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金庸谢世之后,媒体满是纪念之文,经济学家张五常著文怀念相交往事,包括习近平等新老国家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哀悼,可见金庸先生的影响力之大,在当代作家中恐无人能及。说起来,我也是读着金庸先生的小说长大的,记忆中上中学时眼睛近视还有金庸小说的“功劳”呢。
我虽然也读过金庸先生的所有小说(一些假借金庸先生之名的伪作也读过),有些还曾读过多遍,甚至金庸先生的政论文章也读过了一些。但已经有太多知名人士写了怀念文章,我就不敢再班门弄斧了,但金庸小说自发表以来,却曾经出版过一些不同的版本,在这里借着网络上的资料,梳理一下金庸小说的版本,权当一种特别的纪念吧。
金庸小说的版本众多,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1955年至1972年最初在报刊连载,俗称旧版、连载版;第二代:1972年至1980年修订,俗称修订版、明河版、三联版和远流版;第三代:1999年至2007年修订,俗称世纪新修版;每一代修改了哪些内容,网上均有,不再赘述。
具体来说,大致可分为以下版本:
一、连载初回本
金庸小说最初是在报刊连载的,其中《书剑恩仇录》和《雪山飞狐》在《新晚报》,《碧血剑》和《射雕英雄传》在《香港商报》,《飞狐外传》在明报旗下的《武侠与历史》杂志,《连城诀》(原名《素心剑》)在《东南亚周刊》(明报与东南亚的《南洋商报》合作发行),其余均在《明报》上连载。
连载初回本
众所周知,《明报》是由金庸先生于1959年一手创办的报纸,同年开始在此报纸连载《神雕侠侣》。而金庸小说在内地最早的连载,是在《武林》杂志上的《射雕英雄传》,从1981年7月一直连载到1982年5月。
在香港每部作品连载结束后,金庸先生授权出版的,首先是香港三育书店,仅有《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和《射雕英雄传》三部,后面就没了。
此后是由香港邝拾记报局刊印的“普及本”。包括神、倚、鸳、飞、白、素、侠、天、笑,是没有鹿鼎记和越女剑的。包括一回一册的“薄本”,和四回一册的“厚本”,也不全是邝拾记负责出版和发行。有时候是武史出版社出版、邝拾记发行,总之正版与盗版掺杂其中,据说令金庸先生也很头痛。
二、修订版
1970年到1980年,金庸先生创作《越女剑》的同时,着手修订所有作品,封笔后又用近8年时间,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
明河版
在香港地区,金庸先生首次授权给明河社出版。金庸先生本人是明河社的董事局主席,明河社负责香港地区金庸全集(包括散文社论)的版权。
明河版
明河版的平装本,是金庸先生亲自监督付印的,每册前面都有精美插图,印刷铅字排版的底板至今仍在,纸张采用环保纸,颜色淡黄,柔软轻盈,装帧使用锁线胶装,书本墨香极浓,加之不像内地对涉及政治的内容略有删减,算得上是所有金庸小说版本中最原汁原味的母版,爱书之人当然是爱不释手。
明河版
三联版
在内地,金庸先生将“新版”授权给三联书店出版发行,故“新版”在内地俗称为“三联版”(36册,1994年起)。“三联版”是内地最早得到金庸先生授权的金庸小说,先后有平装本和“口袋本”,在读者中影响巨大。
三联版
“三联版”的封面均采用古画。譬如《天龙八部》五册,一、二册选用明代周臣的《春山游骑图》,三册选用明代朱端的《烟江远眺图》,四册用的是明代刘钰的《夏云欲雨图》,五册用的是明代戴进的《洞天问道图》。
明代周臣的《春山游骑图》
明代朱端的《烟江远眺图》
明代刘钰的《夏云欲雨图》
明代戴进的《洞天问道图》
其实除了“三联版”,内地还有一版是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的《评点本金庸武侠全集》(36册,1996年起),曾经获得金庸先生的授权,但因为评点问题与金庸先生本人及其代理方发生纠纷,后来双方达成了和解。因为官司问题,所以该版本的销量较少,影响力也较小,销量和影响力远远比不上同期的“三联版”。北京文化艺术社的版本除了正文外还有评点,这是该版本区别于其他版本的最大特点。
另外,在“三联版”之前,其实还有一个版本已经在内地出版,只出了三本,分别是倚天、鹿鼎记和天龙八部,不过并没有获得金庸先生的授权,它就是宝文堂版,宝文堂书店的知名度并不高,现在也早已不存在了。
宝文堂版
宝文堂创办于清道光(1821年至1850年)年间,原址在崇文门外东打磨厂街东口路南,开始是个印刷、经营账本的账簿铺。清同治四年(1865年)改营图书成为宝文堂书铺。主要编辑出版城乡广大群众喜读的通俗读物及历书。
还有,经查阅网络上的资料,说“三联版”是内地最早得到金庸先生授权的版本也未必正确,内地最早的版本,是金庸先生授权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书剑恩仇录》(1985年),整整比“三联版”早了9年。可惜只有一本,其它并未授权。
远流版
在台湾地区,1980年,金庸先生将“新版”授权台北远景出版社出版,共计25开15种36册,其后则由远流出版社接手,这是流传最广、最普遍的版本,包括网上流传的「远景白皮版」、「远流黄皮版」、「远流花皮版」。远景的版本与远流的版本是同一版,只是封面及装祯有所不同而已。
三、新修版
2001年,“三联版”版权到期,由于续约费用未能达成一致,金庸先生将版权授权给了离香港更近的广州出版社,由广州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联合出版新版《金庸作品集》。从此《金庸作品集》告别了“三联版”,进入了“广州版”时代。
新修版的软精装款
与此同时,1999年,金庸先生又开始修订小说,定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至2007年6月全部修订完毕。2008年,广州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联合推出“新修版”的平装版,封面绘图是董培新老师,其绘制的70余幅金庸作品封面绘图中,有两幅尤其出名,分别是《书剑恩仇录》里的《乾隆皇西湖选妓》和《天龙八部》里的《聚贤庄血战前夕》。
《乾隆皇西湖选妓》
《聚贤庄血战前夕》
2009年,广州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开始跟朗声图书合作,推出新修版的软精装款。
四、朗声旧版
在“世纪新修版”出版后,在读者中争议很大,而且“三联版”被捧成经典,却早已绝版。于是我们看到了后续所谓的“朗声旧版”,号称集合了“三联版”、香港“明河版”和台湾“远流版”的文字精华,先在京东推出(2011年)。封面是姜云行和王司马的插图。想看回“三联版”的可以考虑入手“朗声旧版”,这版的小说里还叫“降龙十八掌”,王语嫣也还没有离开段誉。
而“朗声”又是怎么回事?目前市面上的金庸小说大多都带有“朗声”,因为目前金庸小说在内地的版权是由朗声图书公司全权代理的,“朗声”即该公司的简称。
上面这些版本基本都是经过授权的正版,其实金庸小说在内地未经授权的盗版也相当的多,还有很多假借金庸先生之名的伪作,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百度贴吧上一篇名为《金庸小说版本知多少?》的普及贴。
至于现在淘金庸小说回来读,首选的版本应该是香港明河社原版的精装重印版。一来这是香港明河社旧版平装本的精装重印,内容无阉割;二来情节与人名都基本没有改动,只是修改了文字上的各别漏失之处。当然,缺点就是价格较贵,且为坚排繁体。
仅记于2018年11月11日22时45分。
感谢您阅读“荆棘鸟”,这是一个普通法律人对生活和工作的肤浅感悟与不成熟思考。如果您觉得图文有点儿意思,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共号”,再点击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jlzxllawyer,或长按二维码关注。如果想阅读过往文章,可点击“查看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