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鲤
杨宽先生在《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里对一些很寻常却又不大为外人所知的陵墓问题作了简要说明。能让读者基本捋清楚从殷商到明清时期几千年来的陵寝制度大变化。当然,论及具体的那便需要更专业的书籍了,比如胡汉生先生的《明十三陵考》和徐广源先生的《清东陵史话》及《清西陵史话》等。
自2011年11月12日第一次踏入古代帝王陵寝(那次是明孝陵)后,便逐渐对古人墓产生了浓厚兴趣。一方面古人墓足可以凭吊怀古,追叙哀思;另一方面通过对这些陵寝制度的建造规格的了解,也能更好地学习历史。
(附:2016年度中国名人墓寻访报告及2017年上半年名人墓寻访报告)
《易·系辞下》有言:「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其中「不封」说的是没有封土堆,「不树」说的是不种树木。
从考古挖掘结果来看,殷商时期的武官村大墓和妇好墓都符合这一说法,没有坟丘,周围也没有树木种植的痕迹。而咸阳上传闻已久的两座「周王陵」,是清代陕西巡抚毕沅弄错了,其实是战国时期的秦惠文王和秦武王两位的秦公陵和秦永陵。
通过这样的简单对比我们就能发现,坟丘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和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旧社会关系的解体是分不开的。目前已知的中原地段最早坟丘大墓在河南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大墓,它出现在春秋晚期。到了战国时代,所有统治者的墓葬便都具有高大的坟丘了。
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旧有的贵族制度没落,以宗族为核心的社会生活关系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宗族墓葬也逐渐瓦解,与此同时,以家族为单位的墓葬制度开始兴盛。原来在宗族墓葬制度中,每个人的安葬都要按照礼制的规定次序来排列,但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贫富差距不同、身份高低不同的人会扰乱原先的秩序。在这种杂乱无章难以通过位置找寻坟墓的情况下,各家族为了方便起见,自然就采取了各种不同的坟丘形式以助辨认了。
第二,家族私有财产的继承制逐渐取代了宗族共有财产的继承制。人们的家庭观念开始增强,因而会更加重视已故家长的丧葬之礼,《荀子》里就有写道:「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
第三,新的地位产生,新的等级制度产生。过去实行的是宗族墓葬制度,每个人按照礼制有规定好的墓地,等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地下墓室和陪葬品的不同里。战国以来,随着中央集权制的逐渐完善,各国君王都开始纷纷以陵墓的外在表现彰显王权。《商君书》里就写道:「小夫死,以上至大夫,其官级一等,其墓树,级一树。」这便是用种树的多少来衡量坟墓的等级。《吕氏春秋》里则有「丘坟之大小、高卑、厚薄之度,贵贱之等级」的话语。
也因此,帝王坟便不该再称之为「坟墓」了。
春秋以前的史料都将墓称之为「墓」,后来有了逐渐兴起的坟包,则开始出现「丘墓」、「坟墓」和「墓冢」的说法。而各国君王作为全国最高等级的人,他们的墓自然最高、最大,好像一座山陵,再加上战国时期人们已用山陵来形容最高统治者(比如最高统治者去世被叫做「山陵崩」),因此当统治者预先修坟墓时,为了彰显自己的至高无上,便将自己的坟墓称之为「陵」。最早出现在《史记·赵世家》:「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
那么「陵寝」、「陵寝」,「寝」又是什么呢?在西汉时期,庙和寝是不同的。苗在陵园外,每年祭祀二十五次;寝在陵园之中,每天四次奉上食品。二者统称宗庙陵寝,等到了之后,才合二为一。
秦汉开始,汉帝陵、魏晋帝陵、唐帝陵、宋帝陵、金帝陵、明帝陵、清帝陵等,呈现逐次发展的脉络,而一代自有一代的特点,比如明清帝王陵虽借鉴古制,但差别甚大,而清代帝王陵和明代的差别同样较大,就拿清代三地帝王陵自己来说,不同帝王之间的陵寝也是有不同的,这自然需要更细致的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