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

【原文】
原野上吹来寒风。树林里漆黑一团,没有一点儿树叶的沙沙声,也没有丝毫夏夜朦胧清爽的微光。高大的树枝张牙舞爪。瘦弱丑陋的灌木丛在林间空地上簌簌作响。高草宛若鳗鱼,在北风中乱挤乱动。荆棘犹如长着利爪的长臂,扭动着想抓猎物。几棵枯萎的欧石南,被风驱赶着,匆匆掠过,仿佛灾难来临,仓皇逃遁。四周是无尽的凄凉。

黑暗总令人眩晕。人需要光明。任何人进入黑暗,都会感到心慌。眼睛看到黑暗,思想便看到混乱。在月蚀时,在黑夜中,最坚强的人也会心烦意乱。夜里一个人走在森林中,没有人不会战栗。黑暗和树木,这两样东西深不可测,令人毛骨悚然。周围的东西影影绰绰,令人幻觉丛生。难以想像的东西,有如幽灵,清晰地出现在离你几步路的地方。在空间,或在你的脑海中,你看到什么东西在浮动,就像梦中出现的沉睡的花儿,若隐若现,想抓也抓不到。天边出现可怕的景象。你吸入来自黑暗太空的气息。你感到害怕,想回头看看。黑夜张开一个个洞穴,周围的东西变得狰狞可怕,你看到一些静默不语的身影,当你走近时,一个个消失得无影无踪;你看见黑乎乎乱蓬蓬的头发,愤怒的树丛,青面獠牙的水洼,阴森凄恻的景象,死一般的寂静;可能会有陌生的生灵出现,树枝神秘地低垂身子,树干吓得你魂飞魄散,丛草临风瑟缩,面对这一切,你如何招架得住。胆子再大的人,也会吓得浑身颤抖,惶恐不安。你感到十分可怕,仿佛你的灵魂同黑暗混为一体。黑暗在孩子的内心引起的恐惧,就更难以诉诸笔墨了。

森林呈现出世界末日的景象,在它阴森可怕的穹窿下,一个小生命扑腾着翅膀,发出垂死的声音。珂赛特说不清自己是什么感觉,只觉得被大自然无垠无际的黑暗紧紧抓住。她所感到的不再是恐惧,而是比恐惧还要可怕的东西。她索索发抖。那种冷彻心肺的战栗给予她的奇特感受,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她的眼睛惊恐万状。她仿佛感到明晚的此时此刻,禁不住还要来这里。

于是,为了摆脱这难以言喻却又使她恐惧的奇怪状态,出于本能,她开始大声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数完后,又从头开始。这样,她对周围的事物恢复了真实的感觉。她感到手冷,因为刚才打水时,手弄湿了。她站起来。她又恐惧起来,那是一种自然的不可克服的恐惧。她只有一个念头:逃走;拼命逃走,穿过树林,穿过田野,一直逃到看得见房屋、看得见窗户、看得见烛光的地方。她的目光落到身前的水桶上。她很怕泰家婆娘,不敢扔下水桶逃走。她双手抓住桶把,费劲地提起水桶。

她走了十来步,可是,水桶满满的,死沉死沉的,她只好又放下。她歇了口气,又提起水桶,走了起来。这一次,走的时间长一些。但她不得不又停下。歇了几秒钟,她又走开了。她弯着腰,低着头,就像老太太走路。沉重的水桶把她细瘦的胳膊拉得又直又僵。桶把是铁的,一双湿手冻得麻木了。她不得不走走停停,每停一次,桶里的冷水都要泼出来,洒在她的光腿上。这事发生在一个树林深处,在夜里,在冬天,远离人类的目光。这是个八岁的孩子。此刻,只有上帝目睹这件悲惨的事。

当然还有她的母亲!因为有些事会使坟墓里的死者睁开眼睛。她痛苦地喘息着。她抽抽噎噎,但不敢哭出声来,因为她怕泰家婆娘,即使离开她很远。

一双深陷的忧郁的大眼睛,因经常哭泣,几乎失去了光泽。由于常年郁郁寡欢,嘴角形成一道弧线,使人想起囚徒和绝望的病人。她的手,正如她母亲猜到的那样,“长满了冻疮”。炉火此刻正照着她,只见她骨头根根突出,显得格外瘦骨嶙峋。因为她总是冷得哆嗦,所以总习惯双腿并拢。她衣衫褴褛,夏天让人怜悯同情,冬天让人惨不忍睹。她身上的衣服都是布的,没有一片毛的,且千疮百孔。她的肉到处露在外面,紫一块,青一块,说明被泰家婆娘打过。两条细腿光着,冻得通红。锁骨突出,让人见了心酸。这孩子的一切,她的步态,她的姿势,她的声音,她说话的断断续续,她的目光,她的沉默,她的一举一动,都表露和说明一个想法,那就是害怕,害怕蔓延到她的全身。

【我的书评】
这一段神态外貌描写让我心都碎了,这是个对可怜的孩子呀。8岁的时候我还在天真嬉闹,她却已经承担起了生活的全部重担。


【原文】
她因为害怕,便将双肘夹紧腰部,脚后跟缩到裙子下,尽量少占位置,尽量少呼吸。可以说,害怕已变成了她身体的习惯,而且与日俱增。在她双眸深处,有一个惊惶恐惧的角落。珂赛特是那样害怕,回到家里后,尽管浑身湿透了,都不敢去烤一烤火,而是一声不吭地又干起活来。

泰纳迪埃明白,他这次是棋逢对手了。这是一种直觉,他凭着自己的敏锐和洞察力,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昨夜,他陪车夫们喝酒,抽烟,唱淫歌,但一晚上都在观察外乡人,像猫那样窥视他,像数学家那样研究他。他观察他,既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是出于兴趣和本能。

【我的书评】
凌晨1点,翻来覆去睡不着,青春荷尔蒙又爆发了,我现在好想摸女孩子的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不行,我要忍住!!!!!!!!!!!我忍不住嘛(。 ˇ‸ˇ 。)我都想哭了……(苦笑)这感觉好难受。・゜・(ノД`)・゜・。


【原文】
因为对称会使人厌倦,而厌倦是悲哀之源。人失望了,就生厌倦。如果能想像出比受苦的地狱更可怕的东西,那就是使人厌倦的地狱。如果真有这样的地狱,那么,医院大马路这个地段,堪称这地狱的林荫大道。然而,当黑夜降临,光明消失时,尤其在冬天,当黄昏时的凛冽北风吹落榆树上最后几片枯叶,当天昏地黑,不见星斗,或者风吹云破、月移云碎时,那条街就突然变得格外吓人。那些成行的树木和房屋,作为无限的一段一截,隐没在黑暗中。行人不由得会想起传说的无数可怕的凶杀事件。这地方偏僻荒凉,又发生过那么多凶杀案,令人毛骨悚然。人们感到黑暗中陷阱四伏,所有的黑影都成了可疑的东西,人们看到,树与树之间有着一个个深不见底的方洞,犹如一个个墓穴。

【我的书评】
铁血男儿充满阳刚之气的身体中却有一股柔情存在。


【原文】
他的脸阳刚气十足,令人肃然起敬,眼睛睁着,却什么也不看,头发雪白,四肢强壮,依稀可见四肢上散布着马刀砍伤的一条条褐色疤痕,子弹留下的一个个形似星星的红色窟窿。他注视他脸上那道大刀痕,这条刀痕给生来慈祥的脸上,平添了一分英雄气概。

他仿佛听见了鼓声、炮声、号声、步兵营整齐的脚步声、远处骑兵队低沉的奔驰声;他不时举目仰望天空,凝视巨大的星座在深不见底的空中闪闪发光,接着,他又将目光拉回到书上,依稀看见另一些巨大的东西在涌动。他感到心在抽搐。他不能自已,颤抖着,喘息着。突然,不知为什么,也不知受什么驱使,他站起来,将双臂伸出窗外,凝望那黑暗,那寂静,那无尽黑夜,那无穷太空。

【我的书评】
这一段爷孙之间的白热化争执写得让人热血沸腾。


【原文】
马里尤斯低着头,神情严肃地说:“我父亲一生谦卑而英勇。他光荣地为共和国和法兰西效过劳;他在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历史中功不可没;他南征北战了四分之一世纪,白天枪林弹雨,夜里雨雪泥淖;他夺得过两面军旗,受过二十次伤,死时被人遗忘,遭人抛弃;他一生中只做过一件错事,那就是太爱两个忘恩负义的人——他的祖国和我!”

这番话,吉诺曼先生是听不进去的。一听到“共和国”,便站了起来,更确切地说,便猛地竖了起来。马里尤斯每说一句话,这位老保王分子有如炽热的炭火被鼓风机鼓了风一般,脸色由阴转红,由红转紫,由紫最后变成火红。

“马里尤斯!”他嚷道。“该死的孩子!我不知道你父亲是什么!我不想知道!我一无所知,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这些人中,从来都只有无赖!因为他们都是乞丐、杀人犯、红帽子、盗贼!我说全都是!全都是!我一个也不认识!我说全都是!听见没,马里尤斯!你好好看看,你的男爵爵位,好比我的拖鞋。他们全都是为罗伯斯庇尔效劳的强盗!全都是叛徒,背叛,背叛,背叛了他们的合法国王!在滑铁卢,他们在普鲁士和英国人面前落荒而逃!我就知道这个。我不知道令尊大人是不是也是这号人,很抱歉,算他活该,我的主人!”

这回轮到马里尤斯变成炭火,吉诺曼先生变成鼓风机了。马里尤斯浑身颤抖,不知道如何是好,他的脑袋在燃烧。就像神甫看见自己的圣饼全被扔掉,就像苦行僧看见行人对他的偶像吐唾沫。怎能容忍别人在自己面前说这种话而不受惩罚!可怎么办呢?刚才,他当面看到他的父亲被践踏,被侮辱。可是被谁呢?被他的外祖父。怎么能做到为一个报仇,又不得罪另一个呢?他绝对不能侮辱外祖父,也不能不替父亲雪耻。一边是神圣的坟墓,另一边是苍苍白发。他就像喝醉了酒似的,感到天旋地转,身体摇晃了一下。接着他抬起头,眼睛盯着外祖父,雷鸣般地吼道:“打倒波旁王朝!打倒肥猪路易十八!”

老人通红的脸骤然变得比他的白发还要苍白。壁炉上有贝里公爵的半身塑像,他转身面对塑像,以庄严而奇特的神态,深深鞠了一躬。而后,他从壁炉到窗口,又从窗口到壁炉,穿过整个客厅,默默地、慢慢地来回踱了两次,有如一尊石像在走动,弄得地板嘎嘎响。第二次这样走时,他朝老绵羊似的呆望着这场冲突的女儿弯下腰,近乎平静地微笑着对她说:“一个像先生那样的男爵,和一个像我这样的资产阶级,是无法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的。”说完,他倏地直起身,脸色发青,浑身颤抖,样子十分可怕,额头由于狂怒变得更宽大。他向马里尤斯伸出胳膊,大声吼道:“给我滚!”

街上的某个轻浮女工,见了这张逃学中学生的脸孔,侍童贵族少年的脖子,金灿灿的长睫毛,蓝莹莹的眼睛,迎风飘动的乱发,玫瑰色的脸颊,鲜嫩欲滴的嘴唇,妙不可言的牙齿,若对这曙光晓色垂诞三尺,到昂若拉面前搔首弄姿,故作媚态,就会遇到一道意外而可怕的目光,顿时在他们中间划出一道鸿沟。

他以为自己的思想已定型。现在,他担心自己的思想还会改变,却又不敢承认。他看问题的角度又开始移动。他头脑里已有的一切看法开始摇摆起来。这是一种异样的内心骚动。这使他有些不安。

对这些年轻人来说,似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东西。他们在任何问题上都语出惊人。年轻人之间的思想碰撞,有其奇妙之处:很难预料什么时候会迸发火星,激起闪电。呆会儿会迸发出什么?没有人知道。受感动了,会纵声大笑。笑得正开心,又突然会变得严肃。随便一句话都会引起冲动。人人都受兴致的支配。哪怕是插科打浑,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正在唇枪舌剑,争得不可开交,蓦然,一种严肃的思想,奇怪地冲出这嘈杂的废话,穿过这话语大混战。一句话是怎样出现在谈话中的?它怎么会骤然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刚才我们说了,这无从知道。

他洞察一切,无所不知;但这不妨碍他在小儿子的摇篮旁发出天真的笑声。

欧洲惊恐万丈,屏息静听,军队开拔,大炮滚动,舟桥在江河上延伸,无数骑兵势如暴风雨,狂奔而来,呐喊声、号角声响成一片,各地的宝座摇摇欲坠,地图上,各王国的边境线游移不定,只听见一把宝剑出鞘,只见他屹立在天边,手中剑光闪闪,眼中火光闪闪,雷声中展开双翼,那是大军和老近卫队,是至尊的大战神!

大凡沉默,多少给人一种不是同意,便是无言以对的印象。

一个帝国有这样一个皇帝,这对一个民族是多么灿烂的命运!而这个民族又正是法兰西,她把自己的天才加到这个人的天才上!到哪里都是主宰,一出征必胜无疑,将各国首都变成宿营地,封自己的士兵为各国国王,宣告改朝换代,迅速改变欧洲面貌,你威胁恐吓时,让人感到你握着上帝的宝剑。

永放光芒的神奇名字载入光辉的史册。

孕育伟大的军队,让百万雄师飞遍整个大地,就像高山向四方派出雄鹰,战胜,统治,镇压,因屡建奇功而成为欧洲一个金光灿烂的民族,穿越历史奏响巨神的军乐,用武力,也用炫目的光辉,两次征服世界,所有这一切,真是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这个简单而寒冷的词,犹如一把钢刀,插进他激昂的情感抒发中,他顿觉激情从他身上消失。

他的感觉可能就像大地被人用铁锹挖开投下种子那样,只感到伤口疼痛,萌芽时的震颤和结果时的喜悦要到以后方能体味。

疑惑不决,半明半暗,这对他是个煎熬。尽管他很想维持原状,坚持原来的想法,可他不可抗拒地不得不继续前进,去研究思考,更深入一些。他越是思考,心里越苦恼。他感到周围都是悬崖峭壁。

白天没有面包,夜里没有睡眠,晚上没有蜡烛,炉膛里没有柴禾,整周没有工作,前途没有希望,衣袖肘头穿了洞,帽子破得让姑娘们笑话,因付不起房租晚上被拒之门外,门房和店主蛮横无礼,邻居冷嘲热讽,受尽种种凌辱,尊严遭到践踏,什么活儿都得干,厌倦,痛苦,沮丧。

人生的这个阶段正需要爱情,因而需要尊严,可他感到自己因衣衫褴褛而受人讥讽,因生活贫困而成为笑料。他正值青春年华,正是豪情满怀的时候,可他不止一次地低头看自己的破靴子,贫困让他尝到了不公正的耻辱,常常羞得面红耳赤,痛苦难言。这是奇妙而可怕的考验,弱者出来时变得猥陋卑贱,强者出来时变得超凡脱俗。命运每每需要恶棍或英雄时,便把人扔进这坩锅中考验。

有些人英勇顽强,默默忍受,步步抵抗,尽管缺衣少食,但决不做卑鄙可耻的事。这种高贵而神秘的胜利,不为人所见,不会赢得名声,也不会受到宣扬。

贫困能孕育坚强的心灵和精神,逆境是哺育自豪风骨的乳母,苦难是喂养高尚人格的良乳。

他走出了最狭窄的隘道,前面的路渐渐变得宽阔。他勤奋工作,无所畏惧,坚韧不拔,意志坚强,终于每年能有大约七百法郎的收入。

他认为,欠债便是奴役的开始。他甚至觉得债主比奴隶主更坏,因为奴隶主只占有你的身体,债主却占有,并可以践踏你的尊严。他宁可挨饿,也不借债。

一不留神,物质的缺乏会导致灵魂的堕落,因此,他极其注意维护自己的尊严。

他在经受各种考验时,感到身上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鼓舞他,甚至把他向上举。灵魂帮助躯体,有时还能将躯体托起来。

这个生硬、冷酷、快活,成天骂骂咧咧、大叫大嚷、动辄发怒和举起拐杖的老头,对他的爱顶多和喜剧中那些顽固老头的爱一样,是极其轻微极其严厉的。

他有他疼爱的方式,经常会打打他,甚至扇扇耳光;可孩子一走,他感到心里空空的,沉沉的。

【我的书评】
这个表里不一的铁腕人物,好像丘吉尔。


1 2 3 4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
分享到: 更多 (0)