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司汤达的《红与黑》 -灵魂与灵魂的对望

灵魂与灵魂的对望

──读司汤达的《红与黑》

王亚玲

每有闲暇总是以书籍为伴,它总是无比深情地打开我的视野。如果说生活给予我的是感悟,那么,书给我的便是觉悟,因为书是心灵的垦荒者。生活路上,我是盲者时,书便是牵引我的智者。

读毕司汤达的《红与黑》,心中有种莫名的压抑,那种说不出的感觉并未随着这部世界名著的结尾而消散。于连短暂的一生都是在为可以进入高贵的上流社会而努力,并为之倾尽心机与情感。然而,所谓的上流社会又是什么呢?是黑暗下的钱权交易?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利用?再或是为了某些虚名逐利的资本?回首望去,人类发展史中伤痕与必然始终并存,时代风云变幻,历史的硝烟散去之后,这些是或不是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于连短暂的一生经历说明,贵族社会绝不允许像于连这样一个贫民出身的青年跻身于上层社会的行列,虽然他献出了昂贵代价,仍逃不出被统治阶级毁灭的命运,而最终成为了一场政治牺牲品。这不由得使我联想到当下美国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带给我的诸多思考,显而易见,严重的种族歧视之下,黑人随时都可以被高高在上的白人警察搜查逮捕,最终无辜地逝去,这幕后不知又饱含了多少政治目的,此时此刻,现代的人类文明不禁令人痛恨且令人倍感迷茫。

小说《红与黑》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司汤达的代表作,高尔基说:“司汤达是第一个这样的文学家,他几乎在资产阶级获得胜利的次日,即开始尖锐而鲜明地描写资产阶级内在不可避免的社会解体的征兆及这个阶级的鼠目寸光。”这是司汤达的伟大之处。小说中的于连与作家司汤达是相互对望的,司汤达成长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少年时崇拜拿破仑的征战,侨居米兰时与意大利爱国主义者互有往来,这诸多的生活经历都能从作品中主人公于连的身上得以窥见。

司汤达的最伟大之处要属对书中人物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读罢作品,不禁惊叹作家深度描摹的神来笔力。作品中出色的心理描写充分展现了“人的心灵的激荡和热情的最精细的变化”,司汤达也由此被公认为“心理描写的巨匠”,并获得“近代小说之父”的称誉。

站在历史长河边回顾,《红与黑》乃隔世名篇,小说中主人公于连·索黑尔,似乎一直都是朝前走,犹如一条笔直的线贯穿于作品的始终。汝拉山木匠家、维立叶市长家、巴黎侯爵府,其间虽然取道贝尚松神学院,但经历如梦般的迂回之后,便又回归到主线上来。在于连起伏跌宕的命运中,在他对个人幸福追求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性格和秉性。于连的内心是渴望的,在敬爱的外祖父─拿破仑时代的一位老外科医生的影响下,渴望贫苦木匠出身、经常受到打骂的自己,能够当上士兵穿上军装,建功立业。然而,14岁的他不幸经历了波旁王朝的复辟,贫困的人已经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升官发财了,于是,他在18岁时到了维立叶市市长德·瑞那家中担任家庭教师,面对只将他看成奴仆的市长,他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他决定追求市长夫人,从此开始了他既心惊肉跳又不失美好的生活。他利用爱情又持报复心理,自此,司汤达将众多的心理描写运用到极致,运用到精致。将心境寓于景色当中,将内心的波动融入周围的事物当中,“夕阳西下,决定性的时刻临近了,于连的心跳得好怪。入夜,他看出这一夜是一个漆黑的夜,不由得心中大喜,压在胸口的一块巨石被掀掉了。”这段微妙的心理描写,将于连决定要握住德瑞那夫人之手的情景充分展现出来,于连当时的紧张感跃然纸上。

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于连又拥有既抗衡也妥协的矛盾内心。其捉摸不定的性格特征与众不同,自卑的心理促使他敏感多疑和不断反抗,他不愿意对上流社会的歧视低头,希望自己能和上流社会的人一样。在市长家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平,他既生气又痛苦,他带着一种斗争的心走进市长夫人的房间。在与玛蒂尔德小姐交往的过程中,他总是看不惯玛蒂尔德小姐的傲慢,在他心里,仇恨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他利用他非凡的记忆力和渊博的知识,去进行一场战斗。他的反抗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当老索黑尔介绍他去德•瑞那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于连由于不愿意做奴仆而断然拒绝,虽然后来被迫去做了家庭教师,却又提出了和主人同桌吃饭的要求,显示出他追求平等的强烈的反抗精神。在玛蒂尔德小姐爱上他的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胜利了,仿佛此时他已经是上层社会的人了。他对自己鼓励并且觉得:“侯爵对我的价值已经过去了,结果是汝拉山的木匠占据了重要的一面。”他始终倔强地存有一颗平民的要求尊严的灵魂。

可以说于连的心理反映了时代的普遍心理及人们的精神面貌,司汤达将个人的心理延伸到社会层面上。事实上,于连背诵《圣经》和《教皇论》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赢得老本堂神父谢朗的欢心,在于连看来,老本堂神父谢朗可以成为他今后人生的依靠。由于现实和目标差距巨大,出身卑微的于连一直用虚伪来伪装自己,他一方面对上流社会的自私伪善感到厌恶,一方面又抵挡不住金钱、地位和权利的诱惑,为了获取这些东西,他常常放下心中最可贵的真诚,而以伪善的手段达到目的,此时的于连,丧失了自我,成为非人。这一形象的塑造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鲜明的呈现。

彻底令于连感到扶摇直上的,是在巴黎德·拉·木尔侯爵府的日子,他得到了侯爵的赏识重用。在这里,于连在“阴谋与伪善中间”学步神速,他用不凡的举止言谈征服了不满平庸生活的侯爵小姐玛蒂尔德,从而实现了自己的野心。他获得了骑士称号,获得了金钱,也获得了中尉军衔的地位。他刚刚当上两天中尉,就盘算怎样在三十岁时当上司令,他以为自己的人生真的向着巅峰挺近了,完全沉溺于个人的野心当中,而曾经的平民阶级的叛逆心彻底泯灭了。他决心遵照复辟政府的意志,为他们充当走卒,他对贵族的愤懑逐渐转化为妥协,直至参加秘密会议,成为贵族势力发动政变、反对革命的得力助手。就这样,从憎恨、报复、反对贵族和上流社会,到堕落为复辟势力的帮凶,伴随伪善与投机性格发展变化的过程,于连正一步步走向他人生的尽头。

当小说步入尾声之际,阴谋开始浮出水面。玛蒂尔德小姐爱上于连,德·拉·木尔侯爵是坚决反对的,在女儿的苦缠之下,侯爵向于连发了一张骑兵中尉的委任状,然而,这却是缓兵之计,之后与教会相互勾结,迫使德瑞那夫人写信告发于连,侯爵借此要求于连远赴美洲,不准他再与女儿来往。于连恼羞成怒之下,向德瑞那夫人打了两枪,至此,于连看似巅峰的命运急转直下。伴随于连的入狱,曾经那些虚幻的欲望、毫无价值的追求都已化为泡影。唯一值得珍惜的就是德•瑞那夫人的爱情,然而,随着他生命的终结,这一最为可贵最为现实的爱情也永远的消失了。

于连的美梦彻底破产,也使他从迷雾中清醒。他认识到自己所走道路的虚伪与痛苦,无论他拥有怎样的聪明才智,他的失败都是必然的。在现实社会阴暗的藩篱下,波旁王朝扼杀着一切生机,根本不允许第三等级侵犯贵族的世袭利益。法庭上,于连对贵族社会沉痛的抗议和引颈受戮,使他重新回到与贵族社会对立的位置,这是他反抗精神的再次爆发。“我爱过真理,现在它在哪里?”于连这一段人生思考不禁惹人反省,为何一位拥有英雄性格的人物却在一步步迷失自我,最后落得如此结局?这不仅是于连的迷茫与困惑,更是值得所有追求真理的人思考的人生命题。

汝拉山高峰上的山洞里,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正在慢慢安息。这一灵魂必将与后世读到他的每一个活着的灵魂形成对望,世人在慨叹于连短暂而挣扎的一生中,也无限领略到《红与黑》创作的凝重与深远。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司汤达的《红与黑》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