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有感

字数:2178字

作者:2046

我想讲中岛哲也的另一部电影——《告白》,打动我的地方其实超简单,理由一点也不高标准,在影片中有这么一段:

美月跟随寺田良辉老师去向警察说明一些关于直树的事,她在走廊里碰到了修哉,然后两人趁寺田老师不注意,偷偷拍了一下手。就是这,真心打动我了,感觉很美好,背景音乐也很妙,“喃喃”的语调及拍子配合动作感刚好,略微放慢的镜头,在这部黑暗剧里稍稍甜了一把。

虽然这只是一种两人互爱的假象。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桥本爱,她不是那种惊艳的女演员,像《情人》里的珍.玛奇,才一眼看上去就打动人心。从正脸来说,她有点硬气,棱角分明,缺少娇美感,也不是那种典型日式女演员的长相。在《小森林》中,我对她的相貌没有一点感觉,但当她成了美呆,我有点被圈粉了。

在《告白》中,有五个人告白,我总结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

森口悠子,一个中学班导,从影片开头可以看出她在同学们面前没有什么威严,被自己班里的两个同学杀害了爱女,开始展开一系列的复仇,善良温柔也只是曾经或者表面。

对于那两个同学A和B,她的复仇是这样的:

先是半公开杀害自己爱女的学生身份,并谎称在牛乳中掺入了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让同学A和B误以为自己将会感染艾滋病。

这件事迫使同学B不再来学校,并整日陷入惶恐之中,利用寺田老师,使他精神崩溃,最终结果是杀害母亲。

同学A继续上课,但她又利用寺田老师,让班上同学对他欺凌情况加重,欺凌解决之后,不放弃,继续根据同学A在网上的一些言行,掌握他的举止行踪,最终结果是让同学A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杀害了自己深爱的母亲。

(森口老师因为同学A和B丧失了女儿,而同学A和B也因为她的报复丧失了自己的母亲,这看上去是完美的复仇,但他仨也将活在崩溃之中。)

第二个:

同学A,渡边修哉,从小父母离婚,母亲是一个前途无量的电机学者,他缺少母爱,但遗传了母亲的高智商,学习成绩优异,有些恶心的传闻。他在影片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母亲的回应,这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最后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他在影片中干了这些事:

发明了一个吓人防盗钱包——拿森口老师做实验对象——因发明获奖,但没引起大家的关注,自然也没引起母亲的关注(修哉自己以为)——受露娜希事件的影响,杀害森口老师的女儿爱美——被告知喝了有艾滋病病毒血液的牛乳——被同学欺凌——欺凌解决——与美月恋爱——杀害美月——想要演讲结束后引爆炸弹,与同学们一起同归于尽,实则杀害了自己的母亲。

(中岛哲也对童年阴影应该深有体会吧,松子是因为缺少父爱,修哉是因为缺少母爱。)

第三个:

同学B,一个被母亲过度保护的孩子,性格懦弱,没有什么朋友,一事无成的社会愤怒小青年。

他的故事比较简单,被修哉欺骗,帮忙杀害了爱美,致爱美死亡的真正凶手。听到喝了含艾滋病病毒血液的牛乳,开始崩溃在家,最后和母亲摊牌,母亲受不了,想要杀死他,没料到被他杀死。

三个带着血腥的小故事,每个人的结局都糟糕透顶。

按常理来说,这三个人最痛快的是森口悠子,毕竟她报了仇。

其实她也不会那么开心,因为丧失了女儿,也丧失了阳光、善良、温柔,成了一个内心黑暗的老女人。那报仇后的她,还能不能继续生活?其实那一刻,她的世界面临崩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记忆碎片》,盖.皮尔斯饰演的谢尔比患了“短期记忆丧失症”,他在一圈一圈不停地寻找杀害自己妻子的凶手,其实凶手就是他自己。他在每一圈寻找的过程中都会杀害一个“凶手”,他在每一圈结束后都不停手,甚至明白真相也不停手,甚至伪造证据,他就在自己创造的游戏中欺骗大众和自己,因为复仇才支撑他活下去,不然,他以什么为支撑?

现在我想问一句,森口悠子她将如何活下去?如果镜头不停止,她最后的模样是什么?

最合理的结局,这个失去爱人、女儿,间接杀死两个母亲,摧毁两个孩子人生,陷入阴暗面的女人,将会割腕、跳楼、食用过多安眠片……

在我写的第一段那个场景下,美月问了个很好的问题:“生命很珍贵吗?每个人都一样吗?”

为此,我特意重新观看了《奇葩说第一季》里的一个辩题:贾玲该不该“死”?

简单点说,就是这么一个问题:

A船上有100个人,B船上有1人,两船各有炸弹。A船定时20分钟之后爆炸,B船则不会。给你一个按钮,按下它,B船爆炸,A船100人获救;不按下它,20分钟之后A船爆炸,B船获救。

是你,你该如何选择?

里面辩论时的词汇令我很压抑,什么责任、人权之类慷锵有力的词汇冲击着我的耐心。如果是我,我会看看我在哪条船上,反正我的选择,是让我活下来的那一个。

生命很珍贵吗?很珍贵呀!每个人都一样吗?都一样啊!所以我选择让我在的那条船不爆炸,完全合情合理。不过这只是个假设,我不希望受到道德抨击。

其实人活着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我们都在用自己独有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在肉眼、四肢、头脑所能接触的空间里,用第一人称不断地进行观摩、诉说和揣测。

就像一个人熬夜时会在微博上发一些个人感悟,自我以为深刻、良好、孤独,幻想自己是一个诗人。却不知床的那头,平时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那位壮汉,正沉醉在音乐里抹眼泪,把自己幻想成了宇宙第一钢琴家。

到头来,发现最悲哀的事是,自以为是蝙蝠侠,有钱、装备好、不被世人理解,没想到是犯了中二病,还是全球青少年流行性疾病。你把很多人看做芸芸,芸芸也没把你当成你,他也叫你芸芸。

我好好想了想,其实人,都是活成了自己,因为压根就不可能活成其他人。自始至终,我们都是在自己的躯体里苟延残喘,都是用自己的视角窥测别人的心理,对他人的理解全来自自己的理解,这么主观的一件事,怎么可能活成其他人。

看完《告白》之后,我会觉得修哉太可惜了,那么好的头脑,如果搞科研,不是一定会大有成就吗?还有那么可爱的女友美月,为什么他要把美月杀死呢?美月又为什么想要自杀呢?作为班长的美月怎么会是露娜希的崇拜者呢?森口为什么就不能停止报仇呢?

我搞不明白这些,大家不应该都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生活吗?为什么当每个人用第一人称告白时就会展现出这么多不为人知的阴暗面,令人想也想不到,太可怕了吧。

其实就是这样,因为我们一直用自己的视角看世界,当他人被拉到舞台中央时,原来,一切都变了样。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告白》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