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历史的肩膀上,遥望未来 -----读《千年一叹》有感

站在历史的肩膀上,遥望未来

—- 读《千年一叹》有感

王婷婷

在郭丽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这本由中国知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所著的《千年一叹》。合上书本,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仿佛爱琴海海岸凉意爽然的风,总是撩起耳边的鬓发。背脊后面也似乎时常感受得到,埃及大漠上传来的阵阵苍凉。

之所以有如此真实的感受,我想是缘于余秋雨先生笔下自然流淌的文字,呈现给读者的一种现场感。相比于过往所读的那些死气沉沉的,或者说毫无生气的参考文献,作者这种以日记的形式,即刻表达和传递自己所见所思的文字,产生的代入感是极强的。

这让我仿佛跟随着作者笔下那些没有经过刻意润色和加工的文字,一路贴地穿越了很多恐怖主义蔓延的地区。拜巡了三大宗教的发源地。近距离地触碰到了,除了中华文明以外的,其他的古老文明。亦仿佛一段段古老的文明,就在自己的眼前,灿若星河。而后又转瞬走向落寞与衰败。只留给后世满目的疮痍与一地的悲凉。这种触摸历史的真实感,特别令人心动。同时,也足以令人生出锥心之痛。

这本书带给我的第二个感受,是落差感。或者也可以称其为差异感。当我读到作者作为一个在中华文明滋养下的中国学者,静静地站在那些异邦的历史遗迹之上,生发出东方式的疑问和思考时,一种文明之间的对比,使我的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落差感。尤其作者,还是来自于几千年之后。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再加上时间上的巨大沟壑,带给我内心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另外,再联想到这些古文明曾经创造的不可复制的奇迹,比如,古埃及举世闻名的胡夫金字塔,它除了规模宏伟,令后世难以企及以外,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与其构造相关的一些神秘数字,竟和今天很多的科学数字“恰巧”吻合。

而克里特岛上著名的克诺撒斯宫殿遗址,又刷新了我对远古生活的想象和认知。那里有相当现代的排水系统,舒适方便的卫浴系统。带给人的感觉是,仿佛时间一下子停滞。现代人一脚迈入了几千年前,抑或古老的文明一下子跳跃到了现代。给人一种千年即现在,现在即千年的错觉。原来,现代文明与古老文明之间,是有可能冲破时间与空间的阻碍和局限的。

这种盛衰的变化,古今的对比,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等,带给人的心理上的落差感非常强。而正是这种差异间的摩擦,悄无声息地完成了跨越时空、跨越文化的精神交流。

余秋雨先生当然是非常地重视这种差异之间的碰撞的。在这本书的自序中,他就写出自己这样一种宏愿。他希望站在其他的古文明的历史遗迹之上,寻找华夏文明,并试图思考其他文明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

因此,当他站在爱琴海岸,在公元前五世纪的遗迹旁时,他开始默默地遥想当时的时代。当海的一边徘徊着埃斯库罗斯,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伟大的人物时,我们东方则闪烁着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等思想家智慧的光辉。而古希腊悲剧又与中国的老子,孔子同龄。

当我们思考古老的西方的建筑文化,通过那么多恢弘无比的建筑,我们或许可以推测出当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了彰显人的创造性,人类不惜强行介入,完全漠视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意境关系。由于文明的过度堆积,自然生态难免受到伤害。这时,我们历来讲求天人合一,注重自我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中国文化,就显然更具有发言权。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已消亡的古老文明,无一例外地,都曾在历史上极度璀璨过,绽放过。但是,它曾经有多么的强盛,就在历史的面前呈现了多少的脆弱;过去怎样的荣耀,如今就怎样的伤痕累累。历史留给后世心动和心痛的指数永远都是守恒的。而这些感受,和我们中国盛极必衰,至强至弱的哲学思想,又刚好吻合。面对西方宗教极端主义,似乎让我们领悟到,中国人长期以来崇尚的中庸之道,对我们的性格塑造发挥着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古老文明面前,我们始终是有一个坐标和一个比较的。虽然中华文明与其他古文明之间,在遥远的过去,明显是缺少交流的,也缺少实质性的交往。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各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对比之下,找到中华文明存在的价值。

梁启超先生曾把中国历史分为三个大段落。一是“中国之中国”,这个阶段,中国完成了自我认定。二是“亚洲之中国”,中国领悟到了亚洲范围内的自己。三是“世界之中国”,中国渐渐知道了世界,了解了世界上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种换个方位来了解自己,以一个更宏观的视角来认识自己的做法,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站在异邦文明的废墟前,我们并不是百分百的旁观者。中华文明需要站在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在世界文明下的自己。我们了解距今几千年的文明史,思考古老文明与我们现在之间的关系,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面对未来的发展,更好地沉淀自己,坚实而从容地走好当下的路。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站在历史的肩膀上,遥望未来 -----读《千年一叹》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