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读的书是《心流》,这本书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阐述了我们应该怎样获得心流的状态,帮助我们提升幸福感和工作效率。
尼尔·唐纳说过:“人生开始于舒适圈的尽头。”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产生这么一种感觉:每天与认识的人相处,做自己会做的事情,每天的工作过程显得重复而枯燥。看似一切顺风顺水,人却有了更多的迷茫,找不到生活的盼头。
这是因为他们活在了缺乏挑战的舒适圈中。
米哈里在《心流》里讲到:我们所进行的活动必须要有挑战性,如果没有挑战性,那么许多活动将毫无乐趣可言。
要获得人生的乐趣,要抵抗时间对热情的侵蚀消磨,要找到心中的星辰大海,就要多些勇气,走出我们习以为常的舒适圈。
走出舒适圈,遇见更年轻的自己
蒋勋有一句话很扎心,他说:
我看到许多人在还很年轻时就“老”了。
他说的确实是事实,因为“老”,并不是生理机能的退化,更是心理上的不长进。
很多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在日复一日的单调重复中生活,不再对新事物有好奇,不再有梦想,不再试探自己潜在的各种可能,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些人确实是“老了”。
要摆脱这种未老先衰的状态,就要对世界保持新鲜感并不断前进,在舒适圈之外追寻丰富的、未知的体验。
曾看到过作家松浦弥太郎写过的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来自南斯拉夫的男子,他曾辍学多年。
在他四十岁的时候,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他决定放弃已经习惯了的安逸生活,去追寻自己的大学梦。
于是,他白天工作维持生活,晚上就开始读书学习。花了十九年,他终于取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学士学位。并且,他还准备继续挑战博士学位。
在这一过程中,他取得的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成功,还有更年轻的生活状态。
与他聊天的人会觉得十分舒服,因为他风趣而豁达,不论是什么话题都能接上几句,就像个真正的年轻人一样活跃而大方。
很多时候,其实不是年龄限制了人生,而是到了某个阶段很多人开始认命地满足于现状、拒绝学习和改变。
当人被舒适环境养出了惰性并习惯其中时,这才是真正变老的开始。
学着踏出舒适圈,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在持续的自律与坚持中,我们会不断挖掘出自己的内在潜力,不断增强对世界的好奇心,同时也给心灵注入更多活力。
久而久之,这种活力由内而外散发,龙钟之态自然就会消失,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说,走出舒适圈,迎接挑战,就是最好的驻颜术。
走出舒适圈,拥抱更有安全感的人生
常常会想起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不都是锅里的那只青蛙吗。危险而不自知,享受着眼前转瞬即逝的安逸。
走出舒适圈,有时候并不仅仅是为了让人生更进一步,更是维持生存的必要。
在《谁动了我的奶酪》里,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 “哼哼”、“唧唧”,本来在奶酪仓库周围构筑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但某一天,奶酪突然不见了。
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
而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郁郁寡欢、怨天尤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需要赖以生存的“奶酪”,而社会环境又是如此复杂多变,如果像哼哼一样待在舒适圈内,不愿迎接变化和挑战,只能把自己推向生活的绝境。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安全感,可安全感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的时候,它需要无时无刻的拼搏和争取。
为了获得更有尊严、更有底气的人生,给自己一点生存于世的紧迫感,逼着自己走出舒适圈。
这种直面挑战的危机感,会让我们做好面对未知的准备,才能因此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安全感。
走出舒适圈,赋予生命新的意义
《心流》中说:人在面对挑战、不断前行、拓宽边界的路上,一定不是那么“舒适”的,因为它要耗费我们不小的“精神力量”。
可是,也只有迈出舒适圈时,我们才会发现:生命原来可以是另外一种样子。
舒仕瓦普地区,在古老的印第安人心中是片富庶之地,盛产鲑鱼及猎物,还有大量可食用的根茎植物。生活在这里的人,就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中。
可是,这个村子里的长老却做了一个决定,并且以后就成为了一种传统。
全村必须每25~30年迁徙一次。
村里的人必须要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去接受一个新的挑战。
因为他们认为:当周遭的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时,生活就没了挑战,没有挑战,生命就没有了意义。
所以,去到一个新的地方,去熟悉新的系列,新的打猎小径,找到盛产凤仙花的新地区……
生命又有了新的意义,才值得用心投入。每个人都觉得返老还童,且更加健康。
这段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经验说明:人的幸福、生命的意义,并不是凭空勾勒出的一种梦境,而是披荆斩棘、翻山越岭,终于到达了彼岸的挑战过程。
这样的过程,其实也可以落实在日常的小事中。
全职妈妈找份兼职是迎接挑战,自由职业者每天花1小时去健身房是迎接挑战,白领人士告别晚间聚会在家中读书也是迎接挑战……
不一定非要对生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只要在能力和精力范围内,不断做出细微的好的改变,为舒适圈留一个出口,让自己随时都能去外面看一看,我们就能发现生命脱离了原有的单调乏味,也会邂逅一个更有趣、更美好的自己。
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发现,所谓幸福,所谓人生的意义,就在我们不断向外扩展的那个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