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读库》一共包含了六篇文章。《贫困生》、《@吞噬》、《贾平凹和他的商州》、《牧民的账本》、《奇石洞天幻狮林》和《人工智能会觉醒吗?》。
艾苓老师曾在《读库》发表过多篇“学生”系列的文章(发表在《读库1403》的《咱们学生》、《读库1603》的《毕业生》、《读库1605》的《非走不可的弯路》,在2016年山东画报出版社结集出版了单行本《咱们学生》),此次带来的是《贫困生》。
艾苓老师一直关注贫困生问题,曾做过网络微调查,梳理反馈后发现,贫困生问题很复杂,简单的问卷远远不够,只有面对面访谈和实地调查,才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因此,2017年1月26日,艾苓老师在网上发布《贫困生调查说明》。
在《贫困生调查说明》里,艾苓老师准备探讨的问题有如下几项:
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家庭脱贫做过哪些努力,还有什么问题;在校期间是否获得资助,通过何种途径;在校期间是否勤工俭学,通过何种途径;你认为高校的贫困生应该如何认定,怎样更合理;大学毕业后的就业途径,家庭情况对此有无影响;家庭情况是否影响升职;家庭情况是否影响婚恋;家庭情况对个人心理有哪些影响;是否感觉到阶层固化问题,是否可以打破。
《贫困生调查说明》发布后,同事、朋友、学生接连转发,获得响应后便开始一个人的奔走,先后采访百余位绥化学院的贫困生。对象主要是2000年以后入学的毕业生和在校生,既有留在黑龙江工作的,也陆续到了东中西部各省的。
艾苓老师说,整个的采访过程让她很纠结,作为写作者,她喜欢那些故事和细节;作为老师,又特别心疼那些孩子。她将自己隐身在文字背后,只做声音的记录者、传达者,让这些高校贫困生群体发声。
《贫困生》探因求果,去标签化与污名化,更多聚焦贫困生进入高校之前及步入社会之后的生活,可谓“咱们学生”的前传与后传,更为集中与深入。对照作者调查之初拟定的问题,有些在字里行间已有答案,有些却需要读者在文外结合各自阅历并思考后得出结论。
贫困生的痛楚、抗争与艰难的成长,可能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但有些时候,可能是贫困生的自卑放大了这种艰难,记得求学的那些年,因为妈妈常年生病,家里的经济情况一直不好,我也是自卑的,但现在想来,那更多是自己太在意了。
一位现在是黑龙江省东部某中学教师的受访者说的这段话,堪称点睛之笔。
“从来没人指导我该如何生活,我只能到书里寻找答案。中学时看过书上一句话,印象深刻,大意是每个人都在意自己脸上的斑点,其实你脸上的斑点只有你在乎,别人没时间盯着你看。贫穷也一样,很多贫困生盯着自己脸上的斑点,各种自卑,别人都不看,我们何必太在乎呢?”
《读库1406》上曾刊发王淋的一组“空乘日志”系列,2016年3月,在由“图虫网”举办的“今镜头”十佳摄影师摄影大赛中,这组获了奖,随后经由腾讯发布,引发网友的过分关注,两天时间就有一万八千多条留言,却没有一条和摄影相关。王淋将这些网络留言截屏打印,用大头针固定在原作人物部分,触目惊心,这组模糊而莫名的轮廓被定格在《@吞噬》中。
在《读库》上发表这样一篇文字老六无疑是大胆的,读着这些留言,正像作者说,这更像是对网络语言暴力的一种反讽;而这些留言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网络上的众生百态,在以为不必承担责任的心态下,无所顾忌的肆意妄言。但这不正是网络的特点吗!我们享受了网络带来的便利,也要认清网络的特点,学会适用并承受网络上弊端。要求彻底净化网络上的语言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我们在尝试净化网络语言的同时,也应努力提升承受网络上语言暴力的能力。
《读库1803》里收录了系列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毕飞宇的访谈,《贾平凹和他的商州》是这个系列采访的第二篇。
2016年11月12日,摄制组跟踪贾平凹回到秦岭深处的棣花镇,导演张同道陪同他祭拜父母。
贾平凹说,故乡是以父母的存在而存在,父母在就有故乡,父母不在就没有故乡。他认为,文学这个东西是靠天赋和阅历,生命到一定程度,就能体会很多东西,创作永远都是自己做。他的写作,并不考虑读者,因为他想写,然后就写出来。
说实话,很多时候我也有这样的体会,业务时间有时会写些不成样子的文字,很多时候写出的文字逻辑不通,更没什么意义,即没想教育谁,也不像作文那样段落清晰,紧扣题目,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想写,就写了。
去年有一天晚上在单位值班,一时兴起写了一篇2万字左右的小说,权且算是小说吧,因为明显不符合小说的基本要素。之后又一时兴起投稿给了一家国内知名的文学刊物。结果没想到,编辑简单修改后居然同意发表。不过在征求意见时,重读后觉得,这一时兴起写的文字虽然人物是虚构的,但内容太写实,加之讽刺的有些辛辣,万一被公司的同事读到,对号入座就不好了。所以,最终我没有同意发表。
从2014年起,舒泥开始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哈日高毕长期调研,并且在当地社区做一些干预工作,接触到牧民家的经济问题。在《牧民的账本》里记录了她体会到的牧民家庭劳作、收入、开支、压力,生活的建设和破碎。
说实话,这样的文字特别琐碎,但能够让深切的感受到生活的不易、艰辛,同时更有希望、努力和收获。
曾有人问我,这么多年来一直追读《读库》的原因,客观来说,《读库》上的文字这些年来变化很大,专业性强的内容越来越多,包括下面狮子林和人工智能的文字其实都挺专业的,但不论内容如何变化,文字的平实与真切从来没有改变,没有那么多绚丽的词语和丰富的形容词,而这可能恰恰是我一直喜欢《读库》的原因。
《奇石洞天幻狮林》是贾珺老师“园林故事”系列的第四篇,主角是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的狮子林,也是乾隆帝视若珍宝的《狮子林图》中所描摹的那片园林,曾引得他无限神往。只可惜乾隆皇帝一直会错意,以为图上的狮子林是倪家的花园,并在圆明园和避暑山庄接连仿建。
《奇石洞天幻狮林》从元代该园初成开始,将一座佛寺园林如何变成私家园林,再到如今对外开放的游览胜地这一漫漫变迁史娓娓道来。
人工智能无疑是当今社会最热的话题之一。2017年国内非虚构类图书畅销冠军,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美国畅销书作家丹·布朗的新书《本源》;近期热映的美剧《西部世界》,探讨的无不与人工智能有关。
读《本源》有感
大多数人能够做的工作,包括一向被认为富有知识含量的医生、律师等,未来的人工智能都能做,这一点几乎已经没有什么争议。但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技术,其实离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智能”和“智慧”相去甚远。
准确地说,人类今天所掌握的人工智能技术,只是一种“机器学习”和“概率预测”的技术,不但不离不开“人工”,也并不“智能”。
人工智能的刹车何时失灵?(作者:刘敏)
通俗来说,现今的人工智能本质上只是一种数学统计模型的具体应用,本质上还是一个计算器,只是计算公式超级复杂,运算速度超级快而已,计算机并没有“思考”。可以说,没有数据,绝大多数情况下,人工智能就无法工作了。
也说人工智能
读《人工智能革命:超级智能时代的人类命运》有感
但人工智能未来会怎样发展,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具备自主意识,像人一样自主思考,现在有非常大的争议了。
当法律遇到人工智能
汪诘老师在《人工智能会觉醒吗?》中梳理了科学界,包括哲学界对此的研究历史和各方观点。但从长远的尺度来看,正像汪诘老师认为的那样,人工智能化生存将是人类演化的必然,而这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