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读书分享活动

2022年7月30日晚7时,阿城女子读书会第67期读书分享活动于线上如期举行。本期分享的书目是卡勒德·胡赛尼的《灿烂千阳》,由刘丽红老师推荐。本次分享会由副会长王丽虹主持,李春磊会长作总结性发言。分享会历时两个多小时,共有八人参与分享,三十余人聆听。分享内容丰富、思考深入全面,解读个性化,语言流畅,思维逻辑性强,富有启发性。会员们一致认为,读书会历经六年每月分享一本书的活动,层次不断提高,收获越来越多。

作者简介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3月4日),出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移居美国,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其代表作品有《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唱》等。2016年1月22日,卡勒德·胡赛尼位列2015“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外国作家榜前三名。作品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2006年,因作品巨大的影响力,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他还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为阿富汗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内容简介

《灿烂千阳》延续了胡赛尼以情动人的细腻写作手法,描述了阿富汗两个女人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私生女玛丽亚姆在阿富汗一个偏远贫穷的地方长大。十五岁生日时母亲自杀,父亲也仿佛陌路。她成为喀布尔中年鞋匠拉希德的妻子,一直生活在动荡年代的家庭暴力的阴影下。十八年后,战乱仍未平息,少女莱拉失去了父母与恋人,被迫嫁给拉希德。两名阿富汗女性各自带着属于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重压,心底潜藏着的悲苦与忍耐相互交织,让她们曾经水火不容,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般相濡以沫。

书名由来

1627年一位叫做米尔扎·穆罕默德·阿里·赛衣伯的诗人,在归途经过阿富汗喀布尔城的时候,用波斯文写下对这座城市的热忱,慷慨地用一千个灿烂的太阳来比喻美丽的喀布尔少女。将近四百年之后,生于这座城市的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用小说刻画这座古老的城市和其中的两位女子。小说的结尾描写到:“玛利亚姆就在莱拉的心中,在那儿,玛利亚姆发出一千个太阳般灿烂的光芒。”

苦 难 中 爱 的 救 赎

——有感于卡勒德·胡赛尼的《灿烂千阳》

刘 丽 红

读胡赛尼的《灿烂千阳》,不能不探究这本书的书名与主题的关系,我理解的“灿烂千阳”是苦难深重的阿富汗人民长期以来渴盼的光明和温暖,是静待千疮百孔的喀布尔恢复古老的生机;是玛利亚姆在苦难中对生活满怀不朽的希冀,是她用爱来救赎的那种坚定与勇敢;是莱拉活下去的美好盼望,是她心中又一个新生儿好听的名字……

胡赛尼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两个关键词——苦难和救赎。这种苦难是小说中描写的战争、贫穷、种族歧视、男权社会……这些早已经显而易见。这里我所说的苦难,是隐藏在每个人的心里,或者说是一种对他人的误解和偏见。有时这种苦难会让你付出一生的代价甚至是生命。这部小说用温婉细腻的笔调叙述了两个女人被迫嫁给一个丈夫,在家庭与战争的苦难中艰难度日的经历。其实在这之前,在阿富汗那样苦难深重的国情中,她们在童年乃至少女时期,都已经各自与自己的家庭结下了难以化解的矛盾。

玛丽亚姆是女佣娜娜和富商扎里勒的私生女,从小生活在赫拉特附近山村的一个小泥屋。扎里勒每个星期四到泥屋探望她们母女。娜娜虽然很爱女儿,但对自己被遗弃的遭遇耿耿于怀,始终给女儿灌输这样的观点:扎里勒对你的好是假的。娜娜讲述了很多有关父亲漠视她们的故事,她用半生积累的经验,用自己偏执的方式在保护女儿,压抑着女儿幼小的生命。玛利亚姆不理解也不相信母亲的话,反而觉得和父亲在一起很快乐,幻想在父亲家里可以体会到父爱,可以和父亲的其他孩子一样看美国电影,吃冰激凌。娜娜哭诉,不让女儿离开她,离开她她就会死,玛利亚姆默默不语,甚至心想:“你害怕我过上好日子。”

玛丽亚姆的生活在她十五岁那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母亲因玛利亚姆独自去寻找父亲而自杀身亡,而父亲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地位,无情地把她许配给四十五岁的修鞋匠拉希德。自从父亲把她远嫁的那天开始,玛利亚姆就在心里埋下了仇恨他的种子。当父亲扎里勒说“喀布尔很美丽,我会去那看你的”时候,玛利亚姆决绝地说:“不,不,你别来,我不想看到你,你不要来,我不想听到你的消息,永远不想。永远。”“你和我到这里就结束了,和我道别吧。”这是玛利亚姆和世上她唯一的亲人的最后诀别。此后扎里勒来看过她一次,等了几个小时,她只在窗帘缝隙里偷看他一眼。至于父亲的信,她留了几天,最后还是一眼没看,撕得粉碎丢掉了。这些描写可见玛利亚姆对父亲的失望与绝情。

战争、饥荒,使全家陷入困境,玛利亚姆在走投无路之时,终于下决心打电话寻求父亲的帮助,可是那时扎里勒已不在人世了。此时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现在,玛丽亚姆为她年轻时那愚蠢的骄傲而后悔不已。她希望当时她请他进屋,请他进去陪他坐下,让他说出他想说的话。这样有什么害处呢?他是她的父亲,他曾经不是一个好父亲,这没错,但时至今日,和拉希德的恶毒比起来,或者和他已经见识过的那些男人之间彼此冲突的残暴比起来,他那些错误显得那么平常,那么值得原谅,她希望她当初没有毁掉他的信。”

救赎是胡赛尼一直都在探索和深入的话题,从《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到《群山回唱》都是如此。有人说,读书就是遇见自己。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都会在不经意间对最亲的人造成很深的伤害,当时我们可能没意识到,等到发现已经来不及弥补了。面对那些突然涌来的羞耻感和负罪感,可能我们都需要用很大的代价,也无法原谅和宽恕自己。因为那个你深深伤害的人已经不在了,或是已经无法接受你的赎罪。就像玛丽亚姆无意间的一个执念导致了她母亲的死亡。《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下意识的恶意导致了哈桑一生的悲剧,直到哈桑死去,他都没法对他说一声对不起。再比如,《你好,安娜》中的素心,因为年轻时的嫉妒,隐藏了安娜保存的笔记本,为此也付出巨大的代价去救赎。其实,胡赛尼作品中让我们看到的救赎,并不是改变过去,而是要改变我们对于生活、对于人性的那些偏见。让我们当下立刻醒悟人生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要咬着牙和过去的痛苦断绝关系,把全部的悲痛化作当下的动力,这的确是很痛苦很漫长的一个过程,但却隐藏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救赎,也许就是经历苦难之后学会斩断痛苦,学会自我拯救,最后才能如释重负。

莱拉和自己的母亲也产生过难以弥合的裂痕,又因为战争的原因,即将面临着与青梅竹马的塔里克的分离。塔里克几乎是莱拉那时生活里唯一的光亮。直到听说塔里克死去的消息的那一刻,她的灵魂被掏空,才理解了母亲当年听说两个儿子在战场牺牲时的失控状态,理解了母亲眼里没有她这个女儿的失魂落魄。相比之下,父亲更关注女儿的成长,因失去儿子而更加珍爱莱拉。我想,如果当年母亲像父亲一样疼爱并陪伴在莱拉身边,如果莱拉没有发现自己怀有身孕,她会不会逃出拉希德的魔掌……

当然,本书的情节安排极其巧妙,自然有其合理性。两个不同时代,几乎相差二十岁的女人,同处一个屋檐下。我们能够体会到,玛丽亚姆和莱拉最初都是充满防备的,她们俩就这样在冷漠对峙中消磨着日子。

当玛丽雅姆看到莱拉忙上忙下,用温柔的目光注视孩子的时候,她的心也会莫名地柔软一下。她也想起了自己怀孩子的时候心里是多么地温暖。当阿兹莎挥舞着小手扑向她,把小脸儿埋在她脖子中,玛利亚姆嘴唇上挂着既迷惑又感激的微笑,她从未碰到如此需要她的人。从未有人如此天真地、如此毫无保留地向她表达爱意。玛利亚姆这一生所遇非人,多年来心如死灰,谁料却在这个小小的生灵身上找到了人世间的真情。莱拉和阿兹莎简直就是玛利亚姆枯竭生命中两朵娇艳的花儿,唤醒了她生命中的爱与美好。

而莱拉虽然非常憎恶拉希德,曾一度想试着毁掉她腹中的的胎儿,但最终还是停下了杀戮的手。她理解了母爱,读懂了玛利亚姆,看到了阿富汗到处都是血迹斑斑……她们就这样在各自苦难的命运中找到点点滴滴爱的光亮并点燃难已割舍的深情厚谊。玛利亚姆给阿兹莎缝制衣裙、布娃娃,莱拉给她扎辫子,她们在月光下喝茶、聊天、吃甜饼。莱拉难产时,玛利亚姆为争取时间抢救孩子,在医院里拼命挤进拥挤不堪的人群呼喊医生急救,主动承当了莱拉母亲的角色。

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悲剧还是发生了,拉希德得知塔里克来访,丧心病狂,毒打莱拉,几乎要把她掐死。这时候,玛丽雅姆出现了。她站稳了脚步,双手抓紧了铁锹的把手。在观察拉希德的表情之后,毅然决然地再次举起铁锹,这一次,她使尽了浑身的力气,向拉希德砍去。这致命的一击,震撼得令人窒息。在这里,你无法用道德的尺度来衡量玛丽娅姆杀死丈夫的这个行为,因为玛丽雅姆一辈子都在受别人的摆布,这是第一次,她能够真正地做出一个决定。

为什么玛利亚姆最终选择了独自承担一切,勇敢地奔赴刑场?也许就是因为在艰难跋涉的苦难中,她理解了生活真实的样子,理解了母亲的痛苦、父亲的无奈,也理解了她自己的命运。她是那么弱小卑微地存在,却在爱的救赎里,活出了一种荡气回肠。也许救赎就是用很多的代价去时刻质问自己内心的罪恶与耻辱。到最后你会发现,你完成的自我救赎的方式,其实就是一种自我修炼,就是要学会超越我们自己身上的局限和偏见,去理解那些我们曾经因为无知而无意间伤害过的人,从而去学会真正地爱别人。

这便是《灿烂千阳》这部作品给我们最好的启示。玛利亚姆在苦难中积聚的爱的力量如灿烂千阳,普照阿富汗的每一寸土地,照亮莱拉未来的人生,也鼓舞着万千读者……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灿烂千阳》读书分享活动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