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最真实的人性
——读《张爱玲传》有感
宋晓琴
我已经很少为一件东西或事物感动了,读了含瑛的《张爱玲传》,掩卷的那一刻,眼泪却止不住流了下来,爱人问我为啥哭,我也不知所以,只觉得内心阵阵隐痛,哽咽不止,竟至于号啕起来。
我在问自己,张爱玲的什么东西让我感动、疼痛、嗟叹、五味杂陈、唏嘘不已?是她天才的触觉、悲惨的命运、还是超然而不被世人理解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
似乎都有,似乎又都不仅仅是。于是我在想,影响张爱玲一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也许就是她的爱情吧。张爱玲一生有三段爱情。早年和大汉奸胡兰成有三年婚姻,被胡抛弃后与导演桑弧之间有短暂纠葛,中年移居美国后与60多岁的赖雅相依为命了十年。她的爱情常被人垢病,甚至不齿。特别是与大汉奸胡兰成的爱情悲剧,影响了她的后半生,使她不被理解,遭人唾弃,背井离乡,最终在孤独与悲凉中走完一生。
但我想说,如果我们不把张做为一位作家,一个天才,一个政治工具,仅把她当成一个女人来说,她的爱情又有什么不可以理解呢?女人爱一个人,大概是不管他的身份、地位、特别是阶级属性的。就像张爱玲自己所说:“我只是爱你,没有什么目的。”鲁迅先生曾说,文学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的小姐大抵不会爱上满身臭汗的工人。但是,这话有些绝对,满身臭汗的工人也许会真正爱上香汗淋漓的小姐;浑身是土的灰姑娘也可能爱上锦衣玉食的王子。爱情就是这么奇怪,要来的时候不分青红皂白。普通女人如此,张爱玲亦如此。况且,她的童年,父亲堕落、沉沦,嫖妓、抽大烟;母亲极端自我,自私不负责任;继母尖酸刻薄,冷酷无情。这些遭遇的不幸所留下的心里阴影和她过人的才华、敏锐的感知力所带来的常人没有的孤独,都使她更像一只被冷冻的飞蛾,一旦有光的出现,是一定要扑上去的,哪顾得上会不会粉身碎骨呢?胡兰成是那个时代理解张爱玲的人及作品到最高层次的人。他说,张爱玲是“旧上海滩最后一个临花照水的人”。张爱玲遇见胡兰成,大概就有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于是,她自然而然地扑了过去。“你若了解过去的我,就一定会原谅现在的我。”我们没有必要站在道德的高度去苛责一个在那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女孩儿,她受伤的心只是本能地寻找温暖,她孤独的灵魂,只能本能地想遇到一个可以对话的人。
张爱玲早期生存的时代,是一个非常动荡的时代,但她却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尽管外面战火连天,世界天翻地覆,但她对这一切无从感知,她只关注她自己的世界——在大时代冲击下的起伏、波折,幸与不幸。可也正是对这个小世界的深刻体会,她的文字,触及了人生最本质的东西——神秘而不确定。我们也许没有权力要求她必须站在民族的角度、国家的角度去看问题。因为她没有成为战士的土壤、阳光和空气,她只是在新旧世界更迭的大潮中随波逐流、被无情冲击的一粒尘沙而已。只是这粒尘沙有自己的感知和灵性。
张爱玲的文字,我读得不是很多,印象最深的就是《半生缘》,主人公曼桢的命运充满了波折,常常让人意想不到。张爱玲总是打破读者的心里预期,给我们呈现出一个不可知的未来。这些不可知性也正如张爱玲的一生,让人同情,让人哀伤,让人赞叹,又让人目瞪口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谁能知道明天的太阳会不会升起!
张爱玲的天资是敏感的,她以她天生的敏锐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把形形色色的人物最深层次隐密的世界,原生态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类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与悲哀。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是悲悯的,她以冷艳和孤高悲悯地看人生和世界。
我们可以说张爱玲不爱国,在张爱玲的词典里,也许没有国家和民族的概念,但她的爱里有故土和故土上的人。这些人各具特色或优秀或卑琐,或自私或无奈。张爱玲对他们有羡慕有鄙视,有憎恨也有爱,哪怕有些人曾深深伤害过她。
前半生,张爱玲拥有上海滩,上海滩也拥有张爱玲;后半生,世界抛弃了张爱玲,张爱玲向世界关上了天才的门。人类天生的喜欢浪费,尤其是对天才的浪费。我终于明白我之所以痛哭流涕的原因了,我痛哭,哭一个为了片刻的爱而永久受伤的女人张爱玲;我痛哭,哭一个被浪费、被扼杀、被扭曲的天才张爱玲。
但我知道,如果要道尽人生的不幸与苦难,人类的懦弱与悲凉,天才注定要与众不同,受尽磨难。
因为有爱,所以慈悲;因为有爱,所以宽谅。而那些为人类特别是思想领域作出贡献的人,恰恰得不到人们的情、爱、宽谅和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