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人物刻画和语言艺术

邓雪梅

本期女子读书会推荐的书目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传世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以旁观者尼克的视角,记叙了一场金钱浪漫史的狂欢到落幕。作家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迷惘一代的代表人物,其创作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一个片段或缩影。小说中的人物代表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爵士乐时代富有的享乐主义者,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社会的种种腐败现象进行了详尽入微地描绘和酣畅淋漓地批判,贫苦的农民背井离乡,贵族阶层物欲横流享乐至上,普通人的道德被打上金钱的烙印,传统信念沦丧,沉迷于虚无缥缈的美梦之中。此文以尼克、盖茨比、黛西的人物形象切入,分析一下小说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魅力。

小说以尼克的口吻娓娓道来。尼克是一名刚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还保留着相对的天真和温和的本性。随着与身边人物的深入接触,他变得善于察言观色,善于伪装和保护自己。他是整个人际关系网的核心,也是小说中重大变化的亲历者。尼克被盖茨比的聚会所吸引,并最终赢得了进入内部圈子的邀请。他帮助安排盖茨比和黛西的团聚,促进他们再续前缘。他见证了其他人物的悲惨纠葛,见证了盖茨比身边从众人拥趸夜宴狂欢到凄凉无人的葬礼。

盖茨比是一位沉默寡言的年轻百万富翁,出身于美国中西部的卑微家庭。作为一个勇敢的野心家,他抓住一个让自己逆袭的机会,剑走偏锋,聪明机智,游走于各类财富权贵游刃有余,积累起大量财富。用他父亲的话说,他从小就有自己的人生梦想。他从小就知道自己非凡夫俗子,自己注定成就非凡。盖茨比最初是以尼克神秘的邻居出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盖茨比的过去慢慢被揭开。当他还是一个年轻的士兵时,他爱上了富有的黛西。从那时起,盖茨比的所有行为似乎都是由那种专一的、甚至是幼稚的爱情驱动的。尽管盖茨比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他的理想主义热情之火无法与社会的痛苦、冰冷的现实相抗衡。盖茨比很清醒,财富不是他的目的。他清晰地知道,财富带来的欢愉是如此的空虚和短暂,他渴望的是践行自己的诺言和实现最初的梦想。

正如在与黛西初次认识的时候,他告诉自己的那样,“如果我吻了这个女孩,我知道我将像上帝一样失去了自由”。在黛西撞死人之后,没有丝毫犹豫,以一己之力抗起所有罪名;为怕黛西受到伤害而不顾自己安危,整夜守在黛西家门外。那个时候不知道他想没想到,最终伤害他的正是黛西和她的枕边人,黛西是盖茨比追求人生美梦的寄托和具象,他为她担当罪责,付出生命,黛西却连他的葬礼都不肯出席,讽刺至极。

黛西改变了盖茨比的一生,她是他华丽美国梦的终极实现。与其说盖茨比一生深爱黛西,不如说盖茨比为自己构造了一个想象中的黛西。想象中的黛西分别五年依然像初识时那样高贵纯洁、初心不改,始终只爱盖茨比一个人。纵观全文你会发现这不简单是一个鸳梦重温的故事,实际上盖茨比追求的不是一个女人,一份爱情,而是他的人生理想。盖茨比是美国梦新贵一代的代表,诚信、担当、勇敢执着追求自己的美国梦,却没有看清楚梦最开始的扭曲与丑陋。

小说的女主,漂亮富有的黛西是一个年轻的社交名媛。黛西自恋、肤浅、虚荣,但她也很美丽可爱。黛西第一次遇见盖茨比是在她还是一个初入社会的少女时,当时盖茨比是一个军官,正在前往欧洲前线的路上。两人一见钟情,维系了一种短暂而浪漫的关系。在盖茨比离开后,黛西嫁给了粗鲁但有权势的汤姆。然而,当与盖茨比重逢后,她又不顾一切爱上了他。他们短暂的浪漫插曲并不能克服黛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社会地位的渴望。盖茨比最终成为被黛西放弃的一场旧梦。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在英文文学中地位极高。这部小说,不但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文辞的优美也是其主要特点。语言文字的风格韵味于一篇小说来说,就像我们身上的时装,风格迥异,各美其美。在此我撷取了文中片段,分享一下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创作语言之美及姚乃强的译文特色。

小说女主黛西出场前的渲染,神秘而浪漫。“在一个清风拂面,暖意洋洋的黄昏时分,一幢红白相间的别墅,面朝大海,俯瞰海湾。草地从海滩开始,一直延伸到前门,越过日冕、砖道和鲜花怒放的花圃。一溜绿油油的青藤沿着墙边飘然而起,一路向上爬去。房子的正面是一排法式落地长窗,此刻反射出闪烁的金光,敞开着迎接午后暖洋洋的风。窗门半开着,外面碧绿的青草仿佛悄悄地长到房子里来了一般。一阵微风吹进屋子,就像掠过海面时那样。”

我想这样一幢面朝大海日暖花开的别墅,这样有风穿堂绿草清香的午后,是我们每个人悠闲时光的标准设想。不要忘了,这是菲氏1934年的描述,放在今天依然可以引领时尚。远离喧嚣,可以在大大的床上睡到自然醒,朦胧睡眼被阳光热情地叫醒之后,起身在草地和海滩之间穿行,去海边野钓,在吊床上望着阳光穿过树叶缝隙久久地发呆。他如此描述夕阳中温婉的女子,“看着夕阳余晖落在她容光焕发的脸上,渐渐退去,每一道光线离她而去时都是依恋惆怅,”这样细腻而温柔的叙述,极易唤起我们心底的共鸣,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都会有这样的片段,夕阳余晖中,她或者他的面庞焕发着此生难忘的光辉,那一瞬天地失色,你的眼中只有他。

还有一段描写夜色的。夜宴狂欢结束,曲终人散。“一轮圆圆的月亮正照在盖茨比的别墅上,夜色依旧美好,花园依旧灯光灿烂,而欢声笑语已经消逝。一股突如其来的空虚似乎正从窗户和巨大的门里流泻出来,给予主人的身影一种完全离群孤寂的形象,他这时正站在门廊上,扬臂举手摆出道别的姿势。”后来的某一天作者揭秘,那个六月的晚上,他仰望的不仅仅是天上的星星,还有海湾对面的黛西。这一段繁华与落寞交相辉映,万千人前你有多显赫,万千人中你就有多孤寂。这样的情景是很多影视作品中惯用的镜头。觥筹交错之时,总有一个孤单忧伤的身影,他拥有数不清的财富和人气,内心却无比凄凉,相伴左右的只有自己的背影。菲氏的语言之美,语境之美,可见一斑。

菲氏的语言极富魅力,让人回味。譬如他写“风已经停息,留下的是一个喧闹明亮的夜晚”;他写汤姆和贝克小姐,“两人前后相隔几英尺暮色”。当然他的语言也不失隐喻和暗讽,譬如对于盖茨比宴会上的那些客人,他写他们的虚伪,“整个空气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脱口而出、转眼便忘的打趣和寒暄。”多么深入生活才能有这样的活灵活现的展现。脱口而出转眼就忘,多少假装热情的寒暄,多少应酬的点头之交就是这样的,脱口而出的恭维,转身忘了彼此在哪里曾见过。

他写盖茨比和黛西相遇后盖茨比的表现和心理,又是那样真实得令人不寒而栗。五年之后再见,黛西有些时刻远不如盖茨比梦中那样,为此他解释那不是黛西的错,是盖茨比的梦幻过高过大,超越了黛西。他以一种创造性的激情投入这个梦幻,再多火热的激情或青春活力都难以消除在一个人凄苦忧郁的心里所能集聚的一切情思。是啊,有些时候我们和别人相处得不愉快,不是他们或者我们不够好,而是自己幻想太高,激情投入太多,要学着不那么在意,放低自己,放轻别人。

最后谈一谈这部小说对金钱至上主义的批判和揭露,《了不起的盖茨比》也被称为金钱浪漫史,小说对金钱的负面作用作了深刻地描写,它让我们看到金钱对小说中主要人物和社会的巨大腐蚀作用,建立在金钱之上的关系,无论是友情爱情或者其他亲密关系,没有道德基础,一朝坍塌,经不住任何考验。小说通过人物命运的描写,提醒我们拜金主义的可怕,无疑是一部伟大的警世与醒世之作。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人物刻画和语言艺术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