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生命的灯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

点亮生命的灯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

宋汝娟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引领你航行的灯塔,高高地耸立在我们无限向往的巅峰,让我们终其一生为之追逐、奋斗。美国作家弗朗西斯•司格特•菲兹杰拉德写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便是如此。

盖茨比出生于美国20年代一个贫寒家庭,但他从小就热爱学习,有意识、系统地训练自己。他以成功人士富兰克林为榜样,也为自己制定了个人规划,并为之努力奋斗。“他不择手段地从事各种有悖法律的勾当,终于有资本跻身于上流社会。”在美国东部象征富人区的西卵买下了一座豪华别墅。每逢星期六的晚上,他家门前总是车流不息、屋内高朋满座,甚至百老汇的明星都慕名而来。他无偿地为他们提供纸醉金迷的欢乐场所,酒乐升歌,甚至通宵达旦,期盼有一天能够找回因贫穷而失去的爱情。

刚刚读完第一遍的时候,觉得小说用这样的名字是否有些夸大其词了!直到对书中的某些章节又细细地反复阅读,才深刻领悟到作者的深意和它的真正价值所在。

首先,小说作者深刻地批判了美国梦。被许多美国人引以为国民精神的美国梦,即任何人在美国,只要足够勤奋,坚持不懈地奋斗,便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然而在菲兹杰拉德的笔下,以杰伊•盖茨比为代表的梦想并未给他带来幸福快乐的生活,却因为想挽回失去的爱情而付出生命代价。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其次,作者也从不同角度对主人公的为人做了充分的肯定。“宴会上香槟总是满溢的,但他本人却从来不喝酒;尽管在他的舞池里,红男绿女总是玩得尽兴,但舞技精湛的他却只跳过一次——和他的心上人黛西。大部分时间都是站在台阶上冷眼旁观。”他的这种身处繁华与喧嚣中能得以静气的处事哲学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宽敞的别墅只会反衬出他的空虚,盛大的宴会只会烘托出他的落寞。”

最后,书中最具价值的是倡导了人们在生活中、道德上的自省:“从不随便评判别人。不去评判别人就是对别人怀有无限的希望。”是的,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冷暖自知,没有感同身受永远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汤姆•布坎南出身名门贵族,毕业于耶鲁大学,年纪轻轻便是全国知名的橄榄球健将,光从其光鲜的外表看他绝对是个值得尊敬的人物,但到了小说最后,尼克却几乎连手都不愿意跟他握。”“他寻花问柳成性,满肚子男盗女娼竟然能装得如此道貌岸然。”盖茨比是个来历不明的私酒贩子,虽然很有钱,但是衣着打扮却特别俗气,常被那些喝着白兰地白吃他菜的人耻笑,但到最后尼克却说:“他们都是烂人,那帮浑蛋全部加起来也没有你高贵。”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盖茨比有着坚守道德底线的做人准则,也是作者提倡的美国中西部淳朴的传统伦理。“诚实和良知,是普世偕同而且永不改变的。”

在黛西因情绪失控而撞死布坎南的情妇梅朵后,由于害怕而推卸责任,而深爱她的盖茨比却肯为她承担责任:“车是黛西开的,但我当然会说是我开的。”在黛西出事后,盖茨比一整晚都守候在她的窗外,直到凌晨四点他才回家。对她来讲,他的爱是无私的,是深到骨髓里的,然而却也是错到无药可救的:昨日永远无法重来,一味无休止的纠结过去无异于浪费生命,没有任何意义。由于汤姆的嫉恨,他把责任完全推到盖茨比头上,误导梅朵的丈夫威尔逊开枪杀死了盖茨比,威尔逊最终也以自杀结束生命。

小说最后说:“他第一次见到黛西家码头末端的绿灯时,肯定也万分惊喜。他走过漫漫长路才来到这片蓝色的港湾,肯定觉得梦想离得非常近,几乎伸出手就能抓得到。他所不知道的是,梦想已经落在身后,落在黑暗夜幕下连绵不绝的美国平原上。盖茨比信奉的那盏绿灯,是年复一年在我们眼前渐渐消失的极乐未来。我们始终追不上。”虽然如此,但却是我们一直努力寻求的希望之光!

读完这本发人深省的好书,真的是感慨良多,作家梁晓声说过:“一个人最大的教养是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无论亲疏远近,能做到这四点,那么你就是一个活得最通透、也最自由的人。

愿我们心中的绿灯能够照亮未来的路。行有所止,才能行稳致远!

作者简介:

宋汝娟,阿城作家协会会员,阿城女子读书会会员。热爱书法,喜欢写作,旅游。与书相伴,岁月无憾!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点亮生命的灯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