少一种叫做“在孤独中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在每一次的失败后,他都给自己找好了充分的理由,随后立即启程去下一段追梦的旅程。
但他最该做的是停下来,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自己热爱的究竟是什么,自己又存在哪些不足,想清楚问题再启程,才能事半功倍。
我们终其一生,不就是在经历不断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优缺点、找到自己人生方向的过程吗?
而在孤独中思考,能够免受他人和外界的影响,恰好能够帮助我们认清自己,孤独推动自己走向了自己。
当我们不用被迫与他人对话,我们才有时间与自己对话。
当信念与主流观念背道而驰
瑞斯是一位正直凛然的军官,心中装满严明的纪律,铁打的规条。瑞斯严格地饯行着军人的纪律,是一名骨子里极其尊重传统、渴望传承传统的军人。
他在军队的任务是带领一群刚刚入伍的“童子军”,这个队伍中的士兵有着新兵的所有不足:懒散、贪图享受、吃不了苦、纪律性不强等等。但瑞斯也从未让这些懒散的风气践踏自己的底线半步,并且将这些新兵训练的有模有样。
他热爱排长的工作,更对他手下的士兵给予真情与厚望。可他并不讨好,也不太会表达自己细腻的情感。
对于上级,他是不合作的手下,一切都按照军纪军规来执行,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对于下级,他是“讨厌”的长官,在训练时他从不松懈半分,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到不通人情、近乎变态的程度。
他在训练中严格要求士兵的目的只有一个,他要让他的队伍成为一支真正的队伍,他要让他训练的士兵成为一名真正能够扛起枪保家卫国的军人。
然而现实情况是,瑞斯所带领的队伍中的士兵都是刚满18岁的调皮捣蛋的男孩,应征入伍也不过是顺应一股“从军热”,没有成为一名真正军人的热情与渴望,也没有对军规军纪的敬重之心,自然对于长官严苛的管束有诸多不满,大家暗地里都恨透了瑞斯长官。
不久后,这样一个不受人待见的军官果然被调走了,走的时候尽管瑞斯军官羞涩地表示了对士兵们的喜爱与不舍,但当时依然没有士兵能明白他严格要求背后的良苦用心,大家只感到了解脱的喜悦。
新来的教官鲁比是个好好先生,油腔滑调。对于上级,他会毫不害羞地公然奉承,懂得军队里的潜规则;对于下级他会给足好处,训练时得过且过,让彼此的日子都过得舒坦,士兵们也都很喜欢他。
只是有一点,曾经瑞斯军士手下那个纪律严明的优秀队伍,渐渐变得不再像军人了……
这样两个反差极大的教官,反应了社会中的两种人。一种人从不孤独,十分合群,在社会里混得风生水起,日子过得十分快活:而另一种人,非常孤独,不被人理解,甚至被人诋毁、侮辱,但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底线,从不退让。
瑞斯是最清醒的也是最自由的,坚持自己的孤独其实有利于一个人成长和进步,当一个人明确自己的目标后,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遵循自己真实的想法。
不管这条路是热闹还是萧瑟,你只管启程出发,就会获得最大的自由与快乐。
以上就是全书的精华内容。
孤独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恰恰相反,孤独能让我们成长。学会在孤独中找到自我,在孤独中摆脱外界的束缚,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
作者告诉我们孤独其实并不可怕,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摆脱孤独,孤独既不可耻也不是坏事,孤独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选择。所以我们不应该逃避孤独,惧怕孤独,应该学着与孤独做朋友,在孤独中行走得更快、更利落。
叔本华曾说:“只有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孤独,那他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孤独是一种需要去接受甚至需要去主动寻找的一种状态,处于孤独中的人不盲从、不委曲求全、不受偏见的蒙蔽,做的都是发自本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生命中最珍贵、也是最稀缺的状态。
不难发现,越是成功、越是内心富足的人在生活中往往越是孤独,因为他们能节省出与别人对话的时间用来和自己对话。在孤独中更加清醒、更理性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缺点,从而将孤独转化成前行的能量。
只要心中有深刻的信念,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孤独非但无法伤害你,反而会使你更清醒、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