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
原著 | 老舍
解读 | 星星鹿
《二马》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是一出永不落幕的人生大戏,说不完的城市贫民心酸历程,道不尽的独在异乡的悲伤情愫。
《二马》的作者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老舍一生勤勉,著述颇丰,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室同堂》《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
《二马》并不是一部典型的老舍式的作品。反映现实的同时带有几分明快的色彩,是老舍先生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二马甚至被改编成话剧,电视剧上映。
《二马》的重要内容取材于老舍先生1924年去往英国,担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汉语讲师时期的见闻感受。
《二马》既可以说成是一段“北京人在伦敦”的故事,也可以说成是老舍先生个人的“伦敦印象记”。这是一本以描写普通日常生活为主的书,但同样很有意思。幽默轻快的行文中处处都能流露出老舍的人生智慧。
《二马》主要讲述了马则仁、马威父子二人在伦敦经商时的生活和遭遇,展现了两代人之间的思想冲突,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和西方社会对于中国人夸张到可笑的偏见以及歧视。
而穿插于其间的,就是马家父子与房东温都太太母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尤其是马威的感情,刻画得尤为细腻动人,似乎隔着纸张都能感受到他心中那炽热的温度,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现在,就让我们从头开始,看看这对父子究竟在伦敦遭遇了些什么。
初到伦敦,入住温都家
马则仁先生在国内一心想要做大官的,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算得上体面。
可惜,他的官运并不亨通,一般的差事又看不上,因此,一家子都靠着他的哥哥养活。
马威八岁的时候,马太太又生病去世了,从此,父子二人相依为命。
后来,马则仁的哥哥上伦敦去做古玩生意,并且死在了英国,留下一封遗嘱叫马老先生来伦敦接手他的古董店。
于是,马老先生带着年轻的马威,坐了45天的轮船,漂洋过海到了英国。并且在老熟人,曾经来中国传教的伊牧师的安排下,住进了寡妇温都太太用来出租的房子里,正式开启了他们的“英伦生活”。
其实,温都太太对于将房子租给中国人这件事一直是不情愿的,毕竟,在英国人的印象里,中国人和谋杀、下毒、打架等等恐怖的行为密不可分。而这,正是当时的电影、杂志、报纸里的中国人形象。
书中这样形容英国人眼里的中国人:“袖子里揣着毒蛇,耳朵眼里放着砒霜,出气全是绿泡,一挤眼便叫人一命呜呼。”
可是,温都太太经不起伊牧师的再三劝说,再加上马家父子愿意出比较高的房租,温都太太就在及其矛盾的心情下接纳了这对“神秘可怕”的东方父子,并答应为他们提供一日里的早餐和晚饭。
仪表堂堂、温文尔雅的马家父子的到来,减轻了一些温都太太的担忧。
后来,马老先生又赠送给了温都太太一罐产自中国的上好香片茶叶,以及自家古董铺子里印有鸡冠花和两只小芦花鸡的小白茶壶。
典型的小市民温都太太心情大好,准备要完全接受这对“守规矩”的中国父子。
马家父子在接手古董店的时候,认识了精明能干的店员——出身贫寒的留学生李子荣。
以雍容散漫为美的马老先生很是看不起李子荣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凡事计较认真的买卖人做派。
“俗气,真俗气”,就是养尊处优多年的马老先生给予李子荣的最终评价。
正是这样“俗气”的李子荣,帮助初来乍到的马家父子撑起了这个他们赖以为生的古董店。
美丽的季节,爱情的萌芽
伦敦的春末夏初是美丽迷人的,天空湛蓝,“夏天披着一身绿叶儿在暖风里跳动着来了”。
而比自然风光更抢眼的,是换上清凉夏装的姑娘们。
一个个裙角飞扬,头上戴着压肩的大草帽,帽沿上插着各种争奇斗艳的装饰品。坐在二层巴士的顶层朝下看,“好像街两边走着无数的大花蘑菇。”
在这样阳光明媚的季节里,马老先生和温都太太的关系又加深了一步:
温都太太屋后的院子里有一块儿空地,只长着一片青草和两棵快要死掉的月季。
她既没有时间,又舍不得花钱来打理这个小院儿。
而我们的马老先生,虽然要靠铺子来养活,但他却对做买卖深恶痛绝,古董店主要由李子荣和马威打理。
他一天闲在家里无事可干,就从街上买回来一捆花秧儿:五六棵玫瑰,十几棵桂竹香,刚出芽的西番莲根子,几枝菊花,把这个小院儿收拾得有了个小花园的样子。
遇到温都太太忙的时候,马老先生还会牵着小狗“拿破仑”去街上遛遛,即使一路被孩子们嘲笑欺侮,他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还会想办法去讨好那群粗鲁的英国小孩儿。
爱花,爱狗,爱小孩儿,这简直是英国女人心中好男人的标准。温都太太简直有点儿喜欢马老先生了。
与马老先生相比,马威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他深深地爱上了年轻美貌的温都小姐玛力。
虽然玛力既无学历,又无能力,是个卖帽子的小店员,一个礼拜只有十六先令的薪水,但这并不妨碍她看不起拥有产业和身家的马家父子。
谁让他们是中国人呢。
玛力无疑是漂亮的,生动的,活泼的:
头一次见面,她那种“小野猫似的欢蹦乱跳”就令见惯中国淑女的马威“由惊讶而羡慕而怜爱而痴迷”。
玛力每说一个字,马威的心里便像雨点儿打花瓣似的那么颤一下。
然而,玛力是绝对不会多看这个中国青年一眼的。她的精力不是用在打扮上,就是用在花前月下的恋爱上。
偏见根深蒂固,爱情举步维艰
就在马威陷入痛苦的单相思时,伊牧师的妻子伊太太决定在家里做东,邀请马家父子、温都母女以及兄长亚历山大一起吃饭。
饭后,粗鲁无知的亚历山大不顾伊牧师夫妇的多次暗示,肆意贬低嘲笑中国人。
这时,伊牧师善解人意的女儿凯萨琳站了出来,将坐立难安、一脸尴尬的马威带去参观弟弟的书房。
凯萨琳和玛力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女孩儿,她并不如玛力那般光鲜亮丽,明艳照人,但喜欢读书和思考的她自有另一种魅力:
“坐着的时候,小脊梁一挺,带光的黄头发往后垂着,颇有一点东方妇女的静美。说话的时候,嘴唇上老带着笑意,可是不常笑出来。两只手特别肥润好看,不时的抬起来拢拢脑后的长头发。”
在马威向凯萨琳诉说英国人对中国人的侮辱嘲笑时,老舍借着凯萨琳的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人家看你弱就欺侮你,看你革命就讥笑你,国与国的关系本来是你死我活的事。
除非你们自己把国变好了,变强了,没人看得起你,没人跟你讲交情。
马威,听我的话,只有念书能救国;中国不但短大炮飞艇,也短各样的人材;除了你成了个人材,否则你不配说什么救国不救国!”
“人生,据我看,只有两件快活事:使用自己的知识,和得到知识!”
老舍先生一直主张靠实力和知识救国,反对空喊口号却从不反思从不进步的所谓“爱国者”们,这是他在《二马》里自始至终所坚持的观点。
吃完饭,亚历山大又拉着马老先生去酒馆喝酒,直至酩酊大醉。分开后,老马一个人在路上爬着走,像只鳄鱼一样。
恰巧路过此处的玛力看到了老马的窘态,便找巡警帮忙将老马送回了家。
在这之后,老马由于身体不舒服,再加上为逃避责备,有意装病,也算是结结实实地“病”了这么一场。
李子荣,亚历山大,伊牧师挨个前来看望安慰,就连温都太太也要把早饭端到床上,他才肯吃。
老马很享受这种“病人”的生活。
有一天,温都太太给老马送早餐时,被小狗拿破仑绊倒,托盘上的食物也洒了一地。
摔倒在地的温都太太,望着地上的狼藉,突然开始自怜自哀起来:
自从马家父子住进来后,几乎所有的亲友都和她中断了来往,再也不肯上她家里来吃饭,喝茶。
而她,为了那么一点儿房租,不但失去了社交生活,甚至还要服侍两个“下等”的中国人。
温都太太越想越委屈,不禁泪如雨下。
心情平静之后,她打扮了一番,带上拿破仑去公园里面散步。
闻着花草的香气,看着从树叶间透过的几条日光,温都太太心里舒展了一些。
她开始回忆往事,突然就想到了老马,日常的和谐相处,她早已对老马产生了好感。
温都太太一会儿怕她和老马的关系被人笑话,一会儿又突然勇敢起来,决定不理会他人的看法。
她在这段关系里一直都是这种矛盾的心理,从来没有坦然过,从来没有坚定过。
感情上,她喜欢老马,但她个人的微弱力量根本不可能和当时西方社会对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偏见以及歧视做对抗。
如果要和老马在一起,意味着她必须放弃自己的名声、地位以及所有的社会关系。
这时候,同样有一个人也很不好过,来到公园里面散心,他便是在爱情里面求而不得的马威。
马威现在已经到了茶饭不思,无心读书,无法工作的程度,脑子里全都是玛力。
他在街上四处游走,企图制造两人之间的偶遇。如果能拥抱玛力一次,他情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马威坐在公园里面,眼前河水流着,鸟儿飞着,花在风里动着,可惜,这一切美景都无法压住他心里疯狂的思念。
这时候,还好马威的身边有凯萨琳和李子荣这么两个朋友。
凯萨琳陪着马威一起读书,以自己的温柔宁静,陪伴着他,鼓励着他。
而李子荣则坦白直接地告诉马威,英国的青年男女根本不可能爱中国人,因为中国人现在是给全世界的人作笑话用的。玛力根本不会拿中国人当人看,又从哪里来讲爱情呢?
李子荣的话,让马威冷静了一些。
在夏天完全到来的时候,马威终于下定了决心,要放下这段苦情,重新投入到学业和事业当中去。
当然,放下的过程是很痛苦的:
爱情,事业,读书在他的心里交互冲突;感情,自尊,自怜在他的脑海里彼此矛盾。
不敢再爱玛力,因为她根本不会理自己;也不敢恨玛力,因为她生来就是叫人爱的。
父亲不争气,生意要靠自己扛起来,学业也不可再耽误。马威鼓足勇气,重新投入到热气腾腾的生活里面去。
振作后的马威坚持晨练,有时跑步,有时划船,活力十足的他增添了不少魅力,也引起了高傲的玛力的注意。
马威虽然心中得意,但他再也不会去奢望与这个英国小姐之间发生什么爱情故事。
彻底失望,梦碎伦敦
秋天到了,接着,天又很快地冷了起来。
人们开始忙着为圣诞节做准备,“伦敦的天气也跟着忙了起来,不是刮风,就是下雨,要么就是下雾”。
李子荣和马威为了准备节日促销活动,天天在铺子里忙得四脚朝天。
而马老先生,悠闲地呆在家里,叼着小烟袋,隔着玻璃窗子,细细地咂摸雨,雾,风的美。
悠游自在的老马给所有人都准备了圣诞礼物,连小狗拿破仑,也有自己的“独一份儿”,此举自然又赢得了温都太太的欣赏与喜悦。
就在热闹的圣诞晚宴结束之后,玛力宣布了自己和男友华盛顿订婚的消息,又揭开了马威的旧伤,马威不由得黯然落魄。
讽刺的是,华盛顿订婚后却抛弃了玛力,选择了和凯萨琳在一起。
玛力深受打击,渴望借酒消愁,便央求马威陪她喝上几杯。
喝醉之后,灯光闪烁,意乱情迷,马威吻上了玛力香软柔腻的嘴唇。
玛力直接傻笑道,“我还以为是华盛顿呢。”
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个替身,又被父亲撞破,马威狼狈地逃开了。
温都太太和老马打算订婚,一起外出购买婚戒时,亲眼目睹了店员对中国人的态度,那种鄙视,那种不屑一顾。
温都太太突然意识到了两人之间的差距和鸿沟。
老马也正发愁将来如何安置温都太太,他不可能一辈子都呆在英国,而温都也不可能到中国生活。
于是,这两个人最终达成了和解,还是做回普通的好朋友。
老马在亚历山大的推荐下参演了一部电影,却不成想那是一部讽刺嘲笑中国人的电影。
在一些所谓爱国学生的指挥下,马家古董铺即将遭受中国工人的打砸。
虽然李子荣化险为夷,叫来巡警抓走了闹事的工人,但就此中国的留学生会与马威宣告了决裂。
经此事之后,老马不想再做生意,一心要把铺子转手出去,马威再三劝阻也丝毫不起作用。
学业无望,事业被迫中断,爱情也彻底幻化为泡影,在一个凄风冷雨的惨淡早晨,马威孤身一人离开了这座令他伤心的城市……
年轻的老舍通过《二马》这本书,表明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与态度。
永远不要通过外貌来判断一个人,尤其是在选择爱人时。
泰戈尔曾经说过:“你可以通过外貌来判断一朵花,一只蝴蝶,但你不能据此来判断一个人。”
华丽的皮相可以产生一时的吸引,但长久坚固的爱情,需要靠内在的魅力来维护。
婚姻的基础,是从物质到精神上的匹配,两人互相扶持而又旗鼓相当。
马老先生是典型的封建社会产物,因循守旧,固执己见。
温都太太,资本主义社会布尔乔亚式的小市民,虽然还算善良,但也只会顾及眼前的利益,见钱眼开,没有远见。
这两个人生活成长的土壤完全不同,生活习惯迥异,温都太太顿顿都吃“凉牛肉”,而老马的肠胃受不了这个,他只喜欢“三仙汤面”。
这两个人,本来就不同,又都没有为爱情做出改变,完全接纳对方的决心和勇气。
他们之间的鸿沟,根本无法跨越。能做普通朋友,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对年轻人而言,失去爱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从此放弃自己。
记住,在爱别人之前,你首先要学会爱自己。即使失去了爱情,你依然要拥有爱自己的能力。
擦干眼泪,将伤痕交给时间去治愈。
爱自己,意味着要认真吃饭,好好睡觉,努力地去学习,工作。
读书、交友、看电影、音乐会、旅行,世界上有如此多精彩的风景,实在不必因为一枝花的枯萎而放弃整个春天。
爱自己的人,才会散发出最高级的魅力,自信精彩,活力满满。
虽然《二马》是老舍先生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创作的,但对今天的年轻人而言,仍然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
优秀的经典著作,不会受到时代或者空间的局限,总是散发出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人类的有些东西,是永远共通的。
爱情,是人生的永恒主题,希望读完这本书,你可以有所感悟,有所启迪。
*文:星星鹿,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平素用读书美容,以煮字疗饥。个人公众号:星星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