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书铎等 《近代中国是怎样走向共和的》读后感

作者:孔鲤

此书可解以《走向共和》为正史的史学爱好者之毒。

不可否认,张黎导演的《走向共和》是一部杰出的作品,在编剧盛和煜的妙笔下,以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为首的几百个人物悉数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丝毫不乱地扣住了「救中国」的主题,煞是好看。

但历史剧毕竟是剧而非真正的历史,历史上的这些人是否真的如剧中所言呢?

仔细辨别史料我们就能发现,电视剧为了塑造一个好形象,对李鸿章不无「隐恶扬善」,突出了某些事实,抹去或虚构了某些情节。比如在剧中,翁同龢面目可憎,让人非常反感。翁同龢并不是那样糟糕的人。在甲午战争时,作为户部尚书的翁同龢历尽艰难筹措战费,同时还要应付筹备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所需的巨款。面对这种情况,他极力保住战费的供给,而不顾压力,几次卡扣内务府奏拨的庆典款项,,甚至联络户部堂官上奏请求停止太后万寿庆典的活动。他贺太后万寿的贡品玉如意等物花了五百两银子,而李鸿章则是报效银十万两。这些自然惹恼慈禧,英国《泰晤士报》的文章曾认为这是翁后来被罢官的原因,不无道理。翁是变法维新的支持者,不是反对者,虽然其思想与康有为并不完全一致。

除此之外,在李鸿章出使列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及对义和团的态度上,剧中也表现出和历史事实完全相反的形象。可以说这样一个艺术形象是成功的,但这样的李鸿章绝非是历史上那个李鸿章。

本书的书写颇有些老干部的习气,这也难免,作者本就是一些老辈史学家,但抛开行文间的官话,还原一个真正的历史人物,还是值得《走向共和》的盲从爱好者一读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龚书铎等 《近代中国是怎样走向共和的》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