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朝文人都很有风骨?

古文是个好东西,去里面可以寻找到光辉熠熠的古人。

说到宋朝,给人的第一影响是羸弱的。因为没有强大的武力,对于此有很多的原因,不是今日讨论的重点。其实宋朝的真实面孔远远不是如此。这就如同当你听说一个人,甚至认识一个人,你所真正能触及的不过是这个人真实面孔的十分之一。如若了解一个历史时期,也需要精细的了解,她可以是抽象的,因为时间遥远不可及;但她更应该是具象的,因为无论是诗词典籍,还是那些历经沧桑的文物,他们是的的确确存在过的。
说起宋朝,你第一个会想到谁?我会想到的是那一个个的文化名人。譬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范文正公;又如畅论”小人无朋,君子无党“的欧阳文忠;再比如,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园乞儿的苏东坡。这样的人数不胜数。到了仁宗朝可谓盛极一时。

拥有这样的文学巨子是一个时代的荣耀。今天我们要谈的是宋朝的文人和其他朝代比较,既没有魏晋时候的隐逸,也不像明清文人的犬儒,而独有一股浩然之气。

宋朝的文人不仅仅是文人,更是经世致用的政治家。北宋张载著名的横渠四句,足以照耀千古。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他们是这样说的, 更是这样做的。

公元1043年,范仲淹主导“庆历新政”,同行者有富弼韩琦欧阳修;

公元1069年,王安石主导“熙宁变法”,虽众人反对,但不畏人言,提出著名的“三不畏”。

苏东坡多次因为自己的耿直触犯当权者,每次被贬谪到一个地方,都要造福一方人民。

宋朝文人的风骨不仅流传在那些故事里,更流传在千古的诗文中。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安石在变法受挫的情况写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苏东坡在人生逆境中依然不该豁达名士本色,一日他在游赤壁后,醉书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为什么宋朝的文人会有如此的风骨?整体上体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呢?

我想有以下一些原因。

首先宋朝对于文人宽松的环境。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鉴于五代乱世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采取了“重文轻武”的国策。整个北宋一朝,武将被极大的压制,做到宰相一级的武将只有狄青一个,最后还被言臣猜忌而死。

对于武将是及其悲哀的,但对于文人来说,宋朝可谓是一个理想的时代。宋太祖极重文人,提出了宋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刑不上士大夫的理念。有宋一朝,对于文人最重的刑法不过是流放三千里。(苏轼时常被贬,最远被贬到儋州,今天的海南岛,算是最重的刑法之一)

正是因为这样宽松的环境,才使得宋朝有了绚烂的文化。

其次宋朝承接唐朝儒学道统,自唐朝韩愈柳宗元起,文人文章注重经世致用之道,这就是所谓的“新古文运动”。到了北宋,文脉相承,有了著名的唐宋八大家。

思想领域,经历唐朝儒释道的三教融合,北宋的儒家开始有了新的发展。比如著名的北宋四子,张载、程颐、程颢、周敦颐。他们开始融汇三教,兼合禅宗,开创了儒学的新境界。到了南宋,有了朱熹“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大爆发,到了明朝王阳明创立六祖慧能式的”禅宗“心学,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念。

有了这样的传承和风骨,使得北宋的读书人个个都很有担当。他们仿佛天生具有一种使命。这种使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第三,北宋极重教育。胡瑗,孙复、石介等人积极在民间开办学校。胡瑗“白衣而为天下师”。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胡瑗在苏州、湖州一带任教实行的教学方法史称“苏湖教法”,宋仁宗庆历中,朝廷兴太学,“诏下苏、湖取其法,著为令于太学”。

唐人杜牧在《阿旁宫赋》的结尾写道: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我们研究历史,就是为了察往而知今。今日的知识分子和宋人比,不知相差几何?文人如果仅仅变为粉饰太平的工具,那么和鹦鹉无异。我始终觉得,我们所追求的不应该是美美与共,而应该五光十色,毕竟有了不一样的声音,社会才会思考,才会进步。而当今知识分子应该去反思,他们有没有愧对知识分子或者专家这样的头衔?

今日的风骨哪里去了?为什么会失去呢?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北鱼先生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为什么宋朝文人都很有风骨?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