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读《红楼梦》

前言:这一篇是在师大文学院读书时,上俞晓红老师的文学鉴赏课的作文,大概写在05年左右。转眼十多年过去了,那时候非典过去没多久,现在又遇到新冠肺炎,大学同学定点晚餐视频约酒,酒后掼蛋,掼尽兴睡觉,好像又回到了学校,吃吃喝喝打打牌……过了一个此生未曾想到也可能不会再有的漫长寒假……

早在初中的时候就读过《红楼梦》的。我是极少能够坚持看完一本很厚很厚的砖头块,通常不会在意一些人对一些书的评价,那时候偏执地以为,只有不够精练的行文方式才能够衍生出来冗长的页码。我只是在凭着一己感觉去读一本书,那些不认识名字的作者,或者认识的作者没有见过的书,大多只是看上一会,不是太短暂的停顿大约会消灭掉10页以内吧,它如果还不能够吸引到我的手指捻起下一页的话,基本上这本书就会被打回原处。所以会出现执拗的性格,所以看一些东西总是依着自己的兴致,看书可以陶冶良好性情之说,于我似乎立不住脚吧,那也可能是天生如此,天生的偏执。

《好了歌》是那时候比较不会去深思熟虑的,也不会感受得到“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那种荒凉的,空阔的意境。直到在去年上刘运好先生的诗词鉴赏课程才有些开廓,刘老师把这个《好了歌》背出来的时候,忽然有觉得心头一紧的感觉,也许是因为现在经历了一些初中时段根本不会去思考的东西,看到了一些简简单单明明了了的人世悲哀,才会有那么的“一紧”。回想到那时候大部分的视角都被儿女红,女人泪夺去了,倒是觉得“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的痴心,更有抢人魂魄的效果。

就这样在“我要用一辈子的眼泪还你”的吸引里,缓慢看下去,见到合脾性的诗词歌句就用铅笔抄到白纸上面,然后装订起来,没事的时候会拿出来背上一背,到现在还能够随口说出来一些久违的句子。好像对其它的文学作品都没有这么得沉迷过。根据原著拍成的电视剧看了一点,总是不能接受宝玉身上太多的脂粉气,在文字里也能够感受到宝玉的脂粉气,若是在画面里直观地再现,难免有些别扭,时不时会刺激到孱弱的神经,终究还是不能够坦然接受。我心中自有我自己的宝玉形象,有自己可以幻想到的黛玉身姿,尽管这部电视剧声评不错,我依然保留自我缺憾,不去附和他人的说法。

后面的章节已经没有投入如同前面情节的热情,但还是忍着翻完,后来才知道后面的四十回是他人续写,这是后话。一半一半吧,这是在说快感,是审美中低层次的愉悦,说到鉴赏,以及后来的批评,该是任由他人忙碌的事。还不能够忍耐有目的的功利性阅读。也可以说是怕自己的浅显拙劣影响到他人,这就是书上讲的审美主体的制约吧。

好久没有重读它,不是没有闲暇时日,也不是没有读书心情,似乎不存在什么借口,可能是不想再承担那种悲伤了吧。就像看《水浒》,很享受前面酣畅淋漓的原始痛快,及至招安,就像瓶颈一样勒住你的感受,一个一个好汉,一个一个减少,死于非命,死于迂忠,死于权谋。悲凉漫了上来。我想《红楼梦》的悲哀更甚于此吧。前面的繁华红艳,回过头来观照,更可深见其冷,如宝钗的冷香丸,是香的,但却是冷的。个人觉得人生已经很是悲哀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为什么不能自己快乐一点呢?是自己对虚构的文本投入太多了吗?他们说这样是一种疾病。也许该跳开一段距离的,对书,对人生。亦该如此。

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痴迷宝黛爱情了,因为亲历过,还阅读过其它花样繁多的描写爱情、人生的文本。爱情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很多种,况且爱情里的附加值太多了。现实总能契入其里,原本它就不会是那么的完满与瑰丽。可以很文学地叙述说,爱是一种破茧成蝶的羽化,可以看到挣扎,对自我的挣脱。爱并不全是对方和你两个人的坚持,爱在没有表白前都很忧伤,有时候相爱本身也会有忧伤的气质,有时候也是在演绎自我。曹氏的描述,何尝不是这样在时刻渗露着呢。

在回味宝黛的爱情中,后来发现黛玉的泪水太多了,尽管不是汹涌的感觉,但还是多少有了些自我的放逐。黛玉的个性很窄的,爱使小性子,大小姐的脾气,而她的坚强也是那么得纤弱,像一阵春风一样,柔弱到你不得不喜欢她,不得不把这些当成可爱。她因为喜欢所以会吃醋,因为敏感所以会脆弱。需要提及的是,黛玉的诗很空灵像竹子,想象力和意象都很别致。比宝玉写得好多了。具体例子就是葬花词和桃花诗,黛玉对自身悲剧有深刻的理解,这让宝玉很是动容。喜欢黛玉并不是她能写很好很好的诗,这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她知道你需要的是什么。宝黛之爱,拿到现在来说还是觉得不坚固,那喜欢的心仍是窄了点,但是可以向小里爱的,向针尖里爱。这样的爱,多少也会令人向往的吧。

行文至此,看似没有必要再做延续。依然喜欢揭露一些阴暗的东西,性情使然,就算被冠以“窥阴癖”之学名,也还是要再添上几行,权当凑上字数了。朋友说,红楼里很多变质的同性恋和双性恋。不是说同性恋不好,真爱是相互吸引的,怎么恋都是纯洁的。但是红楼里的这些并不能是真爱,而且在红楼乱伦也很多,它们只和欲望相喂,内心颇为残疾。这些同那些老不死的和活着没事干的贵族有关。制度孽生的东西。

想想,宝玉他们还算是温和的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我也读《红楼梦》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