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烟火气中仰望月亮之上的光芒

烟火气中仰望月亮之上的光芒

王艺

对于作家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我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

首先,这是我摘抄量最多的一本书。里面无论是细节描写,还是人物内心刻画,都那样与众不同。大量的观点和评述语句存进了我的大脑硬盘。经典的真正魅力与影响力无疑是长久的,深远的。

其次说一说对书名的感受。月亮是朦胧的,很多时候代表着浪漫、温柔或者神秘甚至女人。六便士则代指金钱,但不知道这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读完全书,我想诠释一下心中对这书名的另一个理解:当梦想遭遇现实,是该圆梦,还是该先去吃饭?六便士是非常少的钱财,即便如此,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也经常没有。所以,常人都要屈膝的金钱面前,斯特里克兰是少之又少的不顾生活只要梦想的“疯子”。月亮与六便士,他选择了月亮。他,是大师。

再次,我谈谈对书中每个人物的想法。首先是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我在读前搜了大量书评,读后又看了一遍。阿莹老师指导过的阅读方法让我在开卷之时减少了以往入书很慢的过程,也由此得知了这本书就是以著名画家高更为原型写就的。主人公突然离开原有的一切只是为了绘画,让我好奇这样头脑的人画出的画究竟是什么样子。很遗憾对于画作完全没有鉴赏水平的我,真的看不懂。但我尝试了用类比的方法去解读画作,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曾经讲过听古典音乐的体会,他这样说:“有人说啊,这个乐曲我听不懂呀,我根本不会弹琴,怎么听得懂这么高深的音乐呢?谁规定听音乐一定要会弹琴?哪个人说他真的懂了这个音乐,那请问他懂的是什么?说不懂的,你听着好不好听?好听就是你听懂了!哪个作曲家的意图,是想要写一首难听的音乐呢?”用这样的思路,我再去看画。由于是带着书中情节去比对的,所以我眼中的一幅幅画有了时期,有了具体的人物形象,风景基调。不可否认的是,在我眼中怎么看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凉感。再回归到书中人物本身,斯特里克兰是那么让人喜欢不起来,作者用“我”的视角去一次次与斯特里克兰交集,一次次显示出有多么不喜欢他,但他却在女人那里有着致命的魅力:一个死心踏地为其自杀,一个肝脑涂地为其守候。虽然是处在百年之前的历史背景之下,也无法理解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男人,和几个怎样的女人。或许这也是大师与普通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之一,至少是思想与理解的维度真的不同。斯特里克兰的行事风格不用多说,抛妻弃子,只为绘画。如果从一个家庭角度和后几任与他在一起的女性角度来讲,他是一个多么不负责任的人,我们现今社会用“渣男”形容一点不为过,但是如果不是这样行为出格性格乖张的人,又如何成就一代大师?从人类文化艺术的财富上来讲,他是那个放弃了一切燃尽了自己,成就了艺术殿堂的人吧。
我是能够理解追逐自己的梦想这件事的。毕竟学艺术的人,身边总会有些看似另类的人或事情出现,只是没有到达月亮的高度。搞艺术的人多如牛毛,大师百年难遇其一,其中当然原因太多。

再说其他次要人物。斯特里克兰夫人某种意义上是受害者,但 “我”似乎并不喜欢她。她内心中是一个爱自己多过爱斯特里克兰的人,但她并不想表现这样,这或许是“我”眼中她虚伪的一面吧。明明是为了谋生而开的复印店,却一定要说是为了爱好……读到这些我也反思了自己,其实这样的谎言我们很多人何尝没有说过呢?所谓“藏小”的念头,或许每个人都有过。“我”从塔西提回来再把斯特里克兰的事情讲给她听,她并没有耐心仔细完全听,而且找来了一个作家在旁听,是不是也想把斯特里克兰身上最后的价值再压榨出来呢?

斯特洛夫和他的夫人。这两个人也都是悲剧人设,但“我”似乎也都不喜欢。斯特洛夫从始至终是一个悲剧性人物,却始终让人同情不起来,看上去一切都是滑稽的,甚至至爱之人为了别人自杀他悲痛至极,但看上去却仍然是可笑的。而斯特洛夫夫人爱上斯特里克兰似乎有点突兀,但却是一种必然的结局一般,她飞蛾扑火般试图闯进斯特里克兰的情感世界,在无论她做什么都无济于事,为爱自杀便是她对于自己命运最大的掌控了。她的一生活在爱却不被爱,被爱却不爱的轮回之中,但显然作者对于人世间的这种情感也是未置可否。

至于到了塔西提岛,一切和斯特里克兰有关系的人物就都开始围绕着他的神经质生活状态展开。在我眼中,塔西提岛与斯特里克兰是互相成就的关系。没有塔西提岛的人和景,造就不了斯特里克兰最终的成就;斯特里克兰也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生命交付与了这个可以寄托灵魂的岛屿。还有一些与“我”谈论起斯特里克兰的人,但我依然觉得作者对于所有这些人,都不喜欢。全书中的纯粹讨喜角色几乎没有,这也是本书的高明之处,这世上本就不存在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即便是善良的塔西提居民阿蒂瑞,也是又胖又丑也跟水手鬼混。经典作品的魅力或许也在于此,人性多面本就是事实。

读完全书,一度产生了月亮与六便士我之思考,不知道是月亮更高尚,还是六便士的实际更有生活内涵。至少于我而言孰是孰非,怕是没有定论的。但我可以断定我成不了大师,无论是过人的艺术天赋还是放弃一切追求梦想的勇气,我都不曾拥有,所以还是在生活的烟火气中做芸芸众生,抬头仰望月亮的光芒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对于这本书我其实还有很多话想说,这本书已经买了很久,每次都是翻几页放下,想等有整块静下来的时间在认真看,当读书会的书目提上日程来看时候,发觉错过经典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一定要越早读越好。

仰望苍穹,拥抱那件叫做“梦想”的事情,或许终有一天,会成为自己的大师;月亮之上,有多少渴望,像白云,在飘荡。

作者简介

王艺,最早的80后。教育工作者,热爱音乐,喜欢阅读与旅行,相信善良的力量,相信品读的人生更有宽度和温度。

阿城女子读书会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