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断断续续读完了王晓磊著的《卑鄙的圣人:曹操》,当然这套书名曰传记,可能更类似于小说。
提到曹操,现在人们首先想的是“奸雄”二字。但曹操这顶奸雄的帽子是被谁戴的,出处好像还有些争议。
据《资治通鉴》记载,“操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不能审其生出本末,或云夏侯氏子也。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世人未之奇也,唯太尉桥玄及南阳何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见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玄谓操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子将者,训之从子劭也,好人伦,多所赏识,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尝为郡功曹,府中闻之,莫不改操饰行。曹操往造劭而问之曰:‘我何如人?’劭鄙其为人,不答。操乃劫之,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大喜而去。”
概括来说,曹操奸雄的帽子是自己跑到门上去请当时的社会名士许劭给自己戴的,而且还挺高兴。
此句引用文献易使人们误以为,曹操“奸雄”的帽子出自《资治通鉴》记载。
其实,记载曹操“奸雄”之说的早期典籍有《三国志》(裴松之注)、《后汉书》、《世说新语》三种。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世语》:“(桥)玄谓太祖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太祖乃造子将,子将纳焉,由是知名。”此文下裴松之注又引孙盛《异同杂语》:“(曹操)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后汉书·许劭传》载:“(许劭)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若樊子昭、和阳士者,并显名于世。故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世说新语·识鉴篇》:“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乔玄为曹操戴上“奸贼”之说,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时考证说“《世说》所言谬矣”,予以否认。或为刘义庆张冠李戴而误记。
上述几种典籍所记文字稍有不同。范晔、裴松之、刘义庆均为南朝宋人,孙盛是东晋人。《异同杂语》成书最早,当以孙盛所录为准。
由此可知,《资治通鉴》所载曹操自讨“奸雄”帽子之事,是司马光杂取《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所引《世语》及《异同杂语》、《后汉书·许劭传》等书籍抄录编撰而成,并非曹操“奸雄”之说的原始出处。
典籍中很多类似的记载被作者演绎成了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读来还是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位历史上的“奸雄”的,就像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可能很多内容不那么严谨,但能够让我们更有兴趣了解明朝的历史。
不过,需要吐槽一下的是,这套书还是太长了,情节有些拖沓,戏剧化的描写过多,和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不过在出差或回家的火车上读读打发路途时光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